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013年07月03日 10:43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回望92载风云岁月,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将一个战乱不已、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中国。处于继往开来的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将继续肩负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领导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史,中华文明以其独有魅力,始终走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都曾让中华民族达到繁荣昌盛的时代巅峰,灿烂的中华文明吸引了马可波罗等无数外国人前来游历探访。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巨大屈辱与苦难的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绝境。从那时起,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华儿女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洋务运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中国人尝试了各种可能的路线和主义,可惜的是,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救国无路、图存无望的情况下,俄国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走上政治舞台,肩负起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的流血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外部环境下,在国内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顺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并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大踏步迈进。奥运会召开、世博会举办、青藏铁路运行、“神舟”上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航母亮剑……一系列的成功震撼世界。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朝着实现中国梦一步步前进。
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
回顾历史,我国的巨变令人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中国梦的美好图景清晰展现。实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目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观照梦想与现实,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实现中国梦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现实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虽然经济总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但我国仍然是总体小康发展水平;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显现,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当代中国现实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谓任重道远。
纵观当代世界与中国,我们看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变化之中,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及单边主义仍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传统的安全威胁与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世界并不安宁;国际敌对势力遏制分化中国的图谋不断,国际竞争的加剧与敌对势力的破坏,不利于我国统一大业和现代化建设。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带来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同时,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不断显现,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任务十分艰巨。总之,“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才能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走中国道路,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沿着这条道路,我们国家由弱转强,由贫变富;全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和富裕。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唯一路径。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一步步向着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
——— 弘扬中国精神,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5000多年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90多年不懈奋斗、3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把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到一起,为国家富强而奋斗,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取。
——— 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在社会“四个多样化”的今天,凝聚中国力量,就要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让每一个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只要13亿人牢记使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必将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梦早日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要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新世纪新阶段,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历史重任,时代考验,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尤其要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心心相印,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凝聚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3/7211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