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该叫停的何止长沙“世界第一高楼”

2013年08月13日 10:20

 

【网络传媒案例】  

【事件介绍】

 

“世界第一高楼”长沙开建 高838米金字塔造型

2013年7月21日从多方证实,备受外界关注的“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终于落定——2013年7月20日下午,由中建五局负责施工的838米高的天空城市,在长沙市望城区滨水新城举行基础开工仪式,标志着这座世人瞩目的全球第一高楼正式开工建设。

据悉,“天空城市”计划于2014年4月封顶,该项目基础由中建五局施工,远大可建公司负责建筑建造,天空城市投资公司投资。

中建五局对外透露,该局负责的长沙天空城市项目于2013年年7月18日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总承包合同额52.5亿元。项目位于长沙望城区,建筑高度838米,比现有的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还要高10米,建筑面积105万平米,地上202层,地下6层,是目前全球建成和规划建设的最高建筑,一期开工的地下基础工程共6层,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采用劲性混凝土结构,地上建筑采用全钢结构。

在远大科技集团的官方网站上,这一消息亦被证实。据该网站介绍,天空城市是运用“远大可持续建筑”技术及原则建造的实用型建筑。在节约土地方面,将集居住、工作、上学、就医等于一楼,大幅减少公路、停车场占地,为城市腾出2平方公里绿地。同时,由于住户大多在楼内工作学习,节省对外交通,加上楼内文体娱乐设施及商业场所仅为住所服务,避免外来交通,为城市减少大量出行的车辆。再者,以往超高层建筑比常规建筑能耗高出许多,而天空城市正好相反,一幢楼为地球减排12万吨二氧化碳。

在外界颇为瞩目的安全系数上,远大科技集团对外表示,天空城市为朴素的金字塔造型,结构极其稳固,并通过了全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评审。

长沙“世界第1高楼”开工4天被叫停

远大集团号称高838米、比“迪拜塔”还要高10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20日在长沙望城区郊外办了个热闹的“基础开工”典礼。此事迅速引发海内外强烈关注,欢呼声有之,但质疑声更多。

记者近日深入现场调查发现,炒得沸沸扬扬的“天空城市”迄今竟然没有报建。如此巨型建筑何以不报建就能开工?其规划、环评、安全风险评价情况如何?种种涉及广大公众利益的“面纱”,都有待权威部门揭开。

工地冷清尚无“创纪录”迹象

7月20日下午,远大集团总裁张跃乘坐一架直升机降落在长沙望城区回龙村的一块空地,在此举行“天空城市”基础开工典礼。虽然很多媒体事先不知,但“世界第一高楼开建”的消息仍然爆红。

记者7月22日下午4时左右造访了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金星大道旁的“天空城市”工地。这里远离望城区闹市,更远离长沙市核心城区。工地周边是湖泊、湿地、农田和散落的农民自建房。

 

在工地中央,一块奠基石埋在泥里。工地上零星停了几台推土机和一台有“中建五局”字样的挖掘机。有十来个人在远处拉线、插旗。现场几乎听不到机器轰鸣声,也见不到忙碌的施工景象,看不出几个月后就要“创造世界纪录”的迹象。在由集装箱建成的工地临时住所里,有几个工人好奇地对记者张望。

记者问几位工人:“开工了吗?怎么没动静呢?”被问工人摇头说:“不知道,你们去问远大公司啦。”  

记者在这里先后遇到几个来看热闹的人。一名30多岁的姚先生和妻子开车来看附近一个楼盘,顺路参观“天空城市”。他问记者:“第一高楼到底会不会建呀,是想搞点轰动效应吧?”另一拨人说:“你买天空城市啦,据说这里各个档次的房子都有,平民、富豪都住一栋楼。”

按公布的造价,盖起来也不过是个“空壳子”

按照远大集团方面的说法,“天空城市”设计总高度838米,地下6层、地上202层,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1至5层为中小学、托儿所、敬老院、保健医院,6至15层为写字楼,再往上是公寓、酒店、餐厅以及穿插在楼层里的56个比篮球场更大更高的无柱空间、86400平方米立体有机农场和8000平方米露天空中花园。此外,还有一条10公里长的步行街从1层直通170层。 

