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经济成果丰硕
2013年07月16日 10:22
在11日闭幕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美两国官员围绕落实两国领导人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展开沟通和协商,在推进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谈判、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开展能源合作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次旨在落实中美元首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重要共识的对话,为两国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美合作新动力
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四位"主持人"都是首次担任这一角色的"新面孔"。
这是两国政府完成换届工作后首次举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也是上个月两国元首庄园会晤后又一个重要高级别对话。
正如杨洁篪在开幕式上所言,两国元首在庄园会晤中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形势、新机遇赋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使命、新任务,此次对话就是为了落实两国元首会晤共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开幕式上的一番话再度凸显中方对"对话"的重视与期待。他说,纵观世界历史,国与国之间对话比对抗好,吵架比打架好。两国建交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双方交往日益密切,各层次、多形式的对话频繁,其中不乏争争吵吵、激烈辩论,却使双方都受益。
加强对话的质与量,本身就是对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践。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也贵在创新思维、积极行动。创新和行动的落脚点之一,就是将本轮对话的成果转变为中美"跨太平洋合作"的新动力。
汪洋在对话落幕的新闻会上特别提到,理解和互信是中美走向合作共赢的重要前提,这次对话还有一个没有写入清单的成果,就是参与对话的双方团队在首次全面接触中加深了交流、建立了友谊,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左二)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右二)在华盛顿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时,与美国副总统拜登(中)、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国务卿约翰·克里(右一)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左一)合影。当天,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开幕。新华社记者王雷摄
启动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谈判
作为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的一项重要成果,两国同意将尽快进入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谈判阶段,这标志着从2008年开始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双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开展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谈判。
专家认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旨在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并积极促进双向投资发展,目前对协定条款的技术性澄清和内容核对基本完成,谈判将迈向实质性阶段,从而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投资是中美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业界关注的议题,中美应尊重彼此关切,双方需要用创新思维为两国企业开展互利合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中美双方回顾和总结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前九轮技术性磋商的谈判进展情况,同意尽快进入实质性谈判。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指出,近年来中国对美投资的增速很快,截至目前,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达到约700亿美元,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累计达到约200亿美元,此外中国还持有超过1.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双方彼此的投资如此广泛,双方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来对各项投资实施保护。
朱光耀强调,中美企业家都有增加对彼此投资的强烈意愿,都希望对方的市场更开放、更透明。尽管双方企业家对彼此的投资环境存在一些抱怨,但这种抱怨反映了一种良好的现象,就是他们都对向对方国家投资有信心,并希望在对方的经济增长中分享利益,这是中美经济关系日益深化、密不可分的体现。达成一项高标准的投资协定,对两国经济和双方投资者都是有利的,同时对谈判的艰巨性也要有充分准备。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告诉新华社记者,最终完成谈判并签署美中双边投资协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能还需数年的时间。
(7月11日,中美两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出席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大范围会谈。)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经贸联系密切,两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也有重要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固、不平衡。发达经济体复苏出现分化,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美国等发达国家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果明显,资本外流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加剧,迫切需要中美两国加强沟通和政策协调。
在此轮对话中,双方就事关两国和世界经济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双方也达成了重要共识。双方承诺促进经济结构改革和可持续、平衡发展。美方承诺增加投资,提高储蓄率,削减赤字,降低债务,致力于实现中期财政可持续性,并高度关注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和国际影响。双方将及时与对方讨论重大经济政策。此外,双方承诺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
(7月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左二)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左一),与美国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右二)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右一)共同出席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美双方围绕两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改革过程中的合作机遇、全球经济发展和合作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美国经济复苏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量化宽松政策迟早要退出,中国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同时应当看到,美国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全球性影响,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比较大。(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6/7229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