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河南:以战略的眼光谋划航空港建设

2013年07月17日 15:09

原题:以开放思维推进航空港建设

建设一个国际性的航空港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建设一个全新的综合实验区,需要我们以开放的思维、战略的眼光,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与谋划。

坚持规划先行。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必须首先理清思路,坚持规划先行。要着力搞好顶层设计,以全球视野和站位,突出畅通、开放、智慧、绿色等重大理念,既认真做好近期、中期、远期规划等总体规划,又精心做好交通、产业、服务等专项规划,同时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进展评估和督促检查,并不断总结、修改、完善。通过精心规划,使实验区成为一个能够带动郑州以及河南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成为一个宜居、生态、绿色、环保为一体的绿色智慧“新都市”。

构建立体网络。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不仅需要以机场为中心建设一系列航空设施,而且需要搞好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形成立体化网络。第一,加强郑州机场建设,形成设施先进、网络完善、支撑有力、运行高效的集疏系统。第二,完善航线网络。以联通国际枢纽机场为重点,加密和开辟重要的国际航线航班,完善国内航线网络,实现高效集疏。第三,构建陆空联运体系。公路方面要构成高速公路网和干线公路网,铁路方面要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铁路运输网,陆空联运方面要建设区域性转运中心。第四,实施大物流战略,使郑州航空港成为现代物流中心。

注重改革创新。建设综合实验区,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创新程度。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权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在口岸通关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新,争取在航空管理、海关监管等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推动实验区建设取得重大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大胆改革创新航空管理体制。深入研究如何开放第五航权、第七航权问题;深入研究如何鼓励外资进入民航业和对进驻实验区的中外航空公司在航线经营权、航班时刻等方面给予支持等。二是要积极创新海关监管和通关制度。大力探索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动现有海关功能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探索如何加强与沿海及边境口岸合作,建立完善通关联络协调机制等。三是要创新航空金融服务。深入研究如何发展与航空密切相关的融资租赁、离岸结算、航运保险、贸易融资等业务;如何支持金融机构围绕贸易融资需求开展金融创新,发展供应链融资和进出口贸易融资,拓展航空运输保险业务等。四是要在争取有关政策支持方面大胆先行先试。如金融政策、土地政策、服务外包政策,等等。

形成系统服务。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发挥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供应链的服务带动作用,促进区域联动互动发展。大力发展高品质公共服务,为实验区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政府服务。构建功能完善、保障有力、安全可靠的市政设施体系。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行“网上一站式”审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二是构建营商环境。努力在企业注册登记、融资、跨境交易、投资者保护、履约、结算等方面,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开展。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验区内部路网建设,形成便捷开放的快速通道。加强基础信息、安全应急、综合运输管理与协调系统建设,形成城市交通、民航、铁路等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高端商务商贸区建设,提升航空金融、商务商贸等综合服务功能。四是强化机场服务。运用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信息技术,优化流程设计,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航空服务保障体系。

打造航空都市。一是要打造智慧城市。要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轻型化、小型化、人性化。积极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构建智慧管理、智慧健康、智慧社区、智慧教育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智慧型航空都市。二是打造绿色环保城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和保护生态走廊,构建区域绿网系统,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形成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三是打造现代航空大都市。运用国际化的运作模式,把实验区打造成高端产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聚集高地和集空港、产业、居住、生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智慧航空大都市。

(作者: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17/7232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