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探析城管的“无间道”
2013年07月24日 10:08
【网络传媒案例】
【事件介绍】
武汉一城管被指晚上占道摆地摊 城管委:并非临时工
“城管捞外快,占道摆地摊。”2013年6月15日,网友“岔巴子”发布的这条“有图有真相”微博,引来近2万人热议围观。记者多方了解后获悉,图中的“地摊男”确系洪山区城管局一名执法队员。武汉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此事进行彻查,并给出公开回应。
2013年6月15日中午12时16分,“岔巴子”发布的微博称:有朋友在徐东做小生意,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朋友指着徐东公交站广告屏下一小贩称:这人就是管这一带的城管。为求真相,“岔巴子”当即对小贩进行了拍照,第二天还上街特意抓拍了这个人的几张工作照,确认是同一人。
该微博同时附上了10余张现场图片,包括一瘦小伙白天着城管制服、站在城管执法车前的工作照片,以及他晚间换上黑T恤牛仔短裤、摆地摊售卖茶杯的图片。
这条微博迅速引来众多网友关注。有网友感叹,“当城管也不容易啊,摆地摊说明人家的生活也不好过。亲,体谅些。”也有网友指出,作为城市秩序的维护者,晚上出来占道经营,执法犯法的行为肯定不合适,应该进行严惩。
记者2013年6月15日多方求证,洪山区城管局人士透露,图中的小伙的确是该局执法队员,并非“临时工”。武汉市城管委一负责人表示,如果该执法队员确系生活困难,可向组织反映谋求解决。但作为执法人员,是不允许从事此类经营活动的。该委将对此进行认真调查后再予公开回应。
武汉回应“双面城管”:摆摊系卧底 为换位思考
白天着城管制服执法,晚上则换上便装摆摊,武汉一名城管执法队员引起全国网友关注。2013年6月16日,武汉城管官方微博回应此事,称当事人是一名优秀城管执法队员;洪山城管人士则称:“摆摊”实为卧底,目的在于“换位思考”。
截至2013年6月16日晚7时,新浪微博中关于“城管摆地摊”已有90余万条信息,与以往一有城管负面信息,网友一边倒的批判不同,对于被“曝光”城管,多数网友表示了同情,称“城管也有生活压力”。也有网友表示:即便合法,因城管工作性质,也应避嫌并受纪律约束。认证为武大教授的网友“武大沈阳”则态度鲜明地表示:这不是坏事。国内公职人员最缺的是换位思考,换位体验一下就知道,生存不易,更应变革。
武汉市城管委官方微博“武汉城管”2013年6月16日针对此事回应:经查实,网友爆料图片中的执法队员系洪山区城管局执法大队直属七中队正式执法队员桂某,33岁,学历本科,2003年5月考入洪山城管局、2007年通过司法考试、平时表现优秀。爆料图片中还出现了一位女子,她也是洪山城管局机关工作人员杨某。“这次没有推给‘临时工’。”官方回应获得了不少网友支持,还有人据此推测:这会否是城管部门“体验式执法”、即以“卧底”当小贩的经验感受,来促进对占道经营的管理?
记者多方联系,终从洪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处获得信息:图中两名城管人员确实是在执行“卧底”任务,即由该局选派,利用下班时间在辖区内当小贩摆摊,在检查城管执法情况的同时,也通过“换位思考”,深入了解小贩们的实际情况,便于今后提升管理水平。面对记者的疑问,该负责人还出具了几张手写的笔记,称这是两位队员近来写下的数万字“摆摊日记”。“这项‘卧底’计划原拟执行两个月,现仅一个多月就意外提前曝光,今天我们已向市城管委汇报情况。”该负责人表示,具体细节将由城管委于今日举行媒体通气会统一发布。
“没想到队伍里竟藏着一个城管”
2013年6月16晚10:00,记者来到徐东平价公交车站,顺着200米长的地摊夜市寻找,没有找到网贴中卖杯子的城管,相比平日其他时间,此处夜市生意显得清淡了许多。
听说记者来找卖杯子的“地摊男”,好几个小贩都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我们队伍里竟然藏着一个城管!”
