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正道沧桑系列评论
《正道沧桑》观后感——西柏坡的“正能量”
2013年07月14日 21:42
2013年7月11日下午,顶着炎炎烈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
这种“正能量”,在北京电视台正在热播的大型政论片《正道沧桑》第25集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从当年中共中央办公的土坯房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场旧址,从毛泽东办公室旧址到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从中央机关食堂用过的粗瓷碗到毛泽东用过的油灯碗,这些遗物与照片,把我们带回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镜头之一:这是西柏坡纪念馆的一个长56米走廊,墙上刻满了电报报文,展出电报37份,多为毛泽东亲笔所书。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发出了408封电报,平均每个月收发电报总字数达到140万。从1948年9月中旬至1949年1月底,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在这个小山村,通过电报指挥着几百万军队,打赢了三大战役。被人们誉为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与“最大的战役”。
镜头之二:这是西柏坡一间很普通的民房,1949年1月31日,苏联共产党的特使米高扬秘密来到西柏坡,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进行了7天的促膝长谈。毛泽东表明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并满怀信心地对米高扬说:“到目前为止,中国革命发展较为迅速,军事进展也较快,可能用不了太多的时间,就能过长江,并向南推进。”
镜头之三:这是西柏坡一间稍微宽敞一点的房子,就在这里,中共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换言之,也是“西柏坡正能量”的核心。
“西柏坡正能量”,首先是蕴含着宝贵的革命传统。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60多年前,党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奠定和培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个务必”又是我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艰苦奋斗精神的自然延续和有机传承。西柏坡精神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是保证我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支持我们不断前进的源源不竭的正能量,因而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
“西柏坡正能量”,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西柏坡正能量”,是我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最好的营养剂”,不仅在当时有力地保证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可靠坚实的精神基础,而且还滋养培育了几代共产党人,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今天,在全党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兴未艾之时,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吸收“西柏坡正能量”,对于提高党员觉悟,增强参加这次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认真整肃“四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使党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全党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让西柏坡精神代代相传,培养千千万万合格的共产党员。
“西柏坡正能量”,也蕴含着深刻的成败经验。“谦受益,骄遭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古人总结的成败经验,不论对于个人、团体,还是政党、国家,无不如此;因而,惟有艰苦奋斗,开拓前进,才能克服一切困难,从崎岖小道走上胜利坦途,即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在胜利后,只有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才能不犯胜利后骄傲自满的错误,“赶考”答好人生答卷。从西柏坡到北京城,就地理意义上来说,只有几百里的距离,即便在交通不发达的1949年,也不过只有两三天的路程;从政治意义上来说,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进驻北京城,则意味着我党我军成了全国的执政党。光荣之外更带来了责任,喜悦之余也有几分警醒。正是有了“决不当李自成”的警醒,有了“两个务必”的“正能量”,我们才在北京城站住了脚,扎下了根,考出了一个好成绩,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建立了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总之,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学习发扬西柏坡精神,戒骄戒躁,艰苦奋斗,都会受益无穷,不断进步。
正因为如此,在共产党人眼里,这里既是革命圣地,又是政治摇篮,同时也是传统教育的课堂。从党的领袖到普通党员,纷纷来到这里,汲取政治营养,补充“正能量”,接受精神沐浴。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亲赴西柏坡学习考察。今天,薪火相传,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西柏坡,在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上召开的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思想深邃而凝重,意义重大而深远。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经常重温西柏坡精神,不断补充“最好的营养剂”,及时增添“正能量”,“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我们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红色江山将永远不变色!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4/7226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