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正道沧桑系列评论

《正道沧桑》观后感:毛泽东身上的“东方魔力”

2013年07月01日 15:52

 

1940年1月的一个夜晚,在陕西杨家岭的一间窑洞里,十几岁的勤务员王来音快速走到毛泽东的身旁,强迫他休息一会。此时的毛泽东,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夜晚。他在赶着完成一篇演讲稿,为即将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做准备。这篇演讲稿,就是后来经过修改更名的《新民主主义论》。

这是《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24集《革命新路》中的一个镜头,真实记录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代夜以继日工作的历史情景。

在一些信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人们中,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似乎更有说服力。1936年,正当中国国内局势发生急剧变化之时,斯诺西行到陕甘宁边区采访,对毛泽东这位“苏维埃的掌权人”的工作、生活作了详细的报道。他笔下的毛泽东,夜以继日地操劳,每天工作达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衣着简朴,尽管“他完全有条件可以打扮得同巧克力糖果匣上的将军和《中国名人录》中的政治家照片一样”,但住室却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是挂了一些地图,主要的“奢侈品”是一顶蚊帐,此外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言行随和,参加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或者去红色剧场观看演出,经常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中间,玩得很高兴,有时还喜欢与别人引发关于“爱吃辣椒的人都是革命者”的争论;极重感情,回忆湖南暴动死人事件以及在斗争中壮烈牺牲的同志时,泪水潸然而下,当红军战士没有鞋穿的时候,自己也不愿意穿鞋;落拓不羁,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甚至当着下级的面,敞开裤裆扪虱子……正是基于这些,斯诺从艰难困境中的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身上看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认定以毛泽东为领袖的共产党人的这种生活,“将成为不可战胜的东方魔力”。

斯诺的眼光是深邃和富有远见的,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纵观中国共产党不懈奋进、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历史,这种“东方魔力”是关键原因之一。所谓“东方魔力”,按照斯诺的观点,大概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思想作风及其所带来的力量吧。换言之,翻开共产党的词典,东方魔力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是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与人民同生死、共患难的读解。党和人民的关系是鱼水关系,党的领导干部与老百姓的关系是血肉联系。在这里面,根本没有什么“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等字样。而实践也证明,正是凭靠这一“东方魔力”,我们党率领全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战胜了国内外敌人,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始终继承延安时期住窑洞、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的好传统,同全党全国人民一道,靠着这一“东方魔力”,战胜各种困难,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走向前进。

 

60年代初期,我们的国家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为了与人民群众共渡难关,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人坚持几年不吃肉、不出访。在党的领袖们的率先垂范下,全国人民上下一致,努力创业,最终赢得了经济形势的好转。事实证明,“东方魔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它是一面旗帜,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能感召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为此,无论过去、今后和将来,我们每个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都要牢牢坚守这一传家宝不放,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东方魔力不断发扬光大下去,使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

“东方魔力”的产生并非源于主观愿望,也不是装装样子就能装出来的。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法国公主听说人民要饿死,竟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吃蛋糕;晋惠帝司马衷看到饿殍遍地,奇怪人们为何不去吃肉糜。这类人物,老百姓大概只会报以怒目和痛骂,乃至恨不得啖其肉。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有过吃蝗虫的表演,忧国忧民之态可掬,但也不过是因怕“水覆舟”而作秀罢了,对老百姓也不会有什么“魔力”。只有完全彻底地奉行服务人民的宗旨,脚踏实地地谋福祉于人民,真心实意地而不是装扮作秀地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真正产生斯诺所说的“东方魔力”。这也正是共产党能够打下江山、坐稳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值得警惕的是,长期执政环境条件下,这种“东方魔力”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逐步淡化了,甚至荡然无存了。替而代之的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有的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有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有的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等。不仅个人声誉威信扫地,也严重地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严重毁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对比于此,笔者每每对毛泽东身上所拥有的那种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对他那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所拥有的那种“东方魔力”,倍感亲切、备受启迪。坚信唯有此,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水乳交融于民众之中。也唯有此,我们党才能切实受到人民群众的深沉热爱和衷心拥戴,以避重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执政怪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点击进入《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专题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1/7208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