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蓝领工资秒杀白领”该如何解读
2013年07月05日 14:51
【百姓心声案例】
编者按:一张题为“搬砖工月薪7000元”的薪水单疯转,而有媒体调查后称“薪水单上的薪资水平基本属实”,于是各媒体便用“搬砖工月薪7000元,是真的”为题转载报道。一时间白领们纷纷自嘲“再也不说自己是搬砖的了”,有专家也分析说“国内蓝领工资高于白领的现象还将延续”。还有人为搬砖工辩解说“月薪7000仍弱势”、“羡慕搬砖工是矫情”。详情请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事件介绍】
深圳搬砖工月薪7000元,是真的
一张称搬砖工月薪7000元、队长月薪过万元的薪水表在网上开始传开,不少白领自嘲“以后再不也说自己是搬砖的了”,还有的笑称要转行当搬砖工。不过,记者走访工地发现,工资条上的薪金水平基本属实,但为了拿到这个薪水,工人们每天起早贪黑、且几乎没休息日。
根据这张表格,普通泥瓦匠月薪6600元,而壮工的月薪也在3000至4200元之间。网友“双刃防御”说:“这个真不假,乡村里的小工都有120元左右一天了,城市里肯定更高。”网友“uncle苏哥哥”则说,“基本是真的,干装修的挣的比这还多,但跟白领没法比,没假期,请假或不工作就没钱,脏累就不说了,各种社会保障就没有,透支身体,不是钱能衡量的。”
12月1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南山区沙河建工村采访了部分工人,在工地打杂工的湖南人刘师傅今年42岁,告诉记者,“每天风吹日晒的,要是白领肯跟我们换,我们非常欢迎。”
刘师傅告诉记者,他主要负责浇筑混凝土,每个月的工资由工头发放。“如果在固定期限内完成工程,就可以拿到事先约好的价钱,”刘师傅说,“要是不能完成,就要扣工资。”
刘师傅介绍,夏天天亮得早,他一般在5点就得起床,吃完早餐就开始干活。“夏天热,冬天冷,”刘师傅说,“夏天中午累了就找一块布板,躺在地上睡一觉。”而且每个月基本没假放,“虽然在工地风吹日晒,但是比在家里种地强多了,一家老小,算是有了生活来源了。”
搬砖工工资秒杀白领莫惊奇
一张建筑工人的工资单在网络上热传,工资单上显示,最普通的壮工每个月能收入三四千元,有些技术含量的像泥瓦工日薪达到220元,每月接近7000元,而建筑队长每月收入能超过10000元。这份工资单让很多白领们大呼“情何以堪”,吐槽所至,感叹不如搬砖工的有,自嘲想跳槽的有,当然,更有对建筑工人辛苦和勤劳的理解,认为他们的付出值得享有这样的收入。
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高收入的体力劳动行业,像快递、高级机床工,月薪超高管的快递员,蓝领待遇超白领的报道比比皆是。对建筑行业稍有了解就能知道,工人们每天一二百元的报酬,实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古语有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大概这也影响了现代人的职业观,那些卖苦力的行业似乎总是低人一等。这份建筑工资单之所以刺激到广大白领,正源于大家的一种心理预设:建筑工不是光鲜职业、体力劳动低于脑力劳动……这确乎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抛开各行业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评价不说,单从技术含量的角度讲,一些技术活儿、力气活儿,白领们还真未必就能胜任。以建筑工“码砖”为例,若没有经年累月的积累和一定的悟性,还真未必出得了“好活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的工资水平更多地是由供求关系决定。这在建筑行业同样适用,建筑的活儿脏、累、有危险,本身并不吸引人,再加上近些年我国人口红利的衰减,劳动力不像以前那样几乎可以做到无限供给。新生代农民工也大多抛弃了上一辈的活法,他们有更多的职业选择。不仅对于工资有要求,对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甚至身份认同的要求都超越了上一代农民工,这样建筑行业由原来的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劳动报酬的水涨船高也就成为必然。
建筑工的高待遇,是我们所乐见的。长期以来,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的几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技术当中,劳动几乎一直处于劣势。如今建筑工人能拿高工资,不正说明劳动的价格在上涨吗?也表明社会更加重视劳动力的作用,说明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正逐步回到“劳动是财富之父”的本源意义,这对鼓励诚实劳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无疑具有正面的激励作用。近年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让劳动报酬增长同生产率提高同步”成为广泛共识,我们希望见到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劳动行业,这将是实现经济持续繁荣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搬砖工月薪7000元该如何解读
