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正道沧桑系列评论
《正道沧桑》观后感:“社会主义500年”的判断是历史的真实
2013年07月06日 18:04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在北京电视台开播后,以强大的历史穿透力震撼着人们的视觉,更震撼着人们的思想。500年,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时段啊!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社会主义不就是一两百年的历史吗,这五百年之说是从何讲起呢?对于这样的疑问,《正道沧桑》第一集“乌托邦岛”在讲述了第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写作《乌托邦》的经过和这本著作的核心内容之后,已经做出了回答:“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起点,以《乌托邦》这部开山之作为标志,到今天已有500年的历史。”就是说,电视政论片《正道沧桑》中所说的社会主义500年,是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这样讲,有什么依据和意义呢?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经过认真深入的讨论,得出了以下广泛认可的共识,即: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是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俄国诞生的一种新型社会制度,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二是社会主义运动,这是自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有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后工人阶级兴起的解放运动,至今有了一个半世纪以上的历史;三是社会主义思想。这里讲的社会主义思想,当然首先指的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同时兴起,互相作用,其留下的历史轨迹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界限不可能像实际运动那样具体可观,截然分明。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理论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其中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贡献有多大呢?《正道沧桑》第三集《叛逆贵族》在讲到圣西门的时候指出;“圣西门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所有制是社会的基础,第一个提出社会阶级划分的思想,第一个提出按照才能和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第一个把‘满足人民需要’视为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第一个用历史的观点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他还提出了资本主义只是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在未来社会对人的管理将代之以对物的管理。这些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然情况是这样,电视的编导把空想社会主义也纳入到“社会主义500年”的框架之内,使人们在历史发展的对比中认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之所在,应该说是采取了对历史负责的严肃认真的态度。
有人说,社会主义思想可以如此向历史的深处延伸,那么是不是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相连相通呢?对这样的质疑,如果简单地回答一句“是”,那显然就是肯定孔老夫子那里也有社会主义思想了,显然是不妥当的。但是,我们应该记住,在人类思想史上,一切深刻的思想、一切美好的向往,都是树立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都永远对后人起着巨大的启迪和鼓舞作用。就拿孔子在《礼记•大同篇》中的一段著名的谈话来说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对于这种“大道之行”的美好社会,孔子自己承认,“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也就是说,这不过是一个美妙的理想,但却是孔子立志追求的目标。千百年来,孔子提出的这一个大同社会的理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人曾经指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作为外来思想,能很快地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很快地在中国大地上生根结果,其中有一条重要原因就在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的相通之处。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所在。
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总书记的这些论述,使我们认识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现实根基,从而更加坚信,《正道沧桑》提出“社会主义500年”的判断,是严格尊重了历史真实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道”前进,我们一定能够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向历史交上一份接一份合格的答卷。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6/7217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