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重庆:提升学习力 保持先进性 引领中国梦
2013年08月08日 10:02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了新的视野,为凝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提供了新的坐标,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事业的核心力量,必须以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抓手,筑牢知识和本领的坚实基础,不断提高科学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永葆先进性,奋力担负并坚决实现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以培养学习型党员为着力点,进一步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民族情怀,主动献身建设中国梦的时代大潮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党组织的一员,每位党员干部都要争当学习型党员,重视学习、自觉学习、努力学习,要在学习之中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在民族自信力中开拓美好未来。
一要深化“中国根”,溯“民族振兴”之源。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自觉,是民族情怀的自觉再现。中国梦是民族梦,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不断传续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越来越大的凝聚力,以中国根之深,促中华民族之枝繁叶茂,汇聚中华“民族振兴”之力。
二要浇铸“中国魂”,固“国家富强”之本。习近平同志说:“中国革命史是最好营养剂”,这是因为其中饱含中国精神。中国梦是国家梦,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对中国精神的学习,以在多样化的观念世界谋得共识,以在团结拼搏中凝结精神纽带,以在自强不息中补充精神动力,共同实现“国家富强”。
三要凝聚“中国心”,强“人民幸福”之基。习近平同志说:“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她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她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学习以宣传人民、发动人民,凝聚起13亿颗“中国心”,风雨同舟,共同“给力”,走向“人民幸福”。
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为源动力,进一步增强执政中国的本领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为践行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须以建设充满活力的学习型政党为源动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拓展世界眼光、磨砺战略思维、强化党性修养,增强执政本领和能力。
增强判断力,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国梦、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与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与优势。这有助于我们不断增强判断力,做到“三讲(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实现自觉自信。
增强适应力,引领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在推进事业中提升学习力增强适应力,要努力实现“三个有”:一有瞻前的眼光。看得远,对未来的发展有预见能力,善于吸取不同事物、不同观念中的合理因素,提炼出建设中国梦的新招数、新办法。二有敏锐的思维。看得准,善于从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中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努力做到从理性的高度弄清所处时代的本质,抓住推进中国梦的发展机遇。三有应变的本领。看得明,提高推进发展、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在变化中找寻机遇,在竞争中谋取发展,奋力实现中国梦。
增强创造力,彰显中国梦的时代追求。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面临建设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新困难、新问题。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能够有效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思维模式的局限,奋力实现“三个创新”,为实现中国梦铺平道路、奋勇前行。一是创新观念。破除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破除贪图享乐、怕苦怕累的思想,树立勇于开拓、不懈奋斗的作风;破除安于现状、盲目自满的思想,树立谦虚谨慎、力争上游的作风。二是创新思路。以更解放的思想、更开放的观念、更瞻前的眼光、更有效的手段,创造新思路,找出新路子,寻求新突破。三是创新实践。把握中国梦建设中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创新中求突破、抓落实、促发展。
增强感召力,共铸中国梦的辉煌灿烂。一是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二是保持走群众路线的传统。心中牢记群众,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不渝地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三是保持精诚团结的品质。切实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四是保持乐于奉献的作风。发挥骨干作用,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勇挑重担;发挥桥梁作用,成为党组织和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发挥奉献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求索取、多作贡献。
以提升学习力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学习途径、手段、方法创新,建立适应中国梦建设要求的学习体制机制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对于促进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以体制机制为保障,提升党员和党的学习力。
一是建立学习约束机制,在“必须学”上下功夫。建立完善党委中心学习制度、领导干部学习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用制度营造学习风气、明确学习重点、保障学习时间、规范学习行为、养成学习习惯。中央明确提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突出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这个重点”,要以党委中心学习制度为龙头,促使领导干部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引领者和示范者,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带头宣讲,成为宣传、践行中国梦的行家里手。
二是建立过程管理机制,在“认真学”上下功夫。建立领导体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建宣传部门牵头、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格局。建立培训机制,加强日常学习、集中学习、晋级学习,开展理论培训、业务培训、调研培训,解决学习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建立常态机制,完善学习考勤制度、档案制度、研讨制度、党课制度、通报制度、交流制度等,推进学习常态化。
三是建立效果评估机制,在“求实学”上下功夫。建立“考”学机制,通过理论测试、知识竞赛、成果展评,考查考核党员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素质、学习成果。建立“评”学机制,“一般党员—党委成员—党委书记”自下而上心得发言、党委成员一对一点评、党委书记全面总结。建立“督”学机制,上级党组织要经常监督检查下级党组织学习情况,落实任务,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整合资源,保障投入。
四是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在“我要学”上下功夫。建立激励机制,把学习情况纳为年终总结和述职、创先争优、福利待遇的依据;注重成果运用,把学习能力作为发现干部、考察干部、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畅通转化渠道,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现问题、解决难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08/7267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