据远大集团介绍,“天空城市”由该集团子公司天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集团另一子公司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筑建造,基础部分由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这一建筑使用远大独有的可持续建筑技术,即钢结构预制装配化。预计明年1月完成基础设施施工,4月封顶。预计造价90亿元。  

速度之快,成本之低,令人惊讶。一些人从资金、技术、安全、环保等方面对“天空城市”提出诸多质疑。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一些教师对记者表示,用钢结构全装配方式盖低层建筑并不稀奇,但盖超高层大楼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大楼安全、运营、后期维护等都是问题,需要做抗风、抗震试验。“我质疑这些试验有没有做,而且造价肯定低了。如果按公布的造价,即使盖起来,也会是一个空壳子。”一位教师说。

远大集团拒绝接受记者对有关问题的采访。但其官网刊出的《天空城市为什么》一文称,其快速建楼技术已在30多栋建筑中得到验证。“天空城市”90%的工程都将在工厂里完成,所以只需要7个月就可以建成。该建筑采用绝对对称式金字塔造型,结构极其稳固,再加上成熟的束筒结构及卢森堡巨型H钢,可抗9级地震,可耐烧3小时以上。经过国内外三家研究所的风洞试验,并通过中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评审。

无报建手续之外还有多少隐情  

“天空城市”开工,舆论最关注的问题包括监管审批情况、对周边环境影响、安全风险评估等信息。对此,远大集团方面除了宣称“技术先进”,其他均未回应。

而项目承建方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记者近日联系了“天空城市”所在的望城区滨水新城管委会主任佘浩宇。佘浩宇称:“相关信息都需要同远大方面确认,正在筹划近日发布。”但截至24日中午对方仍无音信。期间,记者还致电望城区城乡规划局办公室,询问“天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情况,工作人员让记者留下电话后说稍后与记者联系,但直至发稿前一直没有回复。  

与中建五局联系后,记者得知,由于涉及“远大核心技术”,相关信息发布还需要等待时日,中建五局不便透露。   

就在一些人对“天空城市”的信息遮遮掩掩时,记者独家获悉:湖南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明确告知,“天空城市”项目迄今没有办理报建手续。业内人士指出,未报建就开工,这一做法属于违法行为。同时,远大集团并不具备建筑资质,必须与有建筑资质的公司合作才能建楼,否则无法立项、报建、验收。   

很多专家和社会人士认为,不管是面对“不靠谱”的质疑,还是呼应对“建筑革命”甚至想买房的期待,已经开工的“世界第一高楼”有关各方,至少应尽快公示完备的合法手续。而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切实承担责任,对事关社会公众利益的安全风险、环境影响、规划与建设许可等关键信息,不能等“和远大方面确认”后再公开。

 

远大董事长首度回应:世界第一高楼从未被叫停

近期很多媒体报道这座位于长沙北郊的“世界第一高楼”因没有报建就开工而被管理部门叫停,不过8月1日张跃明确表示,“我们从未收到‘叫停’通知,却迎来满世界‘被叫停’欢呼,甚至连洋人对中国失去理智的诅咒也罕有地接连登上中国主流媒体。”

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省住建厅,据该厅有关人士表示,他们之前确实没有收到关于这项建筑的报批,但也从没有发布过叫停大楼的文件。这位人士表示,大楼目前只是在做工地三通一平的清表工作,并没有进入实质施工阶段,这在程序上没有问题。当然,如果开始建楼施工,没有报建肯定是不行的。

而长沙市有关方面对此也做出回复,称该项目的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在相关合法手续办理完前不进行任何实质性建设,而只进行清表及临建工作是没有问题的。

长沙"世界第一高楼"被叫停 安全性引质疑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的报道,远大科技在长沙开工建设的“天空之城”,号称7个月内建完838米。这座将比迪拜塔高出10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引发关注,随着它被叫停,关于摩天大楼的冷思考也越来越多。全国各地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不断刷新着“最新”和“最高”的纪录,但我们需要这么多摩天大楼吗?它们又是否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呢?

