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典型案例

兴安岭上挺拔的松

2013年08月06日 08:23

 

兴安岭下,边陲小城呼玛在冰山雪原之中宁静而安详。

此刻正是2011年的元宵节。一群士兵聚集在黑龙江畔,在一块写有“邰忠利烈士牺牲地”的石碑前,洒上一杯酒,献上一束花。他们在纪念自己的英雄战友。

石碑无言,思念无尽……

2009年的8月,一个年仅23岁的年轻士官,在黑龙江畔纵身一跃,挽救了他人,牺牲了自己,也让北疆的千里边塞久久地传诵着一个响亮的名字——邰忠利。

青春的英雄绝唱,让生命化为苍松翠柏。

纵身一跃,跃上人生的高峰

茫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苍鹰高飞、骏马奔驰。蒙古人的血脉,给了邰忠利宽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性情。2005年12月邰忠利从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参军。一来到部队,这个朴实、精壮、高大的小伙子,就像青苗栽进沃土,雏鹰立上高枝,迅速茁壮成长:

2006年、2007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8年被评为团“古驿精兵”;2009年7月被省军区表彰为“优秀共青团员”。在军事训练、边防执勤、执行重大任务中,他总是冲锋在前,不断跃进。

然而,他的最后一跃,却是冲向青春与生命的终点。

2009年8月9日下午4时,在呼玛县采摘山货的张文礼夫妇到黑龙江边休息、垂钓。忽然,钓鱼竿一歪,被水流冲走。张文礼急忙探身去捞,堤陡苔滑,一下子就滑落江中。由于护堤是斜坡而且很滑,张文礼越蹬离岸越远、越扑腾下沉越快……

尽管是8月,黑龙江水仍然很凉,不谙水性的张文礼拼命挣扎……妻子见状,惊恐地大叫“救命啊——救命啊——”

此刻,作为连队代理排长的邰忠利,率领5名战友正分组沿江发放有关边防要求的宣传单。走在最前面的他最先听到呼救声,最先冲向呼叫地点。

从江堤下冲到江堤上,他疾如闪电。为节省时间,他边跑边脱掉上衣,蹬掉鞋子,赶到张文礼的落水地点后,毫不犹豫地一个飞跃,纵身入水救人。

就在张文礼生死一线之际,邰忠利赶到他身后,奋力将他推向岸边。

在汹涌的急流之中,绝望、迷糊中的张文礼一阵挣扎,当另两名战士赶到现场,拉住张文礼时,邰忠利却已因精疲力竭,被卷入漩涡之中……

为抢救邰忠利,部队迅速展开搜寻。呼玛的政府、群众也纷纷出动,全力寻找。下游捕鱼点是邰忠利执勤、驻勤的地方,不到半小时,所有渔民都闻讯赶了过来。9户渔民的11条渔船从早到晚进行拉网式搜寻,一干就是6天!

邰忠利的壮举,感动了对岸的俄军。他们破例放宽中国渔船搜救的范围,还出动巡逻艇、军犬进行搜救。8月15日,在下游134公里处的俄方岸边,俄军搜救人员首先发现了邰忠利的遗体并交给中方。

其实,这已经不是邰忠利在危难关头的第一次跃起了。

部队驻地的羊草沟村,有个叫胡兆娥的老妈妈。她清楚地记得,那年8月,邰忠利驻勤就住在她家,当时有个叫蒋鹏的四川籍4岁男孩儿在江边滚动小轮胎玩。结果,轮胎滚落到江中,男孩也追到了江里,是邰忠利跳进江里把孩子救上了岸。

“邰忠利是我们家的恩人啊!他去年就从火海里救过我媳妇的命啊!”察哈彦村王春水哭着说。2008年4月,王春水家失火,妻子卧病在床,只有姑姑陪着。当时两人正在屋里睡觉。在此地驻勤的邰忠利发现后,第一个冲进屋里,把她们救了出来,眉毛、头发都烤焦了,皮肤也燎起了泡。

四连驻地金山乡友谊村村民张红军向记者介绍:2006年10月13日,邰忠利和战友吕游参加集训结束后返回连队,搭乘张红军的车。没想到,走到半路时,张红军脑溢血发作,是邰忠利把他送到呼玛县医院。并拿出身上仅有的500元钱交了押金,在住院单“与患者关系”一栏上,邰忠利郑重填写的是“亲人”二字!

