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江苏: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政党
2013年08月06日 09:50
原标题:如何建设学习型政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建设学习型政党放到了首位。面对现代化建设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什么,怎么学?
访谈嘉宾:《求是》杂志原总编辑张晓林
主持人: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的政党,它的背景和时代要求是什么?
张晓林:我们党提出学习型政党建设,我想应该用偶然中的必然来回答。第一,就是历史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自己本质特征的一个政党,因此能够把国际上风行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拿过来作为加强自身政党建设的一个理念。第二,就是现实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民族振兴这一光荣使命,必须在探索中、学习中不断地认识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第三,就是共产党自我发展的必然性。因为我们党是与时俱进的党,它要时刻地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就必须随着实际的发展而发展,只有不断学习,只有掌握新知识,我们才能走到时代前列,才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成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重提“本领恐慌”,他强调:本领恐慌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这说明了什么?
张晓林:我觉得这意味着“本领恐慌”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一是现在我们重提本领恐慌跟延安时期提的本领恐慌,内涵和外延是不一样的。延安时期我们还是夺取政权的一个党,而现在我们党已经执政六十多年,如果说面临恐慌,那我们恐慌恐怕是个全面的恐慌,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包括我们的干部素质。
第二,本领恐慌的严峻性与复杂性也跟过去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是在全球化下推进中国的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崛起,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它的独特性,任务非常艰巨。所以我们必须要靠学习,我们要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来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三,本领恐慌处理不好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延安时期,我们党还没有执政,现在我们党是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推进中华民族振兴的核心,党强则国强,党衰则国衰,所以党的兴衰成败不完全是一个政党的问题,是涉及到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命运的问题。
主持人: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张晓林:我们现在提出了四个基本要求,一是科学理论武装,二是具有世界眼光,三是善于把握规律,四是要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这个党是理论指导、武装的党,不是一个盲目的党,因此必须要科学理论来武装,使我们党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基础,由此发挥我们党的整体力量,使党具有战斗力。具有世界眼光就是说我们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在闭门造车,也不是在闭门搞建设,而是在全球化环境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第三就是我们要善于把握规律,现在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应该讲前无古人,未知的东西非常多,除了学习之外,我们也没有别的道路可走。第四就是要富有创新精神,我们面临的任务具有独特性,既不可复制,也不可照搬,必须靠我们自己的智慧,靠我们自己的实践来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性的课题。
主持人:建设学习型政党,我们该坚持怎样的学风?
张晓林:第一,要从问题出发。一定要针对问题学,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活的灵魂就是从实际出发。实际是什么,实际就是问题,我们一定要带着问题去学,而不是空对空。比如说我们新型的城镇化,我们不可能像西方那样的,自然而然地发展城镇,我们必须要有规划在前,必须是大、中、小城市有计划地分布,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城镇化的道路。
第二,要在干中学。小平有一句很好的话,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说的就是在干中学。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学习史,我们是在革命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建设中学习建设,在改革中学习改革,一步步地走过来的。
第三,要掌握核心的东西。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如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等等,都是要在学习中逐渐地确立并加深认识。
(本文摘编自江苏卫视频道每周二播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大型系列访谈栏目《时代问答》原脚本)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06/7263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