最近十年来,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遍地开花,很多城市欢迎摩天大楼,一方面节省土地,另一方面它象征着城市的繁华。根据《2012摩天城市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拥有非住宅类摩天大楼总数470座,在建为332座,规划为516座;而美国现有同类的摩天大楼为533座,在建6座,规划24座。预计至2022年,中国摩天大楼总数将达1318座,将是美国的2.3倍。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说,摩天大楼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这类建筑可以容纳很多人,但是本身却并不经济。

陈云峰:建筑的设计要求、材料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太高了之后它反倒不经济了。因为建筑非常高,挖地基也要增加,用的钢铁材料强度也要增加,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弹性,对成本控制反倒不利了。这些高层还要有幕墙,就会有一些反光,对周围的建筑有压抑感,包括光的传播都是有一定坏处。超高层的能耗要求很高。

建设高楼大厦最初本身是为了节约土地,不过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城市名片。不过在为城市增光的同时,在消防、抗震等方面它们表现得相对脆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说,摩天大楼的安全性最让公众担忧。

杨保军表示,对于超负荷建筑的安全性是大家共同关注的,它跟一般建筑相比,比方说它要在抗风方面、风动试验是不是稳妥,还有抗震的试验万一发生地震,那么它的危险性要比别的要大,还有就是它的地基是不是要承受这么高的高度。另外,消防是更加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这种超高层它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果特殊的要求也能确保它的结构的安全、以及各种抗风险的安全也有相关的证明,大家才能放心的让他建。

问题是中国需要这么多摩天大楼吗?全国各地建设大楼不断的“求新”、“求高”,似乎成了各城市之间无形的竞赛。天津117大厦效果图,高597米,预计将于2016年前竣工投用,届时成为京津地区新标志性建筑。

正在兴建的中国第二高楼湖北武汉绿地中心高达606米,但仍计划更改规划进行拔高,冲击中国第一高楼。高达66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已经开建;列入规划的山东青岛777大厦则高达700米,如果建成将会再次刷新中国第一高楼的纪录。

摩天大楼的应用:除了高度,摩天大楼在功能和造价上也极为“相似”:几乎无一例外地涵盖了超豪华五星级酒店、国际5A级写字楼、豪宅及大型购物中心等综合性业态,建筑面积上百万平方米,总投资数十亿元,打出的广告语也如此的一致:“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城市发展的标志”等等。

违建“第一高楼”凸显理性与责任之失

按远大集团的规划,这栋超级摩天大楼预计可容纳10万人,包括居民区、办公区、学校、医院等功能分区,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天空城市”。毋庸赘言,一栋建筑承载的野心越大,其安全保障就应越充分,否则,一旦出事必将引发震惊世界的灾难性后果。遗憾的是,冲着“世界第一高楼”的虚名而去的“天空城市”,以违建的身份再次证明,当前的摩天大楼热潮缺乏足够的理性与责任意识。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城市正陷入“竞高”的集体狂热之中。按照公认的高于152米就算摩天大楼的标准,中国摩天楼总数去年就已超过350座,全球排名前20的高楼一半在中国;而《摩天城市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87%都在中国,5年后中国摩天大楼总数将超过800座,是现在美国总数的4倍。

除了数量的畸形增长,摩天大楼建设热潮的非理性,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中国在建的摩天大楼绝大多数都在二三线城市,比如,人口不足百万的广西防城港准备建528米高的亚洲国际金融中心,GDP刚突破1000亿元的贵阳规划建设的摩天大楼多达17座;其二,盲目追求高度甚至开展竞赛,比如,去年武汉刚宣布争夺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和青岛就迅速启动了赶超武汉的建设计划。

 

有人说,投资兴建摩天大楼一般是企业行为,只要企业愿意“烧钱”就行。这样的观点显然站不住脚。要知道,每一栋盲目开建而且质量不过关的摩天大楼,都是一枚威胁公共安全的隐藏炸弹。遭遇恐怖袭击的风险姑且不论,单说地震和消防风险,就不能等闲视之。而据远大集团介绍,高838米的“天空之城”工期仅为7个月,预计造价仅为90亿元——这两个数字确实值得我们对其安全性打问号。

