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科学发展让桓仁迈向富庶幸福

2013年07月08日 11:27

 

桓仁地处偏远山区,曾因贫穷戴过多年“全国重点贫困县”的帽子。1989年,桓仁满族自治县成立,不甘人后的桓仁人民秉承“自信、自力、自强”的桓仁精神,历经20余年的艰苦努力,不但甩掉了穷帽子,而且过上了好日子。

有数据显示,到2012年,桓仁全县完成地区总产值156.7亿元,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中经济总量位列第六,一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旅游强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

桓仁满族自治县正沿着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发展的道路走向富庶幸福。

民族自治激发强县动力

桓仁满族自治县里有满、汉、蒙、回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达55.7%,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3.1%,在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里,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共同发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

自治县成立以来,桓仁认真贯彻落实 《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以及《辽宁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先后制定实施了《桓仁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以及《封山育林条例》、《县城市容管理条例》、《旅游管理条例》、《冰葡萄酒管理条例》等7部单行条例,为促进各族人民共同管理地方事务,强化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同时,县委、县政府通过举办传统民族节庆文艺会演、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等活动,营造了团结共进的发展氛围;通过举办自治县县庆、国际冰酒节等节庆活动,使民族政策深入人心,溶入30万人民的血液;通过开通朝鲜语广播、开设中小学满语课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凝聚了民族和谐的强大合力;通过争取并落实国家和辽宁省民族扶持资金、民族企业税收减免、矿产资源价款返还、调水工程生态补偿等扶持政策,创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优越条件。

生态思路决定发展出路

桓仁生态环境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4%,是辽宁省植被覆盖率名副其实的冠军。桓仁地表水和地下水均达到二类水质标准,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5000个以上,是辽宁省内乃至国内最宜人的天然氧吧。生态环境之最,让桓仁有条件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跳出以经济落后换取生态环境的思维定式。近年来,桓仁始终坚持保护青山绿水、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不动摇,几届领导班子“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从“三年脱贫规划”,到“四大发展战略”和“四项基本县策”,到打造“世界冰酒之都”、建设“中国休闲度假城”、建设“中国生态经济强县”三项核心工作,思路不变,不断创新,一以贯之。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发展,桓仁坚持规划先行,做到目标清、方向明、起点高、投入大,5年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编制实施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工业集群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三化”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等60多个重点规划。明确了到十二五末,实现“两个300亿、一个30亿”的总体发展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各实现3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0亿元,经济实力跻身全省20强;建成30平方公里、20万人口的中等规模边境中心城市;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科学的发展定位,明晰的发展思路,完善的规划体系成为桓仁不走弯路、科学发展、释放潜力的重要保障。

打造优势提升发展活力

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各地均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桓仁要发展,依托优越的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经验、成果。

首先,为打造生态优势,桓仁以保护辽宁省水源地和建设国家级生态县为契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青山、绿水、蓝天”工程,全面关停“五小企业”,坚决取缔园田参、柞蚕和绒山羊等产业,舍一时之利,谋长远利益,这一举措,使得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4%,成为辽宁之最。不仅如此,林丰草茂,漫山披翠,清泉淙淙,江河翻波,魅力桓仁已成为辽宁的“绿色明珠”。

 

其次,为打造人居环境优势,桓仁确立了“构筑山水旅游城”的城市发展定位,按照“一江、两岸、三城、四镇”的发展布局,不断加大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打造现代化生态城市。近年来,桓仁县开发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民族一条街及五女新城、天泰花园等居民小区;建设了章樾公园、迎宾广场、隆兴门等一批生态人文景观;新建并改造了长江大街、民族路、民族文化中心、古韵文化一条街等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农民新居、村通油路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重点民生工程,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桓仁县城,今时远非彼日所能及,老县城正焕发出新的魅力。目前,县城建成区达到15平方公里,商品房开发达到32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7.4%,城市建设与管理达到全省县级先进水平,桓仁成为路宽、灯亮、楼有特色的辽宁最美县城,荣获辽宁省最佳人居环境奖。

再次,桓仁本是山川环绕的山城,以往,交通是这座县城并不占优势的条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域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为了打造交通区位优势,桓仁县积极争取国家投资90亿元,建设了桓永、丹通两条高速公路和通灌、田桓两条铁路,并完成了境内重点路、桥和隧道建设,突破了长期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桓仁由偏远闭塞的山区小城一跃成为辽东交通枢纽重镇。

还有,为了打造对外开放优势,桓仁抢抓政策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全面扩大开放,先后引进龙盟、烟台张裕、天津王朝、江苏雨润、美国福克纳、澳大利亚维格那等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全县招商引资企业达到120个,对桓仁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牵引和拉动作用,推动了桓仁经济驶入快车道。

做精产业强壮发展实力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桓仁既有山,又有水,而且山长水阔,生态良好,无需犹疑,发展生态经济自然成为桓仁发展的必由之路。桓仁在充分认识县情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葡萄酒、包装印刷两大产业集群,并做大做强绿色能源、现代制药、绿色食品加工、特色旅游等生态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

目前,两大产业集群已经建设规模企业34个,实现产值110亿元,在省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桓仁也是国家绿色能源的示范地,已建成风电场1个、水电站30个、热电厂1个、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桓仁积极发展以林下参为主的山地药材67万亩,建成好护士药业、福源药业、祥云药业等制药企业157家,成为远近闻名的参药之乡;桓仁发展林业产业基地275万亩、优质稻米基地11万亩、网箱养鱼8.5万平方米,建成山核桃加工、米业加工、水产加工等市级以上农事龙头企业45家,全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产品认证达到20个,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 “桓仁特产”品牌的信誉度、美誉度享誉国内,部分“桓仁特产”不但走出山城,走向全国,甚至还跻身于国际市场;桓仁拥有全国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建设了大川温泉、滑雪场、辽东台湾养生园等一大批具有民族和生态特色的旅游项目,特色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个“中国旅游强县”。

如今的桓仁,通过做精产业,已经走出了一条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凝聚发展合力

桓仁一贯重视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和百姓幸福指数,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发展理念,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斐然成绩。

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桓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被专家誉为“高句丽发祥地、清朝肇兴之地、中国易学标本地、国歌原创素材地”。五女山山城入列世界文化遗产,“乞粒舞”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桓仁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民族教育发展上,建设寄宿制学校20所,撤并学校180所,在辽宁省44个县(市)中率先完成“双高普九”、“初中进城”,率先引进高等院校,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桓仁选贤举能制度公平公正公开,并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据统计,全县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比重达到61%。在民生改善方面,桓仁每年都要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设,在住房、医疗、社保、农民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加大投入。“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凝聚了桓仁全县人民的发展合力,增强了桓仁持续发展的蓬勃动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8/7218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