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撒哈拉以南非洲成为世界经济新亮点

2013年07月15日 09:11

 

得益于丰富的能源矿产、外部投资拉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增长在今年上半年保持良好势头,成为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经济增长亮点。但该地区要想赢得持续增长,仍有待促进区内经济发展,减少对外依赖。

1

世界经济新亮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撒哈拉以南非洲今年经济增速将达5.4%,高于去年的5.1%,2014年将加速至5.7%,增速明显高于全球水平。

非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非洲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最近首次突破1000美元关口。非洲开发银行行长唐纳德·卡贝鲁卡指出,非洲国家在出口贸易和外国投资方面表现强劲,非洲国家间贸易与投资也呈上升趋势。

非洲开发银行预测,在东非地区,预计2013年肯尼亚经济增长4.5%,2014年增长5.2%;坦桑尼亚经济增长为6.9%,2014年增长7%;乌干达经济增长4.9%,2014年增长5.5%。

在西非地区,能源大国尼日利亚经济增速领先;在南部非洲,南非受欧洲经济下滑和本国矿工罢工等影响,经济增速低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均值,不过安哥拉有望今明两年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速。

2

(图片:尼日利亚拉各斯市中央商务区一角)

内外双引擎推动经济上行

近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不断发现新油气矿产资源,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资源出口成为不少非洲经济体的增长引擎。

 

IMF认为,非洲头号产油国尼日利亚2014年的经济增速将达7%,经济总量将逼近南非;莫桑比克和科特迪瓦凭借资源出口,经济增长预期高达8%。

非洲开发银行预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第三大经济体和主要产油国安哥拉今明两年的预期增速分别为8.2%和7.8%;油气资源大国加纳今明两年的预期增速分别是8%和8.7%。

除内在动力,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来自新兴经济体的投资,极大促进了该地区增长。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5月份发布报告说,2012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5.4%至5.6%流向非洲,5年前这一比率仅为3.2%。近5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对非投资增长20.7%,远超发达经济体对非投资8.4%的增幅。

此外,外界对非投资结构也在逐渐改善,逐步从资源领域扩展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带动了本地区经济从资源出口驱动型向复合经济结构转型。

3

持续增长需力促区内经济发展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各国工业化水平不高,区内贸易发展落后于区外贸易,地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和投资。在全球经济复苏根基不稳情况下,该地区要想赢得持续增长,仍有待促进区内经济发展,减少对外依赖。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7月11日发表“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指出,非洲制造业仅占全球制造业的1%,同时约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一数字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分别为35%和16%。“非洲制造业发展程度较低意味着制成品——如汽车、机器和电子产品——必须从海外进口,这是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机会”。

 

另外,非洲的货物运输成本也居世界前列。在中部非洲,沿着喀麦隆的杜阿拉到乍得恩贾梅纳的公路每运送一吨货物的成本为每公里11美分,而在西欧只要5美分。

今年5月上旬在南非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非洲峰会上,与会非洲国家代表认为,应投资建设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提升当地产业附加值并实施多元化经济发展策略,以提升地区内整体活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5月下旬召开的第21届非盟首脑会议上,与会各国强调促进非洲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除区域内贸易壁垒等问题。

应该看到,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速虽然喜人,但“靠天吃饭”、过分依赖资源出口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而工业化国家、新兴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开发,又是大势所趋的事,从这点上看,非洲各国如不能尽快让自身产业结构“丰满”起来,再度坐上“资源过山车”,恐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5/7226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