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心得
赶考’远未结束”警示谁
2013年07月25日 08:227月11日至12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自己联系的河北省调研指导,他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据7月14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警示谁?笔者认为,就是警示全党,新形势下,党不仅担负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且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要经受住这些考验,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坚持“两个务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永远不变质,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只有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也才能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以“万事民为先”为行为准则,亲民、爱民、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必须强化艰苦奋斗的思想基础。古人说,“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我们反对享乐主义,并不是反对改善人民生活,更不是提倡大家都当“苦行僧”,而是反对只顾物质享受而脱离群众、沉湎于声色犬马而玩物丧志的腐败作风。现在,一些同志一讲到艰苦奋斗,就有一种排斥心理,总感到与时代不合拍,缺乏带头弘扬和实践的自觉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之中,还是在条件优裕的顺利之时,都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以锐意改革的精神、廉洁从政的作风、脚踏实地的劲头,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利益观和得失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求真务实,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就是要始终坚持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这是一个领导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也是创造政绩的关键,更是实现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标准。因此,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力戒浮躁浮夸,力戒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把对上负责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把发展目标变为工作实绩,也才能重新塑造好党和政府的形象,重新树立起党员干部的威信。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25/7236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