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群众路线系列评论
党内批评要提防“三炮”现象—十一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08月07日 23:05
与赴某地督导教育实践活动的老友相遇,谈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老友直言:离上级要求的“红红脸,出出汗”尚有距离,有的单位仍然存在着类似“三炮”现象。何谓“三炮”?这其实是以往一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内批评中常见的一个老问题。一曰“批评自己放空炮”;二曰“批评同级放哑炮”;三曰“批评上级放礼炮”。这“三炮”,虽然有着形象加工的成分,但联系实际分析,的确也反映了眼下开展党内批评需要提防的一种不良现象。为留此存照起见,特意写下了这个题目。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特有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其基本特征就是抛开面子,在党内批评中敢说真话,敢讲诤言,敢于直言,正如陈毅元帅那句名言:“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我们党的实践表明,这也正是确保我们党及时纠正缺点和错误、减少工作失误、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这些年,这一优良传统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中逐渐走样了,放“三炮”便是现象之一。“批评自己放空炮”。就是说大话,说空话。讲问题是“通用问题”,摆表现是“共有表现”。比如:“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差距”、“世界观改造还不够自觉”。再比如,“廉政的标准还不够高,下基层有接受超标准招待的现象”、“对不正之风抵制得还不够认真,也有为老领导老同事打过电话、递过条子的现象”,等等。这等自我检查,往往是“你有我有全都有”,批评再深刻,也只能是形同放空炮。“批评同级放哑炮”。就是当“没嘴葫芦”,不发言,不提意见。有人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说:同事一起相处,谁那点儿猫腻,相互都清楚,你讲了人家的问题,揭了人家的痛处,开罪对方影响感情丢了选票不说,更要命的可能会引火烧身,人家也会揭你的老底,揪你的小辫子,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损坏你自己的形象。因此,“放哑炮”便成了一些人在开展批评中明哲保身的常用方法,谁也不批评,谁也不得罪。实在脱不了绕不开,就讲“没棱话”,提“模糊希望”,比如“希望继续发扬任职之初的工作精神”,“希望继续保持过去那么一股革命干劲”,等等。非要具体一点,就说他“有时工作忙起来有急躁情绪”。这种批评,颇令人受用——在工作忙的时候,才有急躁情绪,等于表扬对方事业心强。道理很简单,他的“急躁情绪”不是一贯的,而只是“有时”,在“工作忙起来”的情况下,有了“工作忙”这个前提,你仍在那儿一步三摇、慢慢吞吞像逛商店似的,能行吗?大概这也正是我们一些干部档案中这句话的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原因。“批评上级放礼炮”。就是讲貌似“批评”实则“表扬”、让上级听了高兴的话。比如:“你的最大问题是工作标准太高、要求太严,我们跟着吃不消”;“你的最突出问题是顾了大家,不顾小家,影响家庭关系”;还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的最大问题就是工作起来不注意身体”;“列宁同志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你的主要缺点就是忙起来不知道休息”,云云。很显然,这种批评已经失去了批评的本质含义,是对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的严重扭曲。其结果只能是一害同志,二误工作,三坏作风。
批评的本质属性要有辣味,要有刺激性。眼下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中之所以成为了放“三炮”,看起来似乎主要是主体自身的问题,与客体尤其是领导同志无关。其实细作分析,“三炮”现象的根源仍然在领导干部那里,或者是民主作风不好,或者是自身示范、倡导不够。尽管你可能也讲“欢迎批评”,但只是嘴上的,实际上“架子跟着职务长,脾气随着官位升”,总认为正确是自己的,错误是别人的,听不得批评意见,“一听不同意见就火,一听批评意见就跳”。面对如此这般,谁还敢认实,谁还敢造次?于是,“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的庸俗风气,便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中出现了。
《荀子》有云:“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真正干事业,不能没有及时修正错误的批评;真挚的友情,出自真心诚意的指“过”。敢于批评,对领导、对同志都是一种真正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浩然正气。找回真正意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关键是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既要敢于批评,不怕得罪人;又要虚怀若谷,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有真心实意听取批评的诚恳,包括批评错了的意见。这样才能防止被“礼炮”轰得昏昏然、飘飘然的现象。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有一天突然辞掉了在手下为官三年、一贯谨慎的高缭,众人不解,他这样解释说:“我是个不中用的人,正如弯曲的木头,需要用墨斗来取直,用斧头来砍,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有用的器具。而高缭三年来,看见我的过错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何用处?所以我只好把他辞掉”。在晏婴眼里,一个人不敢当面批评,只知“谄谀我者”,对己无益;相反,敢于“非我而当者”,却是自己成就事业的帮助。一个距今二千多年的封建官吏,具有这样的胸襟和思想,实在难能可贵,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也不失学习和借鉴意义。
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并明确指出,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拿起这一思想武器,确保“洗洗澡”的质量,切实达到触动灵魂的效果。而提防“三炮”现象,做到自我批评“不空”,同级批评“不哑”,对上批评“不虚”,则是确保质量和效果的基本要求。显然,这里需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先从吾始”,既在“当面敢批评”上真正做出样子,又以欢迎“非我而当者”的境界和姿态,实实在在解剖自己,真心实意地虚心“纳谏”。如是,“三炮”现象就会遁声匿迹,真正意义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出现。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扩展阅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07/72677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