呼玛镇三村马占成的孩子迷路后,是邰忠利帮他找到并送了回来;十八站鄂伦春族福利院的魏双奎等老人,呼玛一中受邰忠利资助的学生冯子梦、石传洋等,也都记得邰忠利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的挺身而出……

送别邰忠利时,黑龙江呼玛段的船艇汽笛长鸣,全城车辆停止,行人伫立,人们在雨中打起“邰忠利,人民的好儿子一路走好”等横幅,泪水溅湿了胸前的白花。

为人民利益冲锋陷阵而死,得到广大群众的真情纪念,这难道不是人民子弟兵的最高荣耀?邰忠利牺牲后,有一首歌曲在部队唱响:《战友啊,你是兴安岭上挺拔的松》。歌中唱道:你的纵身一跃,跃上了人生的高峰……

 

勇担使命,优秀士兵护边关

“当兵就当优秀兵!”很多战友都记得,刚到新兵连时,1米80的大个子邰忠利,就以蒙古族人的豪放,大声亮出了自己的目标。

担任新兵班长的高强介绍说:在几百名同年度兵中,邰忠利创造了13个课目综合成绩优秀的好成绩;下连不到3个月就熟练掌握了边防执勤的各项技能,入伍第一年就参加预提骨干集训;3年下来,邰忠利不仅是本专业的训练尖子,还熟练掌握连队所有作战执勤装备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技能……

2007年1月,邰忠利被团里抽调到八连参加特战比武集训。首次摸底测试的内容是攀登、游泳等,对他来说,几乎所有特战课目都是第一次接触。6公里负重奔袭,他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响鼓不用重槌擂。邰忠利涨红着脸向带队的排长冯长海表示:“我来自大草原,吃苦受累全不怕,我会加倍努力去追赶的,绝不给咱们连抹黑!”

此后,他每天坚持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围着训练场先跑5大圈,接着练器械、举哑铃、跑障碍。10米攀登抓绳上,他每天都比别人多练10次以上,练得吃饭时手都拿不住筷子。

初夏,毒辣辣的太阳晒在身上,站着不动汗水都会“吧嗒吧嗒”往下掉。没有丝毫懈怠,练立姿据枪,他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练据枪射击,他趴在沙石地上,一练就是大半天,肘部蹭破了皮,手腕磨出了泡,从没叫过一声苦。

休息日,有的参训人员请假出去看风景,他却绑上沙袋练长跑、到山坡上练冲刺。为了提高攀登成绩,他多次向参加过特战训练的人员请教,逐渐琢磨出一整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负重奔袭训练按规定每人负重25公斤,邰忠利每次都偷偷地塞上两个杠铃片。好几次跑着跑着,他瘫倒在地,只顾张大嘴巴呼哧呼哧地喘粗气。他心里清楚,这就是运动科学所说的训练极限,站起来,挺过去,人也就超越了。他打起精神冲着跑过来的战友喊:“快过来拽我一把!”然后,又挣扎着继续往前跑……

5个多月后,邰忠利6公里负重奔袭成绩从38分钟提高到26分钟,徒手攀登进入集训队前5名,总评成绩排第三,由一名“门外汉”练成令人刮目相看的“特战尖兵”。

“我守卫着祖国的边防,我的使命就是为祖国站岗。”铭记自己职责的邰忠利,是个爱学习、善动脑、肯用功的新型士兵。

到部队以来,他坚持钻技术,学电脑,先后通读了《现代战争理论》、《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心理战》等10多本军事理论书籍,记下了近两万字的训练体会。他总结出的“分层逐级、强弱搭配、心理调节、兴趣激励、动静穿插、分解结合”的训练方法,在全团推广;他带领战士研制的多功能执勤箱,大大提高了应急处突的水平。

