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启示

开展百姓直评村干部工程

2013年07月11日 16:44

 

位于“塞上江南”的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把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改进干部作风、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重点,以群众公认为主要衡量标准,以扩大基层民主、促进村级班子建设为总体目标,在利通区各村开展了“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推动了农村“廉政为民”工程。

一、背景与起因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及全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虽然利通区在板桥乡罗家湖村和洼渠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但一些地方由于群众监督村级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的渠道还不理顺,双方的沟通机制不健全,一些村干部不思进取,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不强,损公肥私、与民争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本着既能让群众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又能加强干部群众沟通的目的,利通区积极把“百姓直评村干部”这一新机制引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开展“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指导意见》,规定直评对象为任职半年以上的在职在编村干部,参评人员为村全体党员、全体村民代表、村域范围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常住外来人员代表。整个活动包括“示、访、述、询、评、诺、改”7个步骤,通过村级两委班子、村干部向群众述职述廉,群众当面质询,直评对象作出答复或说明,进行“勤廉”承诺,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其民主测评、当场公布测评结果,并将各自的承诺在公示栏进行书面公示,根据群众质询事项制定整改方案等程序,为农民群众搭建了民主监督的平台和干群交流对话的桥梁。目前利通区所有乡镇都开展了“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直评的95个行政村中,有5名村干部因测评“群众不满意”受到了处理。

实践证明,“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是保证村干部廉洁办事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探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选择。目前此项活动在利通区各村已形成为一项机制,每年半年开展1次,并延伸在社区开展了“居民直评社区干部”活动。

二、做法与经过

(一)落实“四个到位”。一是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到位。利通区将“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工作作为加强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采取“试点先行、以点代面、逐步推广”的工作方法,先在上桥镇涝河桥村召开了全区“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现场会,拉开了全区“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序幕。各乡镇都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动员会,进行具体的部署安排。二是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到位。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的职责,纪委书记和纪检干部要搞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并要求各乡镇向每个村派出指导组,全程参与和监督“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使各村严格按照“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的内容、方法步骤,规范操作,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三是听取意见,认真质询到位。将接受群众质询作为直评大会的必备程序,不搞走过场,要求指导组引导群众在质询时做到“二问、二不问”,即:要公正大胆问,不带着感情色彩问;要问与村干部工作相关的问题,不问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四是注重实效,民主评议到位。发放村班子和村干部测评表,对村班子和村干部进行满意度测评。

(二)严把“两个关口”。一是严把公开述职关。“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由各乡镇党委牵头负责,对参加公开述职的村“两委”班子全体成员均要求撰写书面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必须详细陈述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双带”能力、服务意识、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情况,述职报告由各乡镇指导组审核把关,并在所在村党务公开栏公开,设立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在直评村干部大会上村“两委”干部逐一进行口头述职,村干部述职结束后,参会人员可当面就有关问题向评议对象提出质询,质询对象要认真给予解释和答复,以此确保述职内容的真实性,增强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责任意识。二是严把评议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关。严格要求各乡镇党委必须将村干部述职评议结果及时向村干部本人进行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有针对性地做好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并将评议结果作为村干部选拔任用进退去留和确定工作报酬的重要依据,对优秀村干部由乡镇党委通报表扬;对经民主评议问题较多的村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帮助提高;对不称职的村干部,是村党组织成员的,按党内有关规定处理,是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的,责令其辞职,不辞职的将启动罢免程序。

(三)明确“七个程序”。一是“示”。一周前由村两委会将直评活动的时间、地点、对象等内容通过村务公开栏、广播等形式予以公示。二是“访”。在召开直评大会前,所有直评对象应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述职述廉报告。三是“述”。在包村领导的主持下,专题召开直评大会,由直评对象报告勤政廉政情况。四是“询”。述职述廉结束后,参会村民就有关问题当面进行质询,直评对象当场作出答复或说明。五是“评”。全体参会村民根据掌握的情况,对直评对象作出综合评价,进行评议。测评表的统计、汇总由村民代表负责,直评结果当场公布,在村务公开栏及时进行公示。六是“诺”。各村直评对象根据群众质询意见和测评结果,当场进行“勤廉”承诺,并公示。七是“改”根据群众质询事项制定整改方案,方案必须明确整改的内容、措施、时限、责任人。

