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日本经济下半年波动风险加大

2013年07月13日 19:52

 

不同于过去多年来日本政府一贯平稳的政策风格,首相安倍晋三在去年年底上台以来,实施了一系列偏激进的新政,使得日本经济出现了一些新亮点。

在“安倍经济学”这剂猛药之下,日本经济正表现出明显的扩张性。与此同时,经济刺激政策的副作用也开始集中显现。随着日元汇率和股市的剧烈波动,市场对于“安倍经济学”的信赖感发生动摇,债市风险还在继续加大。

任何刺激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但是在日本,这一最终目的能否实现却充满了疑问。

“安倍经济学”三箭齐发促日本经济加速

日本内阁府5月16日发布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数值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较上季度增长0.9%,按年率换算增长3.5%,实际GDP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增长。预计随着刺激计划中公共事业建设的相继展开,第二季度日本GDP仍能保持增长态势。

在日本上半年经济优异表现的背后,“安倍经济学”的助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6月5日正式公布的“增长战略第三轮计划”,“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已经呈现出全貌。

“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箭是宣称“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安倍经济学”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部分。安倍在上台之后任命与自己政策主张一致的黑田东彦担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行长走马上任后,日本央行明确达成2%的通胀率目标期限为两年,在两年内使资金供应规模扩大至迄今为止的两倍。此外,日本央行宣布将把包括40年期国债在内的所有长期国债列为收购对象,平均剩余到期年限从目前的不到3年延长至7年左右。同时增购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和上市投资信托(ETF)等风险性资产。

第二支箭是创纪录的巨额预算。日本政府5月15日正式批准并放行了2013财年预算案,规模达到92.61万亿日元,再创历史纪录。预算政策目标是结束近20年来的通货紧缩,这也成为“安倍经济学”的第二支箭。

第三支箭是经济增长战略。经济增长战略也被业界和学界看作是安倍政策组合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与前两支箭带来的市场乐观情绪不同,在安倍正式发布增长战略的当天,日本股市下跌超过500点,证明市场对于经济改革的信心不足。分析认为,在7月份参议院选举日益临近的背景下,安倍推出的经济增长战略拉选票、促选举的成分愈加明显,其中经济目标被设置得过高而且包罗万象,付诸实施绝非易事。

1

(6月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的一个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日本经济波动加大

无论是“安倍经济学”的哪一支箭,在发挥功效的同时都伴随着显著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都是可以预见的,但是却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充分认识。随着日元汇率和股市的剧烈波动,市场对于“安倍经济学”的信赖感发生动摇。

 

在安倍的“三支箭”中,效果最明显的当属宽松货币政策,而且正负效应都非常明显。跟随着日元汇率的剧烈变动,日本的股市、债市和经济运营都产生了巨大波动。事实证明,市场对于“安倍经济学”的信赖感十分脆弱。

虽然超宽松货币政策促进了出口,然而由于日元贬值导致进口成本骤增,特别是燃料进口成本上升,日本截至5月已经连续11个月出现贸易逆差,这是自1979-1980年以来连续逆差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元贬值对日本进口成本的拉升甚至超过了对出口额的提升。

此外,从5月下旬开始,日元汇率又开始迅速升值,以此为导火索,年初以来一路狂涨的日本股市掉头向下,下跌超过2000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股市这一轮暴涨暴跌中,唱主角的并非日本股民和机构投资者,而是以美国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海外投机资金。自去年11月中旬至本轮暴跌千点前的5月22日,日经股指短短半年上涨80%。同期境外投资者在日本股市的净买入金额近10万亿日元,其中六成被认为来自美国等境外对冲基金。这些来自海外的资金来得快去得也快,所谓“安倍行情”并不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除市场波动增大外,下半年日本内需增长前景也并不乐观。受日元贬值和股市大幅上涨刺激,上半年日本消费者心理大幅改善,内需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引擎之一。然而这一势头可能发生逆转,因为无论是物价上涨2%的通胀目标还是提高消费税的计划,都会起到打击消费的作用。

2

(6月5日,在日本东京,行人经过股市信息显示屏)

公共债务问题日趋严峻

5月23日,日本国债市场抛盘大量涌出,长期利率飙升,这也成为日本股市由涨转跌的起点。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升11.5个基点至1.0%,创去年4月上旬以来的盘中新高。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引发市场恐慌,市场普遍担心国债收益率上升将使得“安倍经济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将加大日本债务风险。

日本央行推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初衷旨在抑制包括长期国债收益率在内的资金成本。但事与愿违,由于日本央行购入国债比重占到新发国债的七成,日本国债市场定价规律遭到破环,长期国债收益率不降反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4月初相比上涨了0.3%。

日本债务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早已超过了20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今年该比率将高达245%。国债收益率上升将加大日本政府的融资成本,增加日债风险。许多分析师主张,可以吸收新发债券的家庭金融资产盈余将在未来5至10年间耗尽,这意味着海外投资者将拥有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决定权,而他们往往对日本的可靠性持悲观态度,这将导致日本国债收益率恶性上升。分析认为,日本国债收益率恶性上升将导致日本经济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债务危机。(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3/7226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