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正道沧桑系列评论

《正道沧桑》观后感: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须站稳核心立场

2013年07月05日 10:36

 

北京卫视热播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34四集《关键一步》,再次回顾了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敢闯敢干,破天荒进行“包产到户”获得良好成效的往事。“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实现了大丰收。在时任省委书记万里同志的推动下,小岗村经验在全省推广。小岗村包产到户,一度争议极大,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表示了支持。此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推向全国,邓小平同志反复说:“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凸显了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核心立场。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显然,群众观点同以人为本内在统一着,不仅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立场。

所谓立场,是人们认识与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及所抱态度。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总是具有一定立场的,不论是自觉还是自发的立场。立场问题,来自人们认识事物时的价值评价,人们往往都是站在一定的利害角度对事物进行某种评价,从而在思想及行动中表明自己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因此,立场就是人们看问题、想事情、做事情时的利益目标人群,在想和做工作时究竟是为了哪些人的利益好处,就表明自己站在了那些人的立场上。不同立场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感受评价常常千差万别,甚至截然对立。树立正确的立场,本质上以确立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需要为基本前提。毛泽东同志曾批评过某些忽视人民利益的干部,指出同群众关系搞不好不只是方法和水平问题,实质与根本点是立场问题,即这些干部没有从人民群众利益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所以同群众没有共同语言,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核心立场,是人们认识与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及所抱最根本最重要的态度。一般来说,核心立场总同人们所处的一定社会关系密切相连,直接表现其社会经济地位及政治态度,成为主导人们言行的思想指挥棒。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发展,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中第一位的就是群众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立场。毛泽东同志说得十分明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些都为我们理解这一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依据。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一切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牢固确立科学的群众观点。

要自觉做到这一点,还需进一步把握唯物史观关于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等相互关系的理论。1920年4月,列宁曾针对当时德国共产党内存在的把党、阶级、领袖和群众对立起来的议论,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对四者的关系由下而上给出了如下著名的论断:“谁都知道,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当代中国,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的核心是无产阶级,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广大人民群众同我们党及领袖的关系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否则就会一盘散沙,社会发展就会遇到障碍,利益实现就是一句空话,这已为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实践所反复证实。二是我们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必须自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后一个方面着重强调,共产党及其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正确立场。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历史前进。这是保证党永不变色的根本所在。”

 

站稳人民大众的立场,表征着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也从政治观、权利观上彰显着我们党的政治性质与政治宗旨。政党的政治权利是由人民群众赋予的,政党的政治地位归根到底也是由人民群众保障的。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早就做过鲜明的论述和概括,他在1968年曾说道: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天下农民给的,是占人口90%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也多次提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阐明了极为重要的政治观点和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实践证明,一个政党执政以后最大的危险就是容易骄傲自满、虚荣心上升,容易产生诸多不良情绪,从而松散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慢慢走向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另一个阶段,这是很多历史上其他政党提供的教训,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把人民群众的赞成、拥护与否看成是党的工作根本的价值裁决者、党的政治实践的最高判断者。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党的一切工作体现人民的意志、利益和要求,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这也为我们进一步站稳人民大众的核心立场提出了现实要求。最近,中央政治局已经决定,全党用一年左右时间,自上而下分批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中心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凸显了站稳人民大众立场的时代诉求。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领导干部站稳核心立场,还应自觉向先进模范学习。“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生前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自觉以革命前辈为光辉榜样,为河南兰考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上世纪60年代所有领导干部的崇高榜样,迄今仍然熠熠生辉。在焦裕禄的价值观中,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自觉把自己当做人民群众的儿子,处处严格自律,站稳核心立场,践行群众路线,在全国亿万人民心中耸立起了不朽的历史丰碑。2009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兰考参观焦裕禄纪念园时指出:“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榜样,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号召大家向焦裕禄学习。这对所有领导干部站稳核心立场,践行群众路线,都具有重要的激励价值。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点击进入《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专题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5/7216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