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河南:扶正祛邪方能保持健康肌体
2013年07月11日 09:27
扶正祛邪方能保持健康肌体
——访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如何认识群众路线、如何在新形势下弘扬群众路线、改进作风等,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
作风问题是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记者:“群众路线”一词,这段时间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很高,不少文章从不同角度解读“群众路线”。在我们党的文献中也有大量论述。如何全面准确认识“群众路线”的内含?
严书翰:考察党的文献对群众路线的论述可以看出,党的文献主要是从三个层面上论述群众路线的。
一是从党的理念即党的性质和宗旨层面上论述的。也就是通常说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等,毛泽东用“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加以概括。
二是从科学方法论层面上论述的。也就是通常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工作方法等。
三是从作风层面上论述的。也就是通常说的党群关系是“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是“亲人”关系、血肉关系等。当然,作这样的划分主要是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决不能认为作风层面的内容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次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需要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层面上深化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记者:既然群众路线包含这么多方面,为什么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强调要突出解决作风问题?
严书翰: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反之,如果不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实际生活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值得注意: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讲得比较多,对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容易形成“听觉疲劳”。他们认为,多少年来都这么讲,现在再讲也讲不出什么新意。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对的,甚至是很危险的。我认为,对于那些真正属于大道理的问题就是要经常讲、反复讲,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大道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和陈云都说过: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江泽民也曾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今天讲党风问题,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聚焦到反对腐败这个问题上来。党的十八大把加强党风建设和反对腐败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这些重要论述,既令人警醒,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就需要常讲。
群众路线是我们最为重要的软实力
记者:记得你曾经说过,群众路线是我们国家最为重要的软实力,这是很有新意的提法,请你展开谈谈。
严书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保持和人民群众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的成事之基,发展之道,是我们党最大的力量所在。依靠走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它是我们最重要的软实力。
这个观点,在国际共运史上和当今政党政治发展中,也得到了印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的失败,原因虽然复杂,但根本原因是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失败。今天看得很清楚:苏联和苏共完全是败在这方面软实力上。
有两组数字是令人深思的。一组是:在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在部分群众中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而认为代表官僚等的却占85%。另一组是:1917年取得十月革命胜利时,苏共(布尔什维克)党员只有20万人左右。1945年苏联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党员200万人左右。1991年12月25日晚,当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下来,苏共党员有1500万人左右。但是,竟然没有一个热血党员站出来制止。真可谓“更无一个是男儿”。当时情景被西方记者称为“一场平静的葬礼”。
这就是说,当大多数人民群众认为这个政权、这个执政党已经不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时候,失败就是必然的了。从苏联解体和苏共失败的沉痛教训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群众路线、不可分离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这是我们国家最为重要的软实力。
记者: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在这方面的软实力,正面临挑战。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严书翰:软实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种无形的重要力量。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党、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正遭遇挑战,甚至有被削弱的危险。这就是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尤其是这“四种危险”当前集中表现在“四风”上。比如,有些地方或单位的群众,把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飘浮、不深入群众、不把群众放在眼里、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等造成扭曲的干群关系称为是“油水关系”。还比如,有些群众把当地或本单位的干群关系称为是“蛙水关系”,以此来严厉批评一些领导干部平时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疾苦等。
应该说,从总体上看当前党的自身状况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是,党内也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的地方,尤其是贯彻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着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很严重。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如果我们漠视甚至容忍局部范围的这种“油水关系”、“蛙水关系”不断侵蚀甚至恶化党的群众路线,那么其后果很可能出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状况。这决不是耸人听闻的危言。
这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顺应群众期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把握好总体要求,杜绝走过场
记者:对于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已明确提出了四句话的总要求。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把握这个总要求?
严书翰:对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把握的总体要义,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用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概括这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我认为,这四句话是很“接地气”的讲法。
“照镜子”:就是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这次活动中认真反省自己。首先要用党章的有关规定来衡量自己。党员领导干部对“照镜子”的理解应有更宽广的眼界,这就是要以史为镜、以人为镜。以史为镜包括我们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以人为镜包括要向主流媒体上所树立的和在我们身边的优秀党员、优秀人物学习。虽然今天社会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但是这些优秀党员、优秀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代表着我们生活的主流和方向。
“正衣冠”:就是要对照党章的有关规定来做。领导机关要像领导机关,领导班子要像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像党员领导干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领导机关不像领导机关,领导班子不像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不像党员领导干部有的是。虽然这“三不像”不是现实党政队伍中的主流,但给我们党和领导干部队伍的形象造成很坏的影响。
“洗洗澡”:这是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扶正祛邪的一种形象说法。“四风”等都是沾染在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灰尘”,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些“灰尘”洗掉。而清洗“灰尘”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锐利武器。但要防止这个优良作风变味。现在,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吹捧与自我吹捧”。在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班子里,自我批评尚能进行,但不敢进行正确的批评,更谈不上进行尖锐的批评。原因之一是怕丢选票,因而总想当老好人。只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才能做到扶正祛邪,才能使我们党保持健康的肌体。
“治治病”:这是指在完成上述三个环节后,需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也就是中央文件中讲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的重病如严重腐败就需要下猛药,要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来解决严重腐败问题。
记者:从以往的情况看,有不少人担心这次开展的教育活动可能会流于形式,或者变为一阵风,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制定的八项规定就是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客观地说,实行以来,效果是好的。邓小平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中央政治局带头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做法,确实在全党全社会起了表率作用。这次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反对“四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这些目的都是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所期盼的。因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有群众基础的,前提条件是比较扎实的。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全体党员的一次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活动。虽然活动的重点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但全体党员也不能置于这个活动之外,要自觉地参与到这场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活动中去。既然是一次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活动,那么它就不是搞运动。因此,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有群众基础,又是一次自我教育活动。我对它抱有期待,我认为它不会走过场。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1/7222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