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发展为要务 民生为根本

2013年07月22日 15:54

 

发展为要务 民生为根本

——仁怀市坛厂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核心提示

坛厂镇位于仁怀市南部,距仁怀市中心城区8公里,遵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幅员116.7平方公里,辖8村1社区,人口28843人。2012年7月21日,该镇茅台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301厂,因用工安置问题引发纠纷,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为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一年来,该镇紧紧围绕“组织为核心、发展为要务、民生为根本、稳定为基础”的这一主基调,切实统一思想,强化工作措施。通过全镇干部的不懈努力,彻底扭转了“7·21”事件发生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被动局面,呈现出领导干部积极奋发、经济发展蓬勃向上、民生事业有效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景象。

组织为核心

“7·21”事件的发生,无疑像一根针扎进了坛厂镇党委、政府的心脏,剧痛一度让全镇干部缩手缩脚和疲倦不堪。如何从沉重的打击中抬起头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新的发展洪流中,这是摆在坛厂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困难面前,坛厂的100多号干部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面对。通过“三抓”鼓士气、聚斗志:抓大反思大讨论活动,鼓励干部走出阴影,提振干部队伍士气;抓干部作风转变,彻底洗清作风陋习,树政府亲民为民形象;抓基层队伍建设,引导村级组织干部、积极分子重树信心,积极投身美丽坛厂建设。这是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坛厂镇党委书记杨炯对坛厂镇从畏难困境中成功突围后语重心长道出的一番心声。

是的,越是在危难时刻,越需要站出来,鼓起勇气去面对,满怀欣喜去奋斗。

坛厂镇就是这样做的!该镇在重树政府形象的艰难历程中,硬是拿出了铁板钉钉的举措。干部有畏难,领导帮助疏。剖思想、绘蓝图、树愿景,卸下思想包袱,甩开膀子追回欠账。作风存漂浮,一脚“急刹车”。

该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出台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系列制度,并开展刹“五风”活动,对部分干部中存在的“走读风、赌博风、衙门风、办酒风、吃喝风”进行严厉整顿。基层组织散,及时疗症结,帮助打开心结,筑牢基层纽带。镇领导干部及时和村级基层组织干部共话语、同思考,帮助村民规划蓝图,理清思路,发展产业。

干部不下乡,群众没主张。坛厂镇镇长何韬说,干部作风转变,就要从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抓起。为此,该镇继续深入开展“下村组,派百名干部走访民情;下基层,开百场会议宣讲政策;下田地,进百户农家扶持产业;下园区,解百件纠纷促进和谐”“四下四百”工程,由镇党政领导班子带队,组成多支群众工作小分队,深入村组,通过召开群众会、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及时梳理归类,分解包保,化解落实。

一年来,全镇领导干部深入村组召开群众会120余场(次),走访群众4000余户(次),收集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822件,现已全部落实。

谈起干部作风转变,坛厂镇茅台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301厂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周永富滔滔不绝。他认为,这一年来,坛厂镇有三个变化让人感触很深:一是干部作风大转变,干部访户、蹲点、守夜,工作细致;二是干群关系大转变,沟通多了,从之前的猜疑到现在的亲密,恰似鱼水情;三是负面影响向正面影响的大转变,示范园301厂所在的枇杷村的群众思想观念转变了,就连周边的茅台镇中华、太平一带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受到影响而转了!

该镇樟柏村七马村民组农民熊登洪说,以前因为园区征地拆迁政策因素,对政府工作的艰辛不甚了解,总是耿耿于怀,曾三次进京上访,还时不时找些“坎坎儿”给政府干部爬。这一年来,政府干部数次跟我交心谈心,成了真心朋友,近期报名纳入了申仁印务公司就业安置对象,等待分批进厂务工,政府还在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现在想来,当初的有些想法还是有点不成熟。

发展为要务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杨炯说,惟有紧紧抓住“工业强镇、旅游兴镇、农业富镇”的这一发展战略不放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发展壮大镇域经济。

抓园区建设是坛厂镇加快发展的重头戏。该镇以坛厂名酒配套产业园区、茅台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带动群众就业创业。

副镇长张兰廷说,园区建设倾注了全镇干部太多的心血和汗水,目前产业园区已入驻产业项目14个,投产项目2个,近期将有5个项目陆续投产。

在该镇新华安置小区,六排整齐划一的安置房初具规模,小区路网基本形成。据了解,为做好拆迁工作,该镇集中规划了安置小区,正逐步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配套设施,把小区打造成为宜居宜商的新型社区。