担任班长、代理排长以后,他先后执教33个军事课目,带出两个“枪炮全能班”,所带的战士14人被评为军事训练全优个人,9人次被评为“优秀士兵”、3人当上班长、6人选晋士官,8人在各类考核比武中夺冠。

邰忠利生前戍守的150多公里边防线,无霜期只有100多天,一年有半年冰雪封江,内地草木枝繁叶茂的4月份,这里还是大雪纷飞的时节。有时由于江道水浅,交通便利,民间习俗多,各种自然资源丰富,界江捕鱼、狩猎等屡禁不止。官兵稍一打盹,不法分子便有机可乘,为牟取暴利铤而走险。

邰忠利先后坚守5个岗位,出色完成30余次潜伏任务,及时查处40余起非法作业。在别人眼中的这些“苦差事”,对邰忠利来说却是乐在其中。他在自创的打油诗中写道:“江边几英男,专抓歹念人。蚊虫凑热闹,星星来做伴。”

 

拥抱阳光,一腔感恩化忠诚

邰忠利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入伍的。还是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关爱充满感激。

邰忠利的父亲开中巴车搞客运,出过3次车祸,是身边各民族同胞及时伸手接济,才使他们一次次渡过难关。邰忠利的父母常常提醒他:“爱他人,就是爱自己。”

踏进军营,连史馆中那些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党组织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每天都在发生的温暖故事,更让他坚定了热爱人民、忠诚于党、报效国家的信念。

在参观荣誉室时,邰忠利还郑重地写下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誓言,并把学习党的知识,成为一名党员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

邰忠利对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有一种热烈的执着。训练之余,他写下了3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读到《第一要务是发展》等内容后,他在笔记中写道:大发展、小麻烦;小发展,大麻烦;不发展,更麻烦。

邰忠利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引起了连队干部的关注。2006年4月,他被吸收为连队理论骨干,选送到团里参加理论骨干培训。他带头参加上级组织的“千里边关党旗红”、“守边人请放心”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11次登台为官兵讲解学习心得体会。他还建议连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就在身边”活动。

2006年1月5日,在同年兵中,他第一个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9年1月15日,他调到三连不到一个月,又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连队指导员问他:“为什么有这样强烈的入党愿望?”

或许是大草原的壮阔和感恩的力量给了他特有的情怀,邰忠利回答说:“党是我心中的太阳,我要拥抱阳光。”

烟台警备区毓璜顶宾馆的迎宾员刘冰冰,是邰忠利的女朋友。当她怀着刻骨铭心的爱与痛,回忆俩人从相知、相爱到永别的145天时,心中的爱人是那么阳光、那么可爱:

“忠利特别热爱和珍惜部队生活,……回家刚待了几天,他就跟我念叨想吃部队的饭了,想念战友了。”

“最渴望的事就是能早一点入党,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在部队干一辈子。”

“在与忠利相处的日子里,我能感受到他心中有一颗那么善良的心,对别人只有付出,却不求回报;他胸中有一腔热情的火!”

邰忠利母亲张秀芝最了解儿子的理想。儿子牺牲的消息传来,张秀芝悲痛万分,手拿儿子的照片,泪水湿透衣襟。

张秀芝记得,儿子第一次回来探家时,把自己在部队取得的荣誉全带了回来,有优秀士兵证书、有各种获奖证书,她高兴得见人就说,“我的儿子到部队出息了。”他带女朋友冰冰第二次探家,又带回来夺得军区奥运知识竞赛第一名、被省军区评为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最自豪的还是被列为党员发展对象了。那也是他最后一次探家,归队前,已经到了火车站的忠利,突然急匆匆赶回家,给年逾80的奶奶磕了三个头。

当部队党委决定追认邰忠利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张秀芝一连好几天对着儿子的遗像念叨:“忠利,我的好孩子,妈告诉你,你生前的愿望实现了,妈为你高兴啊……”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06/7258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