“他这几天出名了,手机里都是他的新闻,肯定不敢再出来摆了。”一名卖女式服装的男子说。
几位夜市小贩都表示知道卖杯子的“地摊男”,一小贩还说,有点眼熟,好像在金马家居门口见过,没发现异样。“我们这个夜市上报纸后,管得更严了。”一位卖服装的小姑娘说。
网友评论
江湖之远:各有各的难处,城管也好,商贩也好,多想想对方的难处。
老魔:如果白天执法文明,晚间守法经营,为了生存,无可非议。
桥上人家:即便有合法手续,因城管工作性质,在摆摊问题上也应避嫌并有纪律约束,如同教师办家教、医生卖药、警察开KTV一样。
新农民:城管的目的不应该是取缔,而是规范。提个议,让摆摊者做做城管,让生活拮据的城管摆摆地摊,更有利于相互理解。
武汉“双面城管”引发争议 网友:不偷不抢无可非议
武汉“双面城管”在全国炒热了
正式队员为何去摆摊?背后有什么隐情?这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猜测和评论,网上甚至出现观点对立的两派,就“城管到底能不能摆摊做兼职”展开辩论。
【观点1:声讨】
城管不该带头摆摊应避嫌
2013年6月16日,武汉城管委回应说,图片中的队员是洪山城管局执法大队直属七中队正式执法队员桂某,33岁,本科学历,2003年5月考入洪山区城管局,2007年通过司法考试,平时表现优秀,报料图片中还出现了一位女子,她也是洪山城管局机关工作人员,姓杨。
该城管队员是否涉嫌执法犯法,武汉城管委没给出具体解释。实名认证为南京市城管队员的赵阳在微博上说:此事的关键问题在于,城管在该地段和时段在路边摆摊,是否有合法手续?即便获得了合法的审批手续,因为城管的工作性质,在摆摊问题上也应避嫌,并应该有一定的纪律约束,此事就如同教师办家教、医生卖药、警察开KTV一样。
有网友认为:不管该城管出于何种目的,公然在路边占道摆摊肯定是违规的,因为武汉市容环卫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广场、地下通道及其他公共场所堆放物品、摆摊设点、销售商品,经依法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或者其他公共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及要求进行。
【观点2:同情】
不偷不抢补贴家用无可非议
网友“流水”说:不是去钻营捞黑钱,而是用自己的双手,不畏低贱,赚取劳动所得,不应该过分指责他,这名城管反而值得同情。也有网友说:没偷也没抢,何必要搞得别人下不了台。大家都是为了生活,他这样做,可能是为了补贴一下家用,如果家庭生活很好的话,谁愿意出来做这个?
对此,武汉大学教授沈阳认为,“城管疑似摆地摊不是坏事”。他在微博上说,业余时间补贴家用,不偷不抢,没啥问题。对有的网友猜测这名城管可能是为了“换位体验摊贩的不易”,沈阳认为:国内公职人员最缺的是换位思考,换位体验一下就知道,生存不易,但尴尬的是,当其他小贩喊上一句“城管来了”,这名摆摊城管是夺命飞奔,还是利用职权岿然不动呢?
【观点3:恶意炒作】
故意导演的一出闹剧
细心的网友发现,该事件最先被爆出是在前天下午2点44分,武汉城管对此事的首次回应是在当天下午3点35分。随后,武汉城管的腾讯微博每隔几个小时都会抛出一点信息,吸引网友关注。昨天下午4点37分,武汉城管的腾讯微博发布了该城管队员的真实身份,至于如何处理,背后是什么原因,却一直捂着不说,明显是在吊网友的胃口,借势炒作。更有网友大胆猜测说,报料人“岔巴子”是一名城管水军。
近两天内,记者先后4次尝试用微博与网友“岔巴子”联系,截至发稿,对方一直未回复,但该网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其原微博下留言参与讨论。昨天,记者就此事背后的原因向市城管委办公室负责人求证,对方表示:“明天上午会在洪山城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到时会解释具体原因。”
武汉“双面”城管的五种猜想
武汉城管白天执法夜间却变身摆摊小贩,引来围观者众,也引来猜测无数。武汉洪山区城管局就此的回复是,“绝不会简单地以‘临时工’为借口,撇清关系,会仔细调查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处理,也会在第一时间向网友公布。”
我们期待着武汉城管部门实事求是、开诚布公地对城管变身摊贩一事进行深入调查,并给公众一个真实合理的交待。但我们也不妨先行猜测一下事情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提出我们真诚的建议。
一,摆摊者是与城管相貌相似者或是城管的双胞胎兄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万一此摆摊者是与该城管仅仅是相貌相似而已,或者被调查出者是此城管的双胞胎亲兄弟,也不无可能?
