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启示

“乡会村开”服务群众

2013年07月11日 16:44

 

浙江省景宁县着眼于创先争优活动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机融合,着眼于强化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党员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推进乡镇重心下移和作风建设,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后,创新推开“乡会村开”做法。“乡会村开”这一新型农村工作方法是指不定期把乡镇党委会、班子会、工作会等开到村、开到片区、开到社区,开到田间地头,使会议由“坐”着开变为“站着”、“走着”开,向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心贴心征求意见、实打实推进项目、点对点破解难题,变村干部上来开会为乡镇干部主动下村服务,从而形成一套工作沉到村、政策送到村、感情系到村、信息连到村、难题解到村的管用新型农村工作方法。

“乡会村开”做法自推广实施以来,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有关媒体的关注。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批示:景宁县“乡会村开”的做法切合实际,成效明显,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有益探索。希望坚持下去,不断完善,取得更多实效。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批示:“乡会村开”做法好,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形式,值得大力提倡。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丽水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浙江信息、浙江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通报、浙江省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丽水基层党建交流等都作了专题刊发。

一、“乡会村开”缘起

(一)“乡会村开”缘起于对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索。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我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创造性地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中,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各地做法的基础上,把能开的会从乡镇放到村里,向群众提供面对面贴心服务,促进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最终形成了以“乡会村开”为主要载体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思路。

(二)“乡会村开”缘起于对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开拓创新。当前乡镇干部队伍中形成了“工作机关化、作风老爷化、干群冷漠化”的不良风气。有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专等村干部上门汇报工作,布置工作任务,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对群众的感情淡了。“身在基层却不了解基层,直面群众却服务不了群众,讲同一种语言却没有共同语言”,已经成为不少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由此造成了管理工作不够到位,服务与群众需求脱节的问题,亟需通过推行“乡会村开”来解决。

(三)“乡会村开”缘起于对群众需求的积极回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干部似乎打一打电话,点一点鼠标就能够把各种政策和要求传达到农村农户。事实是农民在海量信息前面显得很迷茫,特别需要政府积极指导。而现在农村很多会议流于形式,脱离群众实际,群众最想要的政府没有提供,政府提供的又不是群众最迫切需要的,群众对这种现象很不满意。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力推“乡会村开”促使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二、“乡会村开”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一)开门确定会议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合理确定会议议题。一是广泛征集议题。每个乡镇班子成员联系1个村、1个基层党组织和1名书记,每个村确定1名驻村干部,每位乡镇干部联系1名以上困难群众,通过定期联系和上门走访,广泛收集民意。在通过热线电话、民意箱等途径征集的基础上,利用论坛、QQ群、微博等新媒体倾听“网上民声”。二是认真梳理议题。对收集到的民情民意按照“民生民本、经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类别进行整理,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区分轻重缓急,明确各村当前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三是科学确定议题。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按月、按村、按项目安排“乡会村开”主题,实现“月月有主题、村村有安排”,确保每村每年安排一次以上乡会。今年以来,全县300多名乡镇干部共走访254个联系村和2000多户群众,收集意见建议3000多条,确定议题200多个。

(二)开放邀请参会人员。根据议题内容邀请相关参会人员,充分反映各方立场。除乡镇班子和干部外,主题宣讲会还邀请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在家群众等参加,民主恳谈会还邀请人大代表、党代表、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参加,项目推进会还邀请村“两委”成员、利益相关人、施工方及村中有威望的部分群众参加。通过汇集群众意见建议,妥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工作成效。如鹤溪镇上访户谢某因冤假错案政策落实问题多次上访,该镇在接访过程中改变以往一对一答复方式,邀请了谢某子女、组织部门以及同批次老干部参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作比较,妥善解决了相关政策落实问题。

