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洋奶粉”面临反垄断调查 国产品牌当重树信心

2013年07月06日 17:44

 

7月2日,国家发改委称,已经掌握雅培、美赞臣、雀巢、惠氏、多美滋等五大进口奶粉企业违法证据,将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分析认为,国家发改委将反垄断的大棒挥向“洋品牌”,不仅有利于奶粉行业回归理性,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还将促使国内奶粉企业升级经营,提高品牌品质。不过,重建消费者长期“被垄断”的信心依旧任重道远。

“洋奶粉”的三宗罪

多年来,因市场需求旺盛、奶源垄断、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监管滞后等因素,中国市场实际上已沦为洋品牌攫取超额暴利的猎场。特别是几大国际品牌,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产品销售价格不断提高,中高端产品的毛利率可以超过60%。

当前,洋品牌占中国婴幼儿奶粉高端市场份额超过80%,其产品在华售价动辄是国外的三四倍,奶粉寡头的价格控制行为所催生的混乱局面,已殃及境外零售市场。

1

(图片:洋品牌在中国婴幼儿奶粉高端市场占据了八成以上的份额。)

根据发改委7月2日披露的信息,目前“洋奶粉”在国内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三种:

一是为维持市场高价,对不遵守其规定价格销售奶粉的经销商,直接进行罚款。

二是对不遵守其规定价格销售的经销商和零售商给予扣除返利、停止供货等处罚。

三是告知员工他们的价格控制行为违反《反垄断法》,要谨慎操作,不要书面沟通,避免留下文字证据。但在经营活动中,仍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口头等方式实施价格控制。“属于知法犯法,明知故犯”。

“洋奶粉”企业的三宗罪在2012年原料价格走低却公然逆市涨价中达到了极致,令人侧目。数据显示,2012年初到5月中旬,全球乳品贸易网提供的全脂奶粉平均成交价格从每吨3554美元一路跌落至2546美元,而当年多个洋品牌在华涨价幅度却超10%。

网民“江德斌”说,无论从市场份额、国内外产品价差,还是价格掌控能力来看,进口品牌奶粉均有垄断操纵之嫌,发改委对其发起反垄断调查,乃是合情合理之举。而消费者密切关注奶粉反垄断,就是希望能够将奶粉价格打下来,使其更贴近居民消费水平。

 

本土品牌需自强

“洋奶粉”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根本上讲是中国缺乏足够强大的奶粉品牌,本土企业在奶源布局、品牌形象经营方面无力与之抗衡。

反垄断执法目的终究在于让市场发挥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而不是保护落后产能。如果此次执法能够激发新一轮中外产业竞合,促使国内企业快速升级经营模式,重塑品牌形象,将有利于形成多元竞争局面,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奶粉寡头的霸盘生意。

2

(图片:国产奶粉品牌当自强。)

实际上,进入2013年以来,政府治理奶粉行业的行动不断。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政府此次对奶粉企业做了“从内到外的治疗”。

上述业内人士称称,一方面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拟提升国内乳品行业集中度,重振国产品牌的消费信心;而另一方面,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严格筛选进口奶粉入境。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对进口奶粉品牌进行反垄断调查,重塑两股力量的竞争格局。

不少专家认为,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是对国内乳品企业和奶源企业的利好,有利于中国乳品企业的发展。

有网民说,要根本扭转洋奶粉的价格垄断局面,仅靠反垄断调查远远不够。要想改变现状,除了国产奶企自身要争气以外,更需要过硬和严苛的监管能够跟上,挽回消费者日渐脆弱的信心。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那些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终究会脱颖而出。

虽然大趋势利好,但上述业内人士还是担心此次对于对进口奶粉品牌反垄断调查会对国产奶粉企业产生不良后果。“反垄断调查对于今后奶粉企业的经销和定价将会产生一定影响。”一家大型乳制品企业的市场总监介绍说,任何企业在产品价格上都会规定一定的范围,以避免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此外,若此次纠偏成功,洋奶粉售价有望回落,国内品牌短期或将承受更大竞争压力。

 

重建信心是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奶粉市场不规范的行为易监管,但被洋奶粉“垄断”的市场信心却难打破。尽管近年来洋奶粉曝出的质量问题也不少,但“妈妈们”既不愿放弃对高价洋奶粉的追捧,更不惜远渡重洋代购,对营养食谱不同的风险和维权难选择性“视而不见”。

网民“江德斌”认为,进口奶粉之所以敢卖高价,年年找各种理由轮番涨价,就是看中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很强,对进口奶粉的信任度更高,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再贵也要买。进口奶粉能够占据市场主流,主要受益于国产奶粉因质量问题陷入信任危机,无法与进口奶粉抗衡。

如何恢复妈妈们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显得任重而道远。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表示,将争取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中商流通行业促进中心乳业研究员宋亮预计,未来至少有70%的企业会被淘汰或兼并。

“但最重要的还是重建市场信心,让消费者感受到国产奶粉是放心的。”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奶源建设等基础建设方面还应该进一步下功夫,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质量。

3

(图片:奶源品质的保障是关键。)

在渠道建设方面,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还建议,可以考虑建立全国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有资质的企业信息登记在该网络上,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企业产品信息,并能随时实现产品追溯。(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6/7217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