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文化产业
【案例】赵庄改名 意在沛公?
2013年08月10日 16:38
【文化产业案例】
【事件介绍】
江苏丰县欲改名金刘寨与沛县争夺刘邦出生地
7月19日,徐州丰县政府网站发布一条公告,拟将当地的赵庄镇更名为“金刘寨”镇,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赵庄变成金刘寨,乍一看只是文字变化而已,但近段时间内却引发了各方热议。有了解内情的人士直指丰县此举是急于打响“刘邦出生地”名头而出的“怪招”。而赵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改名的想法有充足的历史依据,目前只处于征求意见阶段,镇政府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赵庄改名意在沛公
7月19日,丰县政府网站首页,一则“关于拟将现‘赵庄’镇更名为‘金刘寨’镇征求意见的公告”引来各界关注,公告称,“为更好的宣传丰县是‘刘邦故里,大汉之源’,进一步提升丰县的社会知名度,以利于丰县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此,特向社会征求意见:(一)是否有必要更改?(二)这个名称是否合适?(三)您是否有更好的名称?(四)您是否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特此公告,期待您的意见和建议!甚谢!”公告中留下了赵庄镇相关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和邮箱。
叫赵庄太“老土”了!所以是要改一改,那么——
7月23日,记者联系到赵庄镇副镇长王清来,他解释说赵庄作为刘邦出生地是有充分历史依据的。根据《史记》载: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人。这里所称的中阳里,其实就是现在的赵庄镇所在地。镇内现有汉皇祖陵、千年唐槐、明代烈女牌坊、苏轼和白居易笔下讴歌的朱陈村、康熙年间宰相张玉书故居、清代大庙等历史文化古迹。至于为什么叫赵庄,根据丰县史料记载,赵庄镇是依托古老的“赵庄”集市而得名。
为什么又要改掉赵庄之名?
那为何镇政府又考虑要把它更名呢?王清来列举了4条理由: 一是雷同混淆。据查全国乡镇史料,和“赵庄”同名的镇级域名有500多个,而以“赵庄”冠名的行政村更是多不胜数,久而久之形成了域名上的混淆雷同;二是知名度低。以“赵庄”二字冠名,缺乏历史文化内涵,导致知名度低,令国内外人士难以知晓这里是汉高祖出生地,汉文化发祥地;三是地处偏僻。以“××庄”冠名的集镇乡村较多,赵庄又地处苏鲁接壤的边陲地区,难以从地名、域名上形成效应,不利于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事业的长远发展;四是小镇形象。赵庄虽是历史上的大镇,但名不正则言不顺,难以体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达不到“望名知意”的影响效果,他们想用更加响亮的名称达到“望文知意”之效,成为无形的宣传工具。
选择“金刘寨”有什么依据?
王清来告诉记者,在该镇金刘寨村里,至今保留着海内外刘氏宗亲常来祭谒的祖陵———汉皇祖陵。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的曾祖父刘清就埋葬在这里。“镇政府提出更名为金刘寨镇,可以进一步放大刘邦对家乡的影响,将本镇发展融入徐州百里生态农业观光带和两汉文化发源地的大旅游之中。
改金刘寨就响亮了?且听听大家怎么议论的——
有人嫌俩名字都不好:叫“XX寨”未免还是太小气了
据悉,目前该镇已经收到详细提出意见或建议的邮件近20封。王清来表示,很多人对改名持支持态度,但是对是否改成“金刘寨镇”提出了不同意见,一封署名为陈先生的来信人列举了自己的理由:“赵庄镇和金刘寨镇两个镇名,一个包含‘庄’,一个包含‘寨’,给人的感觉就是‘小气’,和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霸气美誉不甚匹配。“他建议,“应该取作‘汉源镇’……就是‘大汉之源’的意思……外地人来到这里随时都能感受到汉文化底蕴之深厚和对现在的积极影响,更加对其充满向往,也便于媒体推介旅游资源,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有网友批“瞎折腾”:在地名上做文章只能是“画饼充饥”
在网络上,不少网友对改名想法提出了异议,网友“SLXX8“发帖认为:“发展地方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地方人文,让人民生活有幸福感,从而提高地方知名度,这才是真正的发展方向,如果只是因为改名,就可以加快地方发展,这和近几年人们通过算命软件改名热没什么两样,这只能是画饼充饥。”不少网友也表示,这是在“瞎折腾”,改名后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地名地标更名、居民个人信息修改,对于一个镇而言,改名带来的负担太重了,与其在名称上做文章,不如加大经济发展步子,保护好当地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有学者提出审慎意见:更名必须要有历史依据和社会认同
对于赵庄镇向社会征求改名意见的做法,徐州市博物馆一名专家表示,以改名提高当地知名度做法,必须遵循两条原则:首先,更名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境内还必须有相关的文物或文化资源,并且得到业界以及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其次,改名的目的必须明确,如当地确定了以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依托,大力打造相关文化旅游产业,能给居民带来相关实惠。该专家还表示,即便是要改名,新名称也必须经过社会大众特别是当地群众的认可,得到专家的充分论证,并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刘邦故里”丰县沛县一直在争 这次更名会不会引发新的争夺?
