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辽宁:如何把短话讲到点子上

2013年07月30日 10:59

原题:把短话讲到点子上

眼下,提倡领导讲短话。无论是会议讲话,还是调研发言,有的领导讲话确实短了下来。但由于讲不到点子上,给人以空洞、浅薄、应付之感,同样不受欢迎。正如毛泽东所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 ”

讲到点子上,就要言简意赅。即主题突出、准确、透彻、明了,“一针见血”、“一语中的”。要达到什么目的,说明什么问题,表扬或批评什么人和事,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要求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都要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让听众听了如坠五里雾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方面,我们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他的语言简洁精辟,善于抓住问题核心,绝少用形容词,更绝少拖泥带水。 “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要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所有这些提法针对性都很强,句句简洁,字字珠玑,同时又思想深刻,通俗易懂。

讲到点子上,就要言人人殊。“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客观事实,审视的角度不同,见解就不同,讲话内容就各异,其价值就迥然有别。角度是否有新意,往往决定着讲话能否成功。总是讲些“正确的废话”,千篇一律,令人生厌。习近平同志强调,讲话要有新意,做到“领异标新二月花”。他在诠释环境资源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时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他在讲反腐败问题时说,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些话,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梦”的提出,可以说更富新意,更接地气,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高度认同。因此,讲话要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思路,发他人未发之声,说他人未明之理,多讲“一家之言”,使之更加新颖,更加出众,这样才能令人信服。

讲到点子上,就要言为心声。文以载道,言为心声。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心里话最能打动人。领导干部发肺腑之言,“用心讲话”,才能情真意切,声声入耳、句句动人,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如果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说的并不是自己的真实思想,只是为了应付场合、赶时髦,那么你讲的就不可能真切,听的也不会觉得自然,而实际上是在愚弄听众。还有的人,诸如刘志军、雷政富之流,台上台下,完全是两种人格,扮演着两种相反角色,这样的人讲话,怎会有人愿意听?要做到言为心声,心口如一,就要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有心底无私的良知、海纳百川的胸怀、闻过则喜的气度,与群众坦诚相见,心心相印,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讲表明自己真情实感的话,讲诚心诚意的话,讲“掏心窝子”的话。只有这样,才能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取信于民,赢得信任。

讲短话讲到点子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把一项任务、一件事情、一个问题用最简洁、最精练的话说出来,没有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是难以做到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真功夫的,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创新的精神,而且要有务实的作风、求是的态度。这就需要下苦功学好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政策水平,还需要躬下身子深入基层,掌握民情,了解民意。

俗话说,鼓要敲到点子上。领导讲短话且能讲到点子上,工作需要,群众欢迎,益处多多,何乐不为?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30/7251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