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重庆:拓展知识的“进货”渠道

2013年07月17日 09:22

提到领导干部的学习,让人想起毛泽东在几十年前说过的一段话:“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其谆谆告诫和生动比喻,我们今天仍当汲取。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客观地讲,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确实存在“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在他(她)的“铺子”里,要么是陈年“老货”,其“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要么是“品种单一”、“货源紧缺”。面对“市场需求”,难以“适销对路”,难免不“供需矛盾”突出。那么,出现“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办事,工作捉衿见肘、事业弄巧成拙”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

眼下,领导干部需要通过学习进知识的“货”,正在成为共识和实际行动。如果“进货”的渠道多一些,进的“货”就丰富多彩一些,对于应对事业上、工作上的需求,有百利而无一害。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给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指明了“进货”的渠道。

把带领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看作是一种“营销”,领导干部就是“供货商”。有进才有出,广进才能广出。在向书本、实践、群众“进货”的同时,也要向专家学者“进货”。因为,专家学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有科学的认识和研究,他们学养深厚,术业有专攻,研判有权威性,在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中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在他们的“铺子”里,不少是“高档货”、“抢手货”。举个例子说吧,眼下我国不少城市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而形成的,是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不客气地说,很多党政干部对此知之甚少,一头雾水。而这些高新理论、高新技术,就掌握在专家学者手里。不拜他们为师,不向他们讨教,还是以旧思想、老一套对待智慧城市建设,恐怕是要碰钉子、走弯路、交学费的。

向专家学者“进货”,毛泽东率先垂范。建国初期,他在一次会议上遇见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即问“你那个‘山字型’构造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给我讲一讲?”李四光回答说,“山字型”构造是一种地质构造类型,形状如同汉字的“山”字。此事被传为佳话。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在10年间的74次集体学习中,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院校、研究机构的142位专家学者讲课,堪为表率。

过去,我们在向专家学者学习上有所疏忽,现在“补课”未为晚也。进一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不以领导者自居,放下身段,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在专家学者那儿“淘宝”、“补仓”。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洗脑、换脑、武装头脑,弥补“内存不足”,消解“本领恐慌”,变“门外汉”为“行家里手”。果如是,就一定能够在知识爆炸、瞬息万变的今天挺立潮头,底气十足地带领群众为实现“中国梦”奋发进取,建功立业。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7/7230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