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三大因素致韩国青年就业难

2013年07月05日 14:26

 

近日,一部名为《职场之神》的电视剧在韩国热播。电视剧讲述了历经求职失败的金小姐以合同工身份进入一家大公司后与正式员工在工作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由于电视剧中描述的就业问题和职场生活十分贴近现实,加上语言幽默风趣,因而引发了韩国观众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强烈共鸣。

近年来,由于经济状况不佳,韩国青年就业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即使是有着高学历的求职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就业难带来了诸多“附属品”,如啃老的“尼特族”、婚龄推迟等。分析认为,经济状况不佳导致老龄劳动人口增加、劳动力市场供求错配、就业观念传统,均对青年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高学历青年就业难

韩国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高校升学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青年人的大学生比例超过70%。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4月发布的韩国经济评价报告中指出,韩国民众过高评价高等教育的价值,不惜支付昂贵的教育费用,这导致家庭财务压力加大、生育率降低,然而韩国大学生60%的就业率却反而低于职业高中生80%的就业率。

为了提高找工作的成功率,很多韩国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补习学校,通过补习来提高外语水平,或努力取得专门的资格证书。而电视剧中的金小姐正是因为怀揣124个各类资格证书,因而被称为“职场之神”。但由于近年来韩国经济持续低迷,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即使是金小姐这样的“职场之神”也不得不低头而接受合同工的身份。由于合同工的待遇相对偏低,且工作很可能会朝不保夕,因此许多年轻人一直将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作为奋斗的目标。电视剧中金小姐的同事郑小姐就是其中的典型,连做梦都想着能变身为一名正式员工。

1

(图片:韩国女大学生在梨花女子大学漫步。)

现实中,韩国的确存在高学历女性就业率偏低的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今年初发布的资料显示,2011年韩高学历女性的就业率为60.1%,比成员国平均就业率78.4%低了近20个百分点。与此相反,韩国高学历男性的就业率高达89.1%,比女性就业率高出近30个百分点,且高于成员国平均值87.6%。

据分析,韩国女性就业率低,是因为韩国女性地位整体而言仍然不高,重男轻女风气依然存在,且缺少制度上的支持。此外,因结婚、生育、育儿等不得已辞职或选择临时工,也是造成韩女性就业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就业难催生“尼特族”

由于就业困难,有近六成的韩国大学生通过休学或推迟毕业的方式延长在校时间,完成学业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不少韩国年轻人甚至选择放弃就业,国际劳工组织5月2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韩国每五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人是既没有工作,也不上学或接受职业教育的“尼特族”(NEET),这一数字几乎是日本的两倍。

60岁的崔大妈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已经30多岁了,但是仍在就业准备中,为了养活儿子她不得不找一些家政清洁的工作以贴补家用。由于就业难和由此导致的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也使得韩国人的初次结婚年龄不断推后,根据韩国保健福祉部近期所做的调查,88%的男性和86%的女性认为推迟结婚的最大理由分别为“就业不稳定”和“结婚费用不足”。

专家们担忧,青年就业难已经成为引发一连串社会问题的重要诱因,如这种局面长期化,势必将会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韩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为了解决青年失业问题,韩国国会甚至于4月30日在争议声中通过《青年雇佣促进特别法》修正案,要求部分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从明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招聘的30岁以下未就业青年人数应超过员工总数的3%,并计划将这一政策推广到私营企业。

三大因素加大青年就业难度

近年来韩国的青年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据最新统计显示,韩国30岁以下人群失业率为8.4%,是各年龄段失业率平均值的两倍多。分析认为,经济状况不佳导致老龄劳动人口增加、劳动力市场供求错配、就业观念传统,均对青年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经济状况恶化迫使更多老年人继续上班,以维持家庭基本开销。统计局官员认定,此消彼长触发两个年龄群体劳动力人数逆转。韩国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60岁以上男性劳动力大约180万人,比上一年的169万增长6.3%;同一时期,20岁左右男性青年劳动力大约172万人,比上一年减少0.6%。统计还显示,韩国20岁左右劳动力2002年占全国人口16.9%,2012年降至13.6%,而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同期由11.9%升至16.5%。

2

(图片:经济不佳让韩国青年就业遭遇寒流。)

韩联社报道,这是韩国政府自1963年搜集这一数据以来,老年男性劳动力数量首次超过青壮年男性劳动力,而这一趋势伴随人口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加剧。

一些就业专家认定,劳动力市场需求疲软同样影响韩国青壮年劳动力结构。越来越多年轻人回避劳动力市场,选择继续深造学业或“充电”。

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玄旿锡5月22日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将当前韩国青年失业问题的症结归结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有近3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一直处于就业准备状态,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却有超过30万个空缺岗位需要依靠外国劳动力。

此外,韩国人的就业观念仍有待转变。据韩国全国经纪人联合会的调查,大企业、国有企业和公务员最受韩国大学生青睐,仅有10%的大学生愿意主动选择去中小企业工作。尤其是韩国国有企业因为待遇优厚、职业稳定而被称为“神的职业”。由于名额有限,往往会出现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竞争一个国有企业岗位的现象,对于普通学校出身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比登天还难”。(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5/7215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