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山西:广播影视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2013年07月30日 14:51

原题:推动山西广播影视业转型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和山西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的关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山西广播影视业转型发展。

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山西广播影视业在深化广电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先后完成了省级广电局台分离、管办分开和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改革,形成了行政、事业、产业分开运作的新体系;构建了全省广播影视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组建了“山西广电信息网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广电传媒集团”“山西影视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个产业集团;全省经营收入以年均20%以上的增幅增长。但与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广电发展的新形势,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存在着严重制约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的问题。

一是观念陈旧。对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不够、认识不深,跟不上形势、趋势发展的要求;对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理解不深、心中无数,思想保守、求稳怕乱,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不强;对高新技术不敏感,跟不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

二是体制不顺。行政、事业、产业主体的职能还没有完全明确和理顺,存在事业产业不分、运作不顺畅和行政管理弱化的现象;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界限尚未分清,仍处于整体混营的状态。

三是机制不新。行政、事业、产业主体内部尚未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现代传媒运行机制,存在行政管理效率不高、事业发展活力不足、产业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用人、分配、考评、激励及投入产出、成本核算等现代传媒制度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四是发展较慢。公共服务投入少,基础设施差,技术装备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盈利模式单一,经营收入处于下游;“三网融合”、新兴业务开发进展迟缓;品牌节目少,新型节目少,影响力不大。

五是素质偏低。全国一流的领军人才,高层次复合型、新媒体新业态、国际传播、经营管理等人才缺乏;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名摄像人员过少;县级台队伍素质较低;人才培养、选拔、使用、优化的环境及机制不健全。

思路与对策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山西广电走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要通过体制改革、产业布局、转型发展释放巨大红利。总的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把握导向、引导舆论、服务发展为中心,以发挥喉舌功能、繁荣公共事业、做大做强产业为目标,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整合资源、重塑主体、打造产业链为重点,以强化管理、创优环境、建设团队为保障,全力推进全省广播影视转型发展。

做到“六个适应”。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适应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要求;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适应相关行业和同类行业激烈竞争的要求;适应广播影视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坚持“五项原则”。坚持喉舌性质,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安全播出;坚持一手抓公益性广电事业,一手抓经营性广电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认识广电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关系,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把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广电生产力;坚持发挥政府作用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发展广电的强大合力。

促进“六个转型”。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型,树立“现代传媒”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念,树立“全媒体”“全产业链”的战略意识,树立“危机感与紧迫感”;促进体制机制的转型,构建行政依法管理、事业依法运行、企业依法经营3大体系,打造公益性事业、经营性产业两类主体,创新事业、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机制;促进节目栏目的转型,实施节目品牌化推进战略,重点打造四类品牌,完善品牌建设体系;促进公共服务的转型,进一步推动全省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向更大范围、更高水平转型升级,坚持以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电影放映工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等为抓手,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在巩固、拓展传统广电产业的同时,促进技术体系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打造各类节目的策划、制作、出品、销售产业链,广告策划、制作、服务产业链,有线网络的数字电视、数字商务、数字政务、数字通信产业链,视听新媒体、新业态产业链,电影发行、放映、衍生产业链,推动产业链条从短窄型向长宽型扩张和升级,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媒体产业融合发展、资本结构与盈利模式多元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人才队伍的转型,制定人才建设规划,创新人才工作环境和机制,加强基层广电人才培养力度。( 作者为山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30/7252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