茅台循环经济科级示范园区,茅台酒301厂一期工程建成厂房7栋,茅台希望小学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枇杷安置小区建设有序推进,小区路网基本形成,已安置农户35户;村民安置小区正在平场。预示着更高更快发展的工业大道——坛厂至茅台一级公路全线开工,其中坛厂段路基和回填工程基本完成。

 

“园区工业大道宽敞笔直,一到晚上灯火通明,家乡变漂亮了,这几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在浙江打工11年的温泉社区新华村民组周勇感叹道,还是发展好,没有园区建设哪有今天的大变化呀。

坛厂镇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全面推进城镇建设。先后投资近3000万元,启动建设了镇区路网工程、农贸市场综合体、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敬老院等市政工程。按照产城互动、社区和谐、城乡兴旺理念,推进樟柏村光明、七马村民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先后完成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首期实施了光明老路改造2350米,联户支路改造3260米,覆盖800多人的饮水工程和路灯安装60盏等工程,全面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网络和通路灯。

在樟柏村七马村民组陶云华家中,门前水泥路干净平整,路边小花池万紫千红,一幅和谐奋进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该镇投入大量资金,高标准、高档次打造了“樟柏同心家园”新农村品牌,就是要在全镇作试点、树典型。

镇干部王显照说,目前,樟柏村已实施农户房屋风貌改造200余户,扩宽改造硬化道路3800米,硬化联户路4500米,硬化院坝10000多平方米,实施同心桥、同心亭、观光步道建设,新建绿化小花园30多个,绿化花池3000多平方米,村级图书室2间,宣传文化墙420平方米,安装路灯45盏。

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极大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该镇还修建了怀阳洞村农民文化广场,建成村文化活动室,在街道安装路灯138盏,增购了必备的环卫设备,建设公厕,镇区环境不断改善,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

农业要发展,科技要先行,服务要跟上。该镇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在稳步推进红高粱等发展的同时,该镇继续加大“红加绿”基地建设。2012年建设500亩金银花套作400亩辣椒,项目收效良好,群众尝到了发展辣椒和金银花的甜头。

今年又打造了1000亩“红+绿”产业试点,并塑造了“楠木”辣椒、“箐顶”马铃薯等品牌。该镇十分注重水利建设。一方面对集中连片饮水困难的农户,采取向上争取资金,建设饮水工程,解决集中连片群众饮水困难;另一方面是镇财政压缩开支,节约资金解决部分分散农户饮水困难问题。争取到较大水利项目8个,资金264.92万元,解决了集中连片3543人和1345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镇财政资金解决了分散饮水项目工程17个,项目资金17.7万元,解决了1980人和52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民生水利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群众得到了实惠。在推进林业生态和农村能源建设上,该镇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了茅台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和县级森林植被恢复生态林补植工程,森林覆盖率达48.92%,今年预计达53%。

此外,该镇还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400万元,拟实施1300亩土地整治项目,这将进一步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

第三产业是坛厂镇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该镇温泉资源禀赋良好,地理优势明显,目前正积极引资实施霞霏温泉升级改造和怀阳洞景区开发,旨在提升坛厂旅游品牌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带动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已开发的樟柏村“四在农家”精品点,以及正在实施的怀阳洞村精品点,加之桅杆、楠木一带等生态涵养区度假旅游、观光旅游的逐步开发,为该镇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2012年,坛厂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55元,主体经济指标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何韬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全镇干部功不可没。但同时还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市直机关各个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民生为根本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发展决定民生。何韬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就是要努力为老百姓打造便捷的出行环境、就医环境、就学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

坛厂镇立足镇情,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美丽新坛厂,使文教事业、卫生计生、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等各项事业协调、有序发展。

该镇积极响应仁怀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把2013年确定为“民生改善年”,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民生短板。并按照“党政领导、部门指导、村级主抓、社会帮助、群众主体”的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推进小康创建。

今年该镇确定了4个村居作为率先小康创建点,通过调研,提出在通组公路硬化、自来水普及、“美丽村寨”建设等三个方面实施项目化推动,确定了9条共11158米的通组公路硬化、涉及600户2500人的4个人畜饮水工程和18个人口集居区为重点的“美丽村寨”创建。

杨炯说,小康创建,受益最大是人民群众,首要困难是资金投入。为此,该镇多措并举,努力克服资金投入难题,通组公路硬化推行村企共建,联系园区企业一对一帮助解决通组公路硬化所需的材料,由涉及村组农户投工投劳组织施工;对人饮工程,商请市级挂帮部门援建;对“美丽村寨”建设按“公助民办”的方式进行,由镇政府适当补助资金,群众投工投劳完成联户路、院坝、垃圾池、改厕改圈、路灯等建设。在该镇的温泉社区,由新宁酒业公司捐建的大槽至航通村民组通组公路正在建设。到目前,公司已向该社区免费提供了89吨水泥和260方沙子,预计7月下旬建成通车。