二,确实是“临时工”所为。坊间有诸多说法,凡是进入城管的,多少有些“后门”。倘若此城管后门较硬,又不便处理,只能以“临时工”理由搪塞之。临时工已经不少了,挂假军牌是临时工干的,暴踩商户头的也是临时工干的。倘若此次武汉摆摊城管的结果出现,也不足为奇。
三,真是城管所为,但确实生活困难。假如摆地摊者是名正言顺的城管,但真的放下“尊严”摆地摊,可见生活真的困难,那么,就应该真的为“贫穷”的城管把把脉。
四,炫耀权力下的监管失范。有些人就是用惯了权力。当然,城管变身摊贩也有用权力摆平摆摊的嫌疑。这样一来,既可避免被城管同行们查处摆摊的结果,又可为自己谋取一些额外经济利益。对于摆摊的城管而言,何乐而不为呢?但结果却是对其他摊贩相当的不公平,对于公众而言,则留下以城管权谋私,城管部门监管不力的坏印象。
五,体验式执法。武汉城管曾经创造出不少花样式执法。鲜花执法、静默执法、举牌执法等等,不一而足,为的就是群众对城管的认同度,提高执法效率。倘若此次摆摊者真的是城管,相关部门会不会以该城管有“换位执法”的想法,并体验一下作为被管理者摊贩的感受来向公众进行解释呢?
以上五种猜测不知能否穷尽相关新闻最后的真相。毕竟,一个人的想像力是有限的,真相是否真的再次超出公众的想像力,是否再次超出公众的猜测范围,也真的有待武汉城管调查结果了。
无论最后的结果是哪一种,都需要武汉城管部门深入调查一下此事,并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坚定守法。倘若是第一种情况,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城市的规划和摊贩的合法权益保护方面进行有效协调,同时也要杜绝城管徇私枉法现象;倘若是第二种,公众只能观看“临时工”的再次表演外,别无他法,除非城管局真诚面对公众;倘若是第三种,就真的有必要对城管工资进行一下调整,省着委屈了城管,同时也可避免引发城管知法犯法的现象的发生;倘若是第五种,城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城管队伍的管理,规范权力的使用,杜绝把权力变现为某些人为自己谋利的工具。
【启示与思考】
“白天穿城管制服执法,晚上上街违规摆摊。”近日,武汉“双面城管”经电视及多家媒体的曝光引发了一场“舆论大战”,城管摆摊是迫于生计还是另有隐情,成为众多网民热议的话题。乍一听、一看,的确还蛮有点体验生活、收集资料、便于整改的创新意识。但细细想来,近年来武汉城管推出的举牌执法、眼神执法、微笑执法、献花执法……无不是在以各种手段和方法“搏”各大媒体版面,从而宣传城管文明规范执法的行为,一洗多年来根深蒂固的“暴力执法”形象。
为什么会出现“双面城管”,难道就没有其它妙招了?也有人用“潜伏”、“卧底”,认为城管与摆摊之间纯属于人民内部的关系。用在此处恐有些不适当吧。“潜伏”是指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上需要打入到对方的某一核心人物,“卧底”则是指派到某一黑帮、毒枭内部取得信任后完成一网打尽任务的公安英雄人物。不管是“潜伏”、“卧底”,都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按通俗话讲那是在提着脑袋“玩”。所以不难想象为什么会有“双面城管”这一说法。
有媒体报道,称城管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方法,主要是体验生活,暗察城管人员在执法时的所作所为。我想请问,如果称这种做法是柔性执法的尝试,那各职能部门为什么不都采用微服私访的方法来验证其下属单位的工作呢?还有的人说,“换位思考”也是“双面城管”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换位思考固然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宽容谅解他人的一种做法,这种方式既减少了矛盾,又起到了团结的作用,不失为一种促进工作的良性手段。
难道一个城管执法队员必须得靠“换位”才能去思考?不得不质疑,“双面城管”看似可爱的“练摊”,实为无聊的“伎俩”。当然,随着近几年来机关作风的改变,城管人员在舆论的压力下作风是有所转变,特别是近几年的电视问政给城管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说“政令一通则百通”。在这里,我只希望这次的“双面城管”不再是一场华而不实的“秀”,就算是,也希望当事的城管在作秀之余,真的能“换位思考”出些什么,让我们看到作为一名城市管理者的人格魅力。
武汉“双面城管”如此备受关注。一是城管形象似乎已经被戴上“暴力”光环,易产生依靠暴力执法“维持”权力的“光环效应”。二是“双面城管”本身就是一种“角色冲突”,给网民的遐想留了太多空间,有的同情有的质疑,都想公正的去做一个界定。三是作为“双面城管”的“正式工”即是公职人员,可以说是一种兼职,违反了《公务员法》,民众很是期待一个结果。
从延安城管跳踩事件到诸多城管暴力执法其背后都犯了一个通病,就是没用好权,没管好人。如此备受关注则反映出一种强烈而普遍的社会情绪,最起码这是不正常的。
客观地说,“双面城管”备受关注,源于民众的期望,城管和商贩并不是天敌,而是在一个社会环境里扮演角色不同罢了,理应相互尊重,如果暴力相向,最终都于事无补,反而加剧矛盾,不是“肢体冲突”那么简单。
“双面城管”备受关注体现了民众的试图了解,该与不该等在拷问,但是城市管理需要城管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管理需要一种艺术。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24/7241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