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江西:争当实干家
2013年07月15日 14:13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真抓实干,用真抓攻坚克难,用实干成就梦想。
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群众评价一名领导干部,往往是不看“唱功”看“做功”。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大兴实干之风,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责,带头苦干、实干、创造性地干,争当实干家。
争当实干家,就要履职尽责想干事。责任心是干好工作、成就事业的重要前提。然而,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却没有尽好责任。有的做事不尽心,在职不履责;有的心浮气躁,工作精力不集中;有的奉行好人主义,遇到问题绕道走,有了矛盾就上交,不敢较真碰硬、大胆负责;有的表态快、行动慢,喊得多、做得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事实上,在什么岗位、任什么职务,就要履行什么样的职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有心中装着责任、眼睛盯着责任、事事想着责任、处处尽到责任,才能把该干的工作干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把该落实的任务落实好。领导工作千头万绪,稍有放松就可能影响工作大局,必须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牢记职责、不负重托,在其位、谋其政,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要有担当,面对困难敢上,面对矛盾敢管,面对风险敢闯,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在真抓实干中担当起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历史责任。
争当实干家,就要雷厉风行快干事。毋庸讳言,现实中有的人擅长当“空想家”,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一套一套的,但只是纸上谈兵,不入基层、不下功夫,遇到难题往往束手无策,碰到难关常常溜之大吉。这样的领导干部只会错失良机、贻误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低调务实、少说多干,不图虚名、不尚空谈,把工作往前赶、往实里抓。
争当实干家,就要精益求精干成事。“精”,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一种素养。领导干部一旦有了“精”的理念、“精”的追求、“精”的行为,就能出成果、出精品、干成事,在群众中树立威望。一要精业。这个业,就是服务,要精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业立于志,干一行、爱一行;业精于专,争做专才、争当专家;业成于勤,在勤奋、勤快、勤劳中奋斗、实干。二要精谋。即出主意、寻计谋、找对策。要善谋其政,科学谋划决策,当好“谋士”;勤动脑筋,多思多想,破解难题,成为高明的“问题猎手”。三要精干。即精明能干、精明强干。这既需要真干、苦干、实干,也需要诚心、尽心、细心,学会别人没有的本事,做到表达精确到位、协调滴水不漏、办事干净利落。总之,领导干部每抓一项工作、每搞一项建设都要精雕细琢、精打细算、效益至上,注重投入与产出、数量与质量、时间与效率、过程与结果的效能比,谋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5/7228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