“刘邦故里”有两个地方在争它的名分。一是丰县(刘邦的出生地乃楚国沛郡丰邑中阳里,正是在现在的丰县),二是沛县。丰与沛相距百里,在汉代没发生这样的争论,因为那时候的中央政府没把丰沛划为两个县。其实长久以来,徐州沛县作为刘邦故里已被社会所公认,此次赵庄镇提出自己是刘邦出生地,会不会引发丰沛两县一场有关“刘邦故里”新的争夺?
记者采访了沛县相关文史学者,该名学者表示,“《史记》载,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人,这里的中阳里的确就是现今的丰县赵庄镇,但刘邦真正的发迹地在沛县,他在沛县担任泗水亭长、后来受封沛公、汉王。”
赵庄镇副镇长王清来也表示,赵庄想要更名的想法,并不是在跟沛县争夺“刘邦故里”称号,他们更名只是为了说明赵庄镇是刘邦出生地,以此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进一步挖掘当地丰富的刘邦文化资源,做大做强该镇的文化旅游产业。
关于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中国的统一强大,以及汉文化的发扬有突出的贡献。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陈胜起事后不久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关于更名那些事
“骆马”谐音“落马”?
新沂境内骆马潮一度改为“龙马湖”
2010年7月,徐州新沂市有关方面曾将境内的骆马湖一度改名为“龙马湖”,原因是“部分文史界学者谈到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的包装、推介时,感到“骆马湖”、“闸头鱼”等旅游景点和项目,谐音听起来有人为忌讳(谐音“落马”、“铡头”),造成部分社会名流望而却步,影响了新沂旅游业的对外推介。”于是,“大家纷纷建议改‘骆马湖’为‘龙马湖’,‘闸头鱼’为‘大闸鱼’,并对旅游景点和项目的取名加强策划和管理,以充分展示新沂美丽的自然风情和丰厚的历史文化。”
“西山”寓意“日落西山”?
苏州千年西山镇改名“金庭镇”
2007年6月,苏州西山镇新闻通气会上发布信息,西山镇正式更名金庭镇,并于6月28日正式更换牌子。这次更名,尽管比较低调,也没有媒体提前报道,但是在网络上早就是一片“口水”。有人说,“西山这一名称产生误解,有‘日落西山’之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不过在当地电视台舆情调查版块中,曾有81%的观众反对更名。
“挂靠”“帝王乡”,真能带来机遇吗?
“赵庄变成金刘寨”该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各方热议。赵庄镇王副镇长称,赵庄显小镇形象。那么“金刘寨”就大气了吗?诚然,改名“金刘寨”声称是为更好打造当地的旅游产业和招商引资,体现当地的历史底蕴。但换个名字真能引来“金孔雀”吗?
网友“与你无缘”说:“名字不过是个包装,最重要的还是内在,改成‘金刘’就真的‘贴金’了吗?只有关注内在的发展,才会真正带来机遇。”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俊臣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从主观愿望方面看,包括一些贫困地区在内的许多地方争抢着建“第一”、建名人故里,有个三方面的期望:拉动本地区产业发展;在全国造成一种轰动效应;显示地方官员的“本领”。然而从客观效果讲,结果却往往是劳民伤财,出错风头。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在更名的背后,一系列高额的成本也随之相伴。城镇改名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地名一改,仅办理公民二代身份证、各类户籍,就要花费很高的人力、物力成本,还有公章、发票、地图、信封、门牌号等等都要跟着改。除此之外,凡涉及当地名称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名称都要一并更改。
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镇,当地政府需要支付一笔巨大的行政开销来满足一个城镇名称的更换,而这些成本最终都要群众自己承担。此前有报道称,河南汝南“梁祝故里”因开发商撤资半途而废,落得个一片荒凉的结局;山西娄烦“孙大圣故里”折腾了两年只建成一座接待中心。类似这样的改名,最终都成成了 “瞎折腾”。
党中央不断提倡勤俭之风,强调各地政府应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且不说当地政府能否承担得起这样一笔高额支出。此外,从改名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规模上来看也是值得推敲:由“赵庄”变成“金刘寨”,真的就能带来如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吗?如果城市的环境建设还处于“脏、乱、差”的阶段,基础设施不健全,人民幸福感不强,那即使将城市赋予再高尚动听的美名也只是在做表面功夫,城市很难获得人们长久的青睐,实现真正的发展。而且缺乏必要基础建设,更名必有急功近利之嫌。
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如何消灭形象工程,真正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改善老百姓生活质量水平,是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
与其兴师动众、急功近利地更名,沉迷于虚名带来的“发展幻想”中,还不如脚踏实地经营好老地名,让其发扬光大。更名并不是加快发展的捷径,决策者要考虑到改名背后所付出的高额代价,审慎综合分析各种利弊得失后作出判断,而不能只因一时兴之所至。
赵庄改名 意在沛公?
