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湖北:先行先试 构建湖北汉江经济带

2013年07月16日 13:38

原标题:唱响湖北“红河谷”舞动汉江经济带

构建湖北汉江经济带,并以跨区域组团形式引领湖北城镇化,通过先行先试,提供示范。

“红河谷”指丹江口市(“红”通“丹”)、老河口市、谷城县三个县市。我们认为,可以三地城区为依托建设“红河谷”城市组群,以此启动湖北汉江经济带的全面建设。

“红河谷”组群已经具备区域一体化的条件。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三地依汉江毗邻而立,水相通,地相接,习相近,建设城市组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红河谷”城区连绵成片后,面积有望超过2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有望突破100万人,成为鄂西北一个跨地市的新兴增长极。三地人文相亲,已经达成高度共识。三地实力初具,可以进行整合提升。

“红河谷”组群建立后,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享“中国水都”、“汽车产业带”、“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品牌,共同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

“红河谷”组群发展,可以构建湖北汉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并以跨区域组团形式引领湖北城镇化,通过先行先试,提供示范。

加快“红河谷”组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尽快将“红河谷”组群发展纳入省级“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2008年底省委提出“两圈一带”总体战略以来,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与此同时将汉江经济带纳入全省总体战略的呼声日高。“红河谷”涉及襄阳、十堰两市及三个县市,只有作为汉江经济带综合开放开发试验区、中小城市组群发展示范区纳入省级战略,才能协调推进、统筹发展。

高端谋划,做到大气魄、大手笔、大开放。一是在战略定位上大气魄。可邀请相关机构进一步研究探讨,明确总体战略定位、产业选择及发展策略,使“红河谷”组群发展定位具备国家战略价值。二是在规划编制上大手笔。建议分别编制“红河谷”组群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三个总体规划。三是在资金筹措上大开放。总结老河口招商引资经验,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又着力深化对内开放,并考虑三地联合建立投融资平台,不断为“红河谷”注入新鲜“血液”。

从基础设施对接、旅游产业融合突破,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地联合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对接,提高互通性,增强共享性,推进同城化。提升丹江口至老河口公路等级,开工建设连接老河口与谷城的“河谷大桥”,加快推进三地出租车互通,探讨三地生活垃圾集中回收,交由老河口的葛洲坝水泥公司集中处理。以丹江口水库、老河口梨花湖、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为切入点,积极促成三地旅游资源整合;在洪山嘴地区,依托湖南博泰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红河谷生态旅游度假区”;联合办好“红河谷”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将三地旅游产品融为一体,实行旅游一票通制;推动三地整体策划对外宣传,共同做大旅游产业,逐步形成一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以交通、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产业的分工协作,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加强对“红河谷”建设的扶持。支持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汉丹铁路电气化改造及延伸、316国道改线、302省道升级、汉江航道综合整治等工程;加大对汉江进行综合整治包括堤防、沙滩等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扶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增加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开展低丘岗地改造;支持“红河谷”同城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镇规划、旧城拆迁改造、城中村和城郊村改造、城镇街道建设和城镇供排水、供电供气、加油站等公用事业保障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将“红河谷”纳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在户籍、土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将“红河谷”整体纳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支持以谷城湖北金洋公司为龙头,整合三地再生资源,共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支持老河口与谷城的两个省级开发区联合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课题组成员:秦尊文、彭智敏、赵霞、李春香、周睿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6/7228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