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欧光伏争端有效缓和 产业警报尚未彻底解除

2013年07月29日 15:04

 

中欧双方7月27日宣布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暂时避免了这起中欧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进一步升级。分析人士认为,中欧历尽曲折最终通过对话有效缓和贸易争端,符合双方利益。但由于欧盟还将继续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加之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严重,中国国光伏产业的警报并未彻底解除。

1

对话解决贸易争端的成功范例

27日,中国机电商会等5家行业组织发表《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声明称,该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同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宣布,经过谈判,中国与欧盟就光伏贸易争端已达成“友好”解决方案。欧盟很高兴取得一份令人满意的有关中国输欧光伏产品的价格协议。“我相信新的价格有助于稳定欧盟太阳能板市场,我将很快向欧委会上交提案,等待批准。”

2

(资料图片: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

从欧盟去年宣布开始“双反”调查到今年6月宣布开征临时惩罚性关税,再到此次与中方达成价格承诺,中欧光伏案充满曲折,其背后是反复的磋商对话。由于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攸关中欧光伏产业的重大利益,此次光伏案的有效缓和成为对话解决贸易争端的成功范例,得到各界高度评价。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欧贸易额巨大,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应理性看待,妥善处理。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通过对话与磋商解决光伏贸易摩擦,有助于维持一个开放、合作、稳定、持续发展的中欧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德国经济部长勒斯勒尔对中欧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表示欢迎。他说:“现在已有一个妥协方案是件好事。我们始终认为,谈判解决问题比那种损害整个经济关系的冲突要好。”

美国《纽约时报》说,欧盟与中国通过磋商解决光伏贸易争端,避免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爆发大规模贸易战的风险。“‘友好解决’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法新社说,欧盟和中国就光伏案找到了一个“友好的解决方案”,是中欧经贸关系近期来的一大“突破”。

路透社报道称,欧中通过谈判解决光伏贸易争端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光伏产品的进出口本身,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两大原因促中欧达成价格承诺

虽然历尽艰辛,但中欧最终就光伏产品达成价格承诺有其必然性。一方面,中方坚持对话磋商,与欧方进行的各层次谈判富有成效。

自欧盟去年9月启动反倾销调查以来,商务部和中国机电商会组成的谈判团队已与欧委会展开多轮磋商,谈判一度破裂,期间,商务部多位官员也到布鲁塞尔与欧委会对话,6月下旬,德古赫特在北京与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举行磋商。

一位参与此案的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资深律师告诉记者,李克强总理在5月访问欧洲期间对欧盟释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硬信号,并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就通过对话解决光伏争端达成重要共识,此后李克强又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进一步明确通过磋商解决争端的方向。这是双方能够达成妥协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欧盟各方就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双反”态度不一,开征惩罚性关税缺乏广泛的“民意”。 因为将中国产品挡在欧洲市场之外将引起欧洲光伏市场的萎缩和就业机会的减少,代表欧洲750多家光伏消费类企业的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多次以不同形式公开抗议欧委会的征税决定。

3

(资料图片:2012年9月6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向欧盟委员会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诉讼的欧洲光伏产业联盟主席米兰·尼奇克(中)出席新闻发布会。)

业内人士指出,欧委会之所以从最初的“漫天要价”逐步退缩,根本原因是缺乏各成员国的政治支持。

据透露,包括德国、英国在内的18个盟成员国在欧委会5月底就“光伏案”初裁结果组织的一次征求意见中投票反对欧委会的征税提议,仅有4个国家投赞成票,其余国家弃权。分析人士说,虽然此次投票不具法律效力,但却是德古赫特遭遇的一场“滑铁卢”,使他底气尽失。

 

国内光伏产业警报尚未彻底解除

价格承诺谈判“告捷”,使得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得以避免从8月6日起被征收47.6%的高额惩罚性关税,国内年轻的光伏产业得以避免出现大规模倒闭和失业,但产业警报并未彻底解除。

一方面,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尚未彻底解决,“友好解决”的只是反倾销调查,欧盟还将继续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另一方面,国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度仍较高。

国务院日前下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八条”),把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作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的根本立足点,给予受到欧美贸易保护围剿的中国光伏产业全面政策支持。

4

有专家表示,在产能过剩没有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由于受到价格和出口数量的双重限制,国内光伏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一过程将加速过剩产能的淘汰以及行业整合。国内一些光伏企业正在开拓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需求,被视作摆脱“欧美依赖症”的积极尝试。

“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很大,不要老盯着欧美”。中国光伏重地江西新余市工信委新能源科科长钱喜平说,如今,更多国家正加速加入太阳能应用行列,除了中国,非洲、南美洲、中东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对太阳能应用的需求大增。

“现在国内需求已经无法消化中国的光伏产能,未来10-20年内,产能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总体产能将缩减,最终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未来的市场格局会是,上游多晶硅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形成5-6个多晶硅集团,中小企业淘汰;中游形成4-5个电池组件集团;而下游将有数量相对多的光伏电站建设、设计和运营企业。(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29/7250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