又一个赵庄易名,又一出争夺名人故里的闹剧。争名夺姓的背后,人文诚意几许,而发展饥渴又有几成?
众人皆知,打“文化牌”可行的背后,是厚重的历史托举、公众的社会认同。“文化牌”可以打且可能打,因为文化是软实力,地方若有底蕴存在,易名未尝不可,比如,宋代时候昌南镇出产的瓷器多为御用,真宗为表示对昌南镇瓷器的喜爱,特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该镇为名,一举将景德镇名声打响;明州改宁波,取意“海定而波宁”,也一直保留到今天,因为有文化为依托,这都是比较成功的改名例证。
只是,绝大多数在商业文明中的“更名改姓”,几乎都难以俘获公众的认同。凡是此类“文化牌”,专家们必然要按图索骥,从文字中找记载、从传说中攀关系,什么历史小说、坊间谣传,只要能拿来作证,一律不辨真伪。可问题是,将赵庄镇改名为“金刘镇”,难道就更显文化底蕴?我看未必,有那么多的汉皇祖陵、千年唐槐、清代大庙,此地为什么偏偏以“赵庄集市”而得名呢?依我看,地方的得名,就很能反映公众的认同。所以,这更名改姓的决策,并非出于公众的呼声意愿,只是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而已。
地方政府跳出来操刀改名,一定程度上能表明,大打“文化牌”不过是市场刚需。比如,按地方所言,之所以改掉赵庄之名,原因有四:域名雷同混淆;赵庄知名度低;地处偏僻,不利于招商引资;改名之后有利于小镇形象。所以,靠着改名而体现文化底蕴,本质上不过是“经济唱戏”的野心。说它有依据也罢、有认同也好,反正此类新闻只要见诸报端,惯例就是骂声一片的。
更名改姓的“文化牌”,一直以来都臭名昭著。奇怪的是,很多地方至今都乐此不疲、鱼贯而入,除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冲动外,在于这“臭名昭著”本身也是很好的噱头营销。至少,经媒体这么一闹,大家就知道有这么一个赵庄。
改名不如多挖掘文化内涵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的,对后世产生影响最大的两个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徐州市大力开发汉高祖旅游文化,让经济和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值得嘉许。但是,如何让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颇值得研究。东西两汉存在400多年,没有刘邦,就没有深沉雄大、古朴大气的汉文化。所以,当地应该组织人马专门研究汉文化,整理挖掘“汉人”“汉族”“汉字”“汉语”“汉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民族记忆,挖掘和弘扬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等文化遗迹中的文化底蕴。或者组织一些积极有趣的旅游互动活动等,把刘邦的故事讲圆说透,让徐州充满浓厚的汉文化味道,让汉文化、大汉遗风得到绵延不绝的延伸拓展,成为旅游的品牌。
改个地名就能一举成名?就能将当地隐藏的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笔者以为,未必如此。地名本身就是一种旅游文化资产,前不久,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已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还出台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积极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果今天把地名改了,就等于割裂了和历史的联系,诸多文化历史信息也会因此流失。在文化资源丰厚的刘邦故里尚不能形成尊崇文化的氛围,文化旅游产业如何能得到蓬勃发展呢?
对于地名、人名而言,其背后的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才更有光彩和价值。所以,应该在根上下功夫:多一些历史积淀,少一些文化浮躁;多一些厚重基础,少一些人云亦云;多一些文化敬畏感,少一些市场追随和盲从。挖掘出汉文化的古老魅力,刘邦故里何愁得不到蓬勃发展呢?
【启示与思考】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这些年各地热衷于“文化经济”的主流价值观。从争名人故里到争影视明星故乡,再到争小说人物、传说发源地——各地可谓绞尽脑汁、不择手段。丰县赵庄镇也跟风一把,不过,不是所有的“风”都需要跟的,有些歪风邪风的确不宜跟随,而“争故里风”便是这样一股价值不大的“歪风”。
丰县赵庄镇“改名争故里”,首当其冲的民生问题不能不考虑。一个地方要改名,需要付出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路标地标、通信设施、居民个人信息等也必然要跟着修改。这对一个镇而言负担相当重,而这样花费纳税人的钱财,其正义性本身便是值得商榷的。纳税人的钱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在意义不大的“改名”上,似乎并不妥当,因为钱没有花在刀刃上。
更何况,这些年即便争故里成功了,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襄樊”更名“襄阳”,官方的直接预算投入巨大,一镇更名,光换政府部门招牌和公章,就要不菲花销。由是,破立之际,存废之间,恐怕还得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无谓的短视,保留对历史、民意、科学和文化最基本的敬畏。
事实上,对丰县赵庄镇而言,与其在改名上做文章,不如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保护好当地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发展方向,才是真正的“正途”。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10/7272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