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巴黎城市排水系统: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2013年07月02日 12:29
5月开始,我国自南向北进入雨季汛期。与往年一样,“看海”仍是今年雨季的一个热词。长沙、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珠海等城市在暴雨的侵袭下,再现严重积水,凸显出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薄弱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一些城市,在排水系统建设以及应急管理方面,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机制。有着悠久历史的法国首都巴黎,就是一个例子。
因地制宜 打造完备排水系统
被塞纳河贯穿的法国首都巴黎,是一座海拔较低的城市,属于北边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对于年平均降雨量在642毫米、地形呈如此状况的巴黎市而言,却很少出现因下雨积水而引发的城市内涝。一位名叫让•吕克的清洁工说,下水道是巴黎的一座地下水库,即使倾盆大雨,雨水也能很快被排掉,路面上不会有积水。
巴黎鲜现“看海”景观,归功于其城市规划师的精心设计。1852年拿破仑三世执政时期,统辖巴黎的塞纳省省长乔治•欧斯曼向拿破仑三世上书请缨,承担起重建巴黎的历史重任。城市排水系统也被纳入到他的建设规划之中。他与工程师欧仁尼•贝尔格兰一起设计、建造了大规模的下水道。
(图片:在埃菲尔铁塔上鸟瞰巴黎市。)
贝尔格兰利用巴黎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设计了将雨水等废水排到郊外的方案。按照“水往低处流”的原理,贝尔格兰在不同高度的街道下,设计了水道、水泵站、用于检修的行走道等,还有许多用于清污排污的附属设备,如清污闸门、闸门车、闸门船、泥沙沉淀塘、捞斗、溢洪道等等。最终,巴黎所有的污水都排到欧洲最大的、日处理量为200立方米的阿歇尔污水净化站。此外,他还在下水道中设计建造了蓄水池。
到1878年时,巴黎就已拥有了长达600公里的地下水道网。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巴黎的地下水处理系统管道总长达2400公里。
近年来,巴黎市新建的两个电脑控制的污水和雨水压力提升厂加速了下水道废水和雨水的流动,同时负责大量垃圾和泥沙的清除。此外,巴黎还陆续建立了11个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净化站,保证通过下水道流入塞纳河的水的质量;在横穿城市的塞纳河河底建立了7条自动虹吸通道,将城南的废水与雨水引到城北。
与时俱进 提高排水系统控防力度
庞大的巴黎排水系统不但需要专业人员的养护和维修,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整个系统也在“更新升级”,提高了监控和风险预警的有效性。
由于建成时间久远,巴黎地下水道逐步出现了污水侵蚀管道,污染土壤,水道导致地上松动和塌陷风险。1991年,巴黎市开始第一期的下水道修复计划,计划更新500公里管道,一期计划用时20年。
在巴黎,每天有超过600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下水道的维护与清洁。这些工作人员来自巴黎市城市生态保护局下属的巴黎排水与水处理技术处。该处使用名为地下水道网络管理信息化处理(TIGRE)的地理信息化系统管理地下水道网络。这一系统1992年开始使用,目前使用的是2006年9月更新的TIGRE第五版本。这一系统拥有20个终端,15个各有4名工作人员的小组监控。每段下水道一年内可以得到两次检查。
非常便利的是,巴黎地下水道的岔岔道道都有各自的名称,实际上就是所在路面上相应街道的街名,熟悉巴黎街道的工人在地下工作时绝对不会迷路。如果大街上某地发生阴沟堵塞,工人们就可以在地下相应的管道中及时处理。
(图片:巴黎下水道布局设计图。)
巴黎市现在还设立了名为G.A.AS.PAR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地下水道网络流量与降水的储存情况,该系统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立即产生反应,并对可能的决策进行评估。
为避免因暴风雨或急降雨导致下水道网络排水能力暂时性不足,巴黎市政府专设“安全阀”管道,即启用直通塞纳河的溢洪口管道,以便雨水直接排放到赛纳河。由于直接排放雨水对河流产生污染,巴黎市在这些溢洪口管道设有阀门系统,只有在急需情况下才会打开。如遇特大暴风雨导致塞纳河本身也水量大涨时,这些溢洪口管道会封闭以避免出现河水倒灌淹没下水道网络。与此同时,在塞纳河岸边设有的涨水专用抽水机将启动,接替溢洪口管道帮助排水。
此外,法国自然灾害管理还进行风险预防规划,划定一定区域的风险级别,给予无风险优先发展权或对有风险地区提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指导。鉴于巴黎大区塞纳河流经区域地形平缓,有水灾发生时,市民可以在48-72小时内得到预警。预警分绿、黄、橙、红色四级。当出现橙、红色警报后,省政府将通知警察、宪兵等相关机构并向所属市镇的市长发送警报讯息,再由市长转达给当地居民。同时,巴黎市消防大队也发布警报并告知有关的救护中心。为水灾特备的洪灾救助小艇等特别救助设备也开始在受到水灾威胁的地区部署。
付出终有回报
巴黎市政用于污水处理等支出的资金来自使用者的税金。巴黎市每年确定一个使用者缴纳的污水处理税比率以平衡支出。此外,负责塞纳河流域的赛纳-诺曼底水务局为保护赛纳河而为所有涉及赛纳河的工程予以补贴。
这样的市政工程虽然初期投资巨大,但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却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何一条管线发生泄漏、电缆发生短路或者出现其他故障,工人都可以直接进入地下进行维修,而不需要像国内那样挖开地面、切断交通后再进行处理。
(图片:巴黎下水道博物馆。)
巴黎不仅在建设城市排水系统上的投资得到了很大的回报,还别出心裁,建设了世界唯一的一座下水道博物馆。该博物馆每年接待9万名参观者,不但成为一处著名旅游项目,也为巴黎市民和学生普及了地下水道与城市排水的知识。地下水道博物馆通过图片、设备和真实的排水管道介绍了巴黎市水处理的历史,排水技术说明,饮用水来源等。(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2/7209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