(四)体现“三个结合”。一是与现场质询相结合。根据村干部述职述廉内容,可以就财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疑问进行现场质询,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或工作规定的保密事项,被质询对象均要现场回答;质询既可以现场口头质询,也可以不署名以书面形式通过信封提交。二是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在村干部述职述廉结束后,与会人员通过采取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对村级班子整体及个人勤政和廉政方面进行民主评议,测评结果纳入到村干部的综合考评当中。三是与结果运用相结合。根据测评结果确定“直评”等次,“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或超过85%的,定为“优秀”格次;达到或超过70%的,定为“称职”格次;低于70%的,定为“不称职”格次。“直评”结果存入“直评”对象廉政档案,作为村干部使用、补贴发放和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根据村干部实绩和测评情况,进行择优表彰,对被评为不称职的村干部分别进行组织谈话予以诫勉,对连续两年评为“不称职”的,视情作出组织处理。

 

三、成效与反响

开展“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既促进了村干部及时向党员群众兑现承诺,又给予了村干部客观公正的民主评价,进一步增强了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压力感,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沟通群众感情、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通过开展“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理解的桥梁。村干部向群众现场述职,群众向村干部提出质询和民主评议,村干部面对质询和评议现场给予解答,让群众舒了心。群众向村干部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村干部更加了解了群众的所想、所盼、所需,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给予解决,赢得了群众的充分信任,村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按规范制度做事的多了,靠口头决定行事的少了,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群众气顺了,猜疑捣乱的少了,建言献策、积极拥护村“两委”工作的多了。

二是落实任期承诺、推动村级工作的“助力器”。按照村民自治法,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职三年,在这三年中,没有出现特殊情况,干好干坏上级政府和村民都没有多少说话权。开展“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后,通过上台述职、民主测评、组织评定,村干部感受全方位民主监督,群众享有评议权,村干部干好干坏由群众说了算,从而增强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压力感,使得村干部时刻绷紧“履诺”这根弦,尽心尽力干工作,一心一意谋民利,村干部的承诺得以实现,既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更激发了自己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强化民主监督、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监控器”。 通过“百姓直评村干部”, 让群众在明白中监督,也促使村干部在他律中加强自律,有效地改变了在村干部监督中“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群众监督没门”的局面,将监督视线有效延长到了村一级最普通的群众当中,使民主监督机制更加健全。广大村干部普遍增强了公仆意识,深入群众,了解了群众的思想动态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廉政勤政,有效遏制了个别村干部存在的不正之风。

四是保障民主权利、推进基层民主的“显示屏”。开展“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群众可以直接听取村干部的述职报告,让群众更加了解村情事务,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会上群众对村干部提出质询、评议,落实了群众的监督权;针对存在的问题,群众现场提出意见和建议,落实了群众的参与权,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激发了群众的参政议政热情,扩大了村级工作的民主,促进了农村党风建设的进一步好转。

四、探讨与评论

深化“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要有相关的制度作保证,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建立“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的长效机制。当前在三个方面必须加强:

1、加强建立严格的责任机制。“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贵在坚持,真抓真管才能出成效。要把“百姓直评村干部”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明确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具体由镇纪委书记牵头负责,组成“百姓直评村干部”工作小组,负责工作指导、述职述廉、当面质询、群众测评、落实整改和资料归档管理等日常工作,同时要制定责任追究制度,保障责任落实到位。

2、加强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由于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对群众质询和测评结果既要尊重民意,也不能单一地以票取人。有的可能勇于开拓而不注重方法,造成失票;也有的可能工作一般、当“和事老”但人缘好而得高票。因此,对干部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防止被少数别有用心者利用,当作对村干部报复攻击的一次机会,一定要注重平时的调查了解,注重工作的实际成效,使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肯定和重用,对那些德差才庸、无所作为的干部及时作出调整。

3、加强建立配套的制约机制。构建惩防体系,要抓好制度配套建设。重点要抓好三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一是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把“百姓直评村干部”工作作为对村务公开的有力补充,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在公开栏内全景亮相。二是强化民主理财制度。民主理财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并将理财情况张榜公布,并作为村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依据,增加群众对“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的信任度。三是坚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村干部任期内要由乡镇经管站组织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计经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村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要向村民公开,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1/7221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