(三)灵活组织会议类型。按照“便于操作、不拘形式、不影响农民生活”的原则,灵活确定会议的类型、时间和地点。一是因需制宜定类型。重要决策制定前,召开民主恳谈会;重大政策出台后,召开形势分析会;重点产业发展遇到困难时,召开发展谋划会;具体项目实施遇到阻力时,召开项目推进会;出现矛盾纠纷时,召开关系协调会。二是因时制宜定时间。根据农村、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机动统筹安排,一般安排在农闲、雨天和晚上的时间召开会议,尽量做到不影响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三是因地制宜定地点。只要是适合在农村、在基层组织召开的会议,都开到基层一线。如项目推进会在一线现场开,矛盾调解会在村级办公楼开,政策宣讲会在农户庭院开。

(四)公开民主解决问题。精心筹备周密安排,确保程序民主、议事规范、决策科学。会前,利用广播、宣传栏、公开栏等方式发布会议时间、地点和议题,及时告知参会人员,使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思考,真实反映广大群众愿望。会中,按照“一事一议”的程序,引导参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表意见,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如葛山乡岗头村在康庄公路建设过程中面临政策和资金两大难关,工程迟迟不能推进,乡党委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在会前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有序表达、细致讲解、反复协商、现场落实,统一了村民思想,消除了群众疑虑,协调了各方利益,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无障碍施工”。

(五)高频高效跟踪督查。对“乡会村开”的后续工作实行动态跟踪检查,切实巩固会议成果。明确凡是经“乡会村开”研究过的事项,一律下发督办通知书,实行“三定”管理,即定责任人、定完成时限和定质量标准。组织专门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回访工作,对问题落实情况定期进行反馈,并进一步征求意见,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如大地乡为确保文化活动中心、客货运中心工程顺利完成,在召开“工地现场会”后,成立了由工程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及乡政府有关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定期开展质量安全检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三、“乡会村开”的基本成效

“乡会村开”既是乡镇工作方式的转变,也是新时期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推进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对于实现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1、大大推动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行“乡会村开”做法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可以凝聚乡镇班子力量,提升团队战斗力。通过邀请干部群众参会,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同时,还积极推进各级优惠政策全面“落地”,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有效实现了党员干部的“干点”和群众的“盼点”有机统一。据统计,2011年全县各乡镇(管理区)解决各类问题3300余个,引导农民集体土地正常流转2.2万亩,村集体增加收入100余万元,村集体为群众硬化道路500多公里,200多个村安装了路灯,100个村修建了文娱活动中心。

2、全面推进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推行“乡会村开”做法,有利于促进基层干部改进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社会事务,推动党委、政府决策公开化、民主化,提升基层工作透明度,规范基层权力运行,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仅2011年下半年,全县党员干部走访困难群众8000余人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次,上访事件和群体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2011年,全县信访率降低了15%。

3、切实改进了基层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推行“乡会村开”做法,用制度化的形式促使干部“沉”入村庄,密切联系群众,直面基层难题,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最大限度地优化基层干部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乡会村开”还有利于基层党委、政府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积极整合资源解决问题,使乡镇工作更加基层化、更加现场化、更加及时化,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通过召开“项目推进会”、“民主恳谈会”等,有利于提高乡镇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社会事务。“乡会村开”,议题确定民主,决策过程透明,参会人员广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广大党员干部是在为民办实事,提高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拉近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2011年底全县党员干部评议中,村乡党组织满意度90%以上,村民委员会满意度86%以上,乡镇班子满意度达到95%以上,同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4、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行“乡会村开”做法,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项目,系统梳理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求,全面掌握农村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更加准确把握基层的实际情况,把准上级政策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着力点,形成科学决策。党员干部自觉增强抢抓发展机遇的意识,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助推农村科学发展。如渤海镇安亭村有毛竹林面积2000余亩,但由于地处偏僻,每亩年收入不足300元。该镇邀请专家和种植大户讲解竹林抚育管理和低产改造技术要点,带领村民参观标准化示范基地,提高竹林管理水平。目前该村已改造低产毛竹园900亩,每亩增收500元以上,仅此一项竹农收入就可达到100余万元。2011年,全县投入资金8000万元,推进农村各类发展项目100个,“交叶公路”、“农民创业园”“双后降农民公寓”等一系列惠民项目相继破土动工。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1/7223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