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辽宁:“三负责三不负责”要不得

2013年07月23日 10:14

新华社记者在部分地区调查时发现,一些干部脱离群众,表现为“三负责三不负责”,即对上面的领导负责,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富豪、商人前来投资负责,对平民百姓来办事不那么负责;对宣传鼓动工作负责,对贯彻落实不那么负责。

“三负责三不负责”这个总结既形象贴切,又发人深省。党员干部做事做人,本应一视同仁,有些人却把群众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重点解决“对谁负责”的问题。

之所以说形象,是因为“三负责三不负责”集中反映了当前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只对领导负责,无疑是因为太看重自己的仕途;只对投资商负责,可见盯的还是自己的政绩和前途;只在宣传、口号上负责,显然是不愿付出、奉献的表现。这些正是少数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的症结所在。

之所以说发人深省,“三负责三不负责”说到底是对自己负责,对群众不负责。有的人口口声声说“党群是鱼水关系”,但在思想深处却将自己置于群众的对立面。个别党员干部长期脱离群众,或 “身居高位,不愿深入基层一线”,或“身在基层,心却不在基层”。由于距离的拉大,群众对于党员干部缺乏感情上的认同,党群间的感情渐渐疏远。

作风问题事关执政根基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四风”还是“三不负责”,反映出来的现象基本上是一致的,指向的都是那些推诿扯皮、纪律涣散、贪图享乐的人。要彻底扭转这些不正之风,每个地区、每个单位、每名党员干部都要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以敢于亮短揭丑的态度、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对照党纪法规,严肃认真地查找存在的问题。

从长远看,要根本改变这种“三负责三不负责”的潜规则,真正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谛,就必须改革干部考核和任用的相关标准,把干部的前途与人民群众捆绑得更加紧密,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发言权、表决权。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23/7238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