一张网传“搬砖工月薪7000元,队长月薪过万元”的工资表,引发网络的广泛围观和热议。媒体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表明,7000元月薪的确不是传说。不过,显然不能只从数字本身去解读搬砖工等建筑行业的“高收入”,而必须剔除一些常识性的因素去审视。正如调查结果显示,月薪七八千的建筑业农民工数量,才占到调查样本的1.93%,显然只是凤毛麟角,根本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水平都在3000元上下。拿极个别的“高薪”当行业水平,只能催生“被高薪”、“被增长”。
事实上,由于建筑行业承接工程的不确定性,即使是月薪七八千元的高收入,也未必是个常态的水平,特别是在整个建筑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更是很常见,天天两三百、月月七八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不能以个别月份的收入代表全年水平。
大家都知道,建筑工的辛苦强度、环境风险、维权成本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缺失,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就不至于让极个别农民工的“高收入”遮蔽了当下整个农民工群体的真实生态,反而必须透过现象看到劳动环境、工资保障、权益维护等方面有待改进的缺陷和不足,调整完善政策,协调各方力量,为农民工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创造条件。
记者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采访时了解到,在当前的建筑用工市场上,小工的日工资为150元以上,瓦工、抹灰工等技能工人日工资在200元以上,木工、电工等工人的工资更高。由此推断,网上这份工资单还是较客观的。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一个辛苦的行业。在许多建筑工地上,工人们要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地进行工作,饮食和住宿条件也相对简陋。许多工程为了赶工期,几乎一周七天都是工作日没有休息日,一些特殊情况还面临安全风险。所以,这份工资单是他们用辛劳换回来的收入,是他们应有的回报,也是更多分享发展成果的体现。
“少小不努力,长大去搬砖”,许多人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时,都会被进行类似的“教育”。因为在许多人的职业观念中,“干苦力”的工作总是低人一等。这份工资单改变了许多人对建筑职业的看法和观念,实干增收,多劳多得,“行当”的差异不那么明显了,这实际上是很大的社会进步。
当然,看似建筑工人拿上了“高工资”,但实际上他们享受到的各种社会保障并不完善。社会要给予建筑工人和其他“苦力”行业更多的关注,才能让他们既享受到“高工资”,也享受到“高保障”,并改变许多人对于“苦力”行当的看法。
网传搬砖工月薪七千 蓝领高过白领很正常
其实,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重体力劳动者工资高是“国际惯例”,比如“水电工”这个词,在西方发达国家就是一个很有含金量的代名词。在《绝望的主妇》中,迈克就是水电工的最佳代言人。西方很多女性的梦中情人不是总统奥巴马,而是社区的水电工。而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农民工权利的提升,市场供给在逆转中,以后“搬砖工们”比白领赚钱多是很正常的事情,到时候可不要心理不适应哦。
真相一:要有一定技术含量才能拿高薪
记者发现,最近疯传的那张工资单中,其中工资最高的是工人中的“管理者”,即队长、班长,可以拿到9000元以上;其次是瓦工、抹灰这样的技术工,可以拿到6600元;而搬砖这种纯体力工种在建筑业被称为小工、杂工、壮工,工资单中这类工种工资并不高,做满30天的话只能拿到4200元。这就说明要想拿到高薪,没有一定的技术是不行的。工资接近7000元的瓦工抹灰等,本来就是建筑业中很有“技术含量”的工种,需要经过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或者做学徒的阶段才能成为合格的工人。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成长为管理者,那薪水就更加可观了。
查看各种新闻报道和网上的招工信息可知,一线城市小工、杂工的月薪普遍只有2000多元。最近重庆大学针对重庆市17个建筑工地的一项调查显示,就平均工资而言,包括杂工在内的“其他工种”平均工资是2270元;而木工为3191元、架子工为3187元、混凝土工2957元,均超过了建筑业平均2784元的工资水平。这些数据也再一次印证了掌握技术才是硬道理。
真相二:即使给七千月薪你也不愿意干
看到这张工资单,网上的艳羡之声溢于言表,但说穿了,羡慕的不过是薪资数字、而绝非生存语境。网上一项关于“即使给你7000月薪你愿意去搬砖吗?”的调查显示,66%的人表示不愿意,为什么呢?网友“uncle苏哥哥”说:“干装修的挣得比这还多,但跟白领没法比,没假期,请假或不工作就没钱,脏累就不说了,各种社会保障都没有,透支身体,不是钱能衡量的。” 更多的网友则理性看待此薪水表,他们对建筑工人的工资数额表示理解。还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薪水表中也显示了工人考勤信息。几乎所有的建筑工人都是一个月30天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长,每天的日薪从100元到300元不等。网友们认为,这是工人们辛苦劳动所得。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大多数是户外作业,酷暑严寒等天气导致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很差。此外,欠薪严重也是建筑业农民工遭遇的较大难题。