今年来,该镇已从自有财力中挤出100万元,投入到以农村交通、水利为主的民生改善工程建设,首批已经解决了47个民生项目。杨炯说,下一步还将陆续启动第二批民生项目建设。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结合小康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精心谋划,分批推进,使全镇9个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明年力争在全市率先创建达标。

坛厂镇还通过加强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改善发展软环境。为此,重点突出文教事业发展,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积极推动全社会尊师重教工作发展,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加大集镇文化设施投入,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加强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大计生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创建活动,落实独生子女户、“二女户”及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政策,有效提高计生服务水平。

一年来,共投入2000多万元启动实施了茅台希望小学、坛厂中学学生住宿楼、镇中心幼儿园、坛厂小学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坛厂卫生院、计生服务站、五星级敬老院公寓楼、三个村级卫生室等项目建设,大部分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使坛厂人民就学、就医和文体活动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为帮助计划生育家庭创业致富,助推计划生育家庭“圆梦小康”,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开展计生家庭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在该镇桑树村,独生子女户徐隆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对全村的计划生育家庭先后开展了两次致富意愿调查,制定了中长期带富规划,探索提出了“基地+计生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内41户计生家庭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产业,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而她本人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产值近百万元,圆了她的产业梦。同时,她还被镇党委、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带富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杨青是怀庄酒业集团的包装生产线上的一名工人,家住樟柏村光明村民组,在今年白酒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月收入却都在1500元以上。跟她一起在怀庄酒业集团上班的包装线上的工人有40人,他们都是失地农民。据悉,该镇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到目前,已解决365户“零就业家庭”就业,新增劳动就业1263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15人,开展就业培训300余人次,近期还有2家企业将解决近百名失地农民进厂务工。到2015年,园区内失地农户每户将至少解决1人进厂务工,家家都会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稳定为基础

何韬认为,尽管当前镇区社会局势总体稳定,但由于就业安置步伐慢、征地拆迁体量大等因素,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减少发展阻力、降低改革风险、实现社会稳定仍然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要务。

该镇注重完善维稳防控机制。镇党政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全镇领导干部人人有维稳任务,镇综治部门具体负责调度,各村组干部配合开展维稳防控工作,在全镇上下构筑起严密维稳网,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茅台循环经济产业园安置纠纷、名酒工业园区炮损、园区项目建设群工服务等等,该镇实行领导干部包案,一个纠纷处理一个包保工作组,实行“谁包案、谁处理、谁回复、谁稳控”。先后处理炮损农户800余户,兑付资金近150万元。茅台循环经济园纠纷理顺,实现安置285人。

该镇积极探索特殊群体管理模式,专门成立机构负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并把这项工作纳入有关部门、村(居)年度综治工作考核内容,严格实行包帮助安置、包考察教育、包思想转化“三包”制度。

同时,成立园区警务室,加大园区巡逻密度,提高接警率和办事效益。将园区调解委搬到园区,真正沉到园区一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镇司法所负责人杨永德介绍,园区调解委先后化解园区矛盾纠纷120余件,同时无偿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帮助群众懂法守法用法。

变上访为下访,创新信访工作机制。该镇通过“走千家、访万民”及领导干部夜间访民情活动,积极深入群众家中,沉下身子、放低姿态,和群众交心谈心,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理顺群众情绪,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狠抓重点信访积案化解。领导干部分组包保重点信访积案,与信访人交朋友,真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创业发展,增进感情交流,以诚相待,促进矛盾问题的有效化解。据镇综治办主任蒋志华介绍,一年来,成功化解三批26人次因名酒园区建设而进京上访案件,另调处重点信访积案12件,园区建设基本实现“零阻工、零上访”。目前,全镇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该镇对“两违”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加大防控查处力度,镇、村、组三级联动,全覆盖宣传,不留死角,分区域、不定期开展巡逻,发现违法建筑及时沟通、联合执法、坚决打击,先后共对93户违法建房农户下发停建通知书,对28户违法建房农户下发限期拆除通知书,对26户违法建房进行了强制拆除或限期拆除,使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镇干部深入农家小院与农民朋友同坐一根板凳拉家常问民情。  

美丽乡村。  

正在建设中的茅台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区。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22/7238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