真相三:工资脑体倒挂是“国际惯例”
白领会比蓝领收入高,这是人们最常见的想法。然而白领的职业并不都是高薪职业,蓝领工作也不都是低薪工作。实际上在美国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蓝领工作要比不少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的白领工作收入更高。比如,银行出纳员和汽车修理工相比,一个是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一个是整天与机油、汽车零件打交道。但两者的收入差距却很大,银行出纳员的平均年薪中位数是2.1714万美元,汽车修理工职业的平均年薪中位数是4.1136万美元。大货车司机职业年薪中位数约为5.1539万美元,而且在忙得时候,大货车司机的年收入会超过10万美元。
旅美学者薛涌在其博客上指出,最近《纽约时报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标出了典型的精英保姆的价码:年薪18万美元,公寓月租3000美元,另外还要有圣诞节的奖金。保姆达到这个身价,可以相当快。文中的核心人物是一个巴西来的保姆,从小很苦,但哄孩子有天分。20世纪90年代刚刚到加州当保姆,一周就挣100美元。2002年开始通过纽约一家高档保姆公司找工作,年薪立即达到8.5万美元。如今,她挣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价码。各种福利加起来,已经绰绰有余地跃入年薪20万美元的阶层,比一般的儿科医生收入还高。她现在已经给每个家人都买了房,自己在巴西有海滨独居。她自豪地说:“我家里不再有穷人了。”
除了保姆之外,水管工这一类职业在国外也属于高收入职业,年收入十万美元左右,是一般美国人的2~3倍。据《澳大利亚时报》报道,在从事建筑行业的40万人中,水管工是收入最高的工种。在澳大利亚绝大多数州首府或者其他地区,水管工成为最短缺的工种。在一些州的首府城市,很难找到开价一天低于1500澳元的水管工,有一些水管工每天开价在2000澳元以上。
正如学者郭宇宽所言,一个健康的社会,通常知识分子的收入水平应该比卖茶叶蛋的高,但是比掏大粪或者运垃圾的低。
常规而言做一个职业知识分子,应该是需要高度技能的工作,一般比卖茶叶蛋难度要大,所以应该比一般卖茶叶蛋一类的小商小贩收入高,但是应该比掏大粪或者运垃圾的要低。因为掏大粪和运垃圾远不如追求知识和真理那么有乐趣,但是这个社会还是要有人去掏大粪和运垃圾,这不是特别被人热爱的职业,所以应该给他们额外的补偿。这也是西方国家的常例,特别是北欧福利国家,开垃圾车的动辄年薪上十万元,而且工作非常稳定,有工会和合同的保护,几乎没有失业之忧,就像终身教授一样,可以当终身垃圾工。
【启示与思考】
一份“民工工资表”,令众多非民工群体“花容失色”。不少都市白领惊呼“我们被农民工‘逆袭’了”。羡慕当然不是没有道理:对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来看,就算是最好的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薪资(年平均工资42452元),以“民工工资表”观之,两三千的月薪比收入较低的“抹灰工”还要相差一大截。
然而,这样的工资水平真的“逆天”了吗?首先,这个劳动力价格是市场形成的。近年来,相当多的地方出现了“用工荒”,部分地区和行业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紧缺,尤其是类似建筑工地搬砖工这样又苦又累的工作,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结果,只能是用工单位提高工资才招得到人。其次,农民工工资快速增长既与国家不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有关,也带有偿还多年历史欠账的性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民工工资几乎原地踏步。第三,拿近万元月薪的农民工毕竟是少数。看看全国的平均数,会发现农民工外出务工月均工资刚刚过2000元。所以,部分农民工拿高薪既非人为操控,也无分配不公,理由充分,合情合理。
大多数农民工干的依然是高强度的体力活,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既要忍得了夏天的热,也要耐得了冬天的冷。这份“高”收入并不稳定,外部经济不景气,自己身体出问题,都有可能令他们失业,甚至有可能连起码的糊口都难。他们尚无法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养老、子女就学等都面临重重难关。他们缺乏可预期的职业上升空间,有人刚进城时做搬砖工,10年后做的还是搬砖工,不可能像白领那样终能盼到晋级、升职的一天。
网上的艳羡之声溢于言表,但说穿了,羡慕的不过是薪资数字、而绝非生存语境。对“民工工资表”的艳羡,所说的不过是叶公好龙,所想的不过是唱给老板听的一声娇嗔。民工兄弟的这份辛苦钱,分分厘厘都是体力与技术所得,是劳动价值,更是血汗补偿。只有切实改善其工作环境与权益处境,我们的艳羡才会穿越表面化的薪资、回归职业的尊重与敬仰而距离这个目标,起码目前还很遥远。
事实上,搬砖工的月薪就是一面多棱镜,从中折射出生存的艰辛、处境的艰难、自身的弱势、劳动的价值。而这一切都令人百感交集。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5/7216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