摩天大楼是工业化初期的标志性建筑,但近些年因普遍存在环保、安全等缺陷而饱受诟病,很多西方国家都将其称为“美丽的陷阱”。如今中国各个城市盲目上马摩天大楼项目,有的城市甚至一边建摩天大楼一边筑“摩天债台”,最终很可能逃不开著名的“劳伦斯魔咒”——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就是经济衰退之时。

最新消息称,由于没有完成相关的报建手续,“天空城市”已经被有关部门叫停。希望这个处置结果,是给已经陷入疯狂的摩天大楼建设热潮降温的一个开始。毕竟,任何一个理性的城市管理者都应该明白,虽然建设摩天大楼可能会让市容市貌和政绩更好看,但如果缺乏基本的理性和责任意识,如果工程建设超越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那些摩天大楼将不会成为纪念碑,而很有可能成为墓碑。

叫停世界第一高楼,好!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而建大楼高楼,似乎成了各城市之间无形的竞赛。2012年,武汉宣布将原高606米建筑拔高30米争夺中国第一高楼;随后高达66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钢结构开建;紧接着700米高度的山东青岛777大厦开始选址……直到近日,欲与迪拜塔试比高的长沙“天空城市”,终于“一楼惊醒梦中人”,引发了公众对于目前城市建设中高楼崇拜的反省。

有人批评耗巨资盖高楼不如普惠民生,有人批评争第一高楼是暴发户心态,也有人质疑大楼的设计、技术乃至安全性。这些都不无道理。但私人资本的运作具有独立自主权利,只要盖高楼有利可图,资本就会追逐制造第一高楼。只是市场之手并非万能。由于当前资本过多地流向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第一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而不断攀比建造第一高楼,只会让房地产市场愈发膨胀和虚热,这对于我们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结构转型,建立安全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体而言,绝非佳音。

我们号称“世界工厂”,但是我们的飞机、汽车等制造工业,我们的计算机、软件产业,我们的现代化农牧业,离世界第一尚有许多差距。我们可能是近些年世界上盖房子最多的国家,可是最优雅的建筑设计、最牢靠的建筑质量、最高科技含量的建筑技术,似乎都离我们尚远。真不知这样产生的世界第一高楼,有何值得自豪和骄傲?

住世界第一高楼,与享受世界第一的社会福利,享受世界第一的教育医疗,享受世界第一的青山绿水相比,孰重孰轻,人人明白。所以,我们要为叫停该项目叫好,但希望这种叫停,是出自于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民生质量的真正关注,而非迫于舆论的压力。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动画电影《天空之城》本身就包含着作者宫崎骏对现代性和工业化的批判,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回归。

【启示与思考】

远大集团号称“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迄今竟然没有报建,此“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会让相关法律威信扫地,也会损伤地方监管部门公信力,甚至会产生很坏的示范效应,尤其在规划、环评、安全等方面会埋下不少隐患。

如果未批先建就施工,显然,“世界第一高楼”的安全问题就缺少保证。而更让人忧虑的是,报道称远大集团并不具备建筑资质。另外,按照远大集团的说法,这一“世界第一高楼”使用远大独有的可持续建筑技术,即钢结构预制装配化。然而,有专业人士指出,用钢结构全装配方式盖低层建筑并不稀奇,但盖超高层大楼在世界上没有先例。难道说,远大集团要拿“世界第一高楼”做试验?这显然风险太大。“天空城市”建成将容纳数万人,技术专利不是规避安全验证的理由,即使远大愿砸钱做实验,也不能让建筑工人和未来居住者陪绑。其次,摩天大楼的消防安全不可忽视。由于目前世界最高的消防云梯只有130米,摩天大楼一旦起火,只能依靠自身的消防设施。

著名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说过,世界最高大楼的开工建设,与商业周期的剧烈波动高度相关,世界最高大楼的兴建通常都是经济衰退到来的前兆:大厦建成,经济衰退。中国城市目前正在流行摩天大楼攀比之风,即谁比谁更高。尽管笔者坚信中国摩天大楼之风与中国经济不会陷入这种“劳伦斯魔咒”,但很可能陷入自己的“魔咒”——即城市摩天大楼越高,城市形象越差。

这是因为,摩天大楼的实际使用价值并不是最重要的,形象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摩天大楼一是与企业形象有关,二是与城市形象有关,三是与地方政府形象有关。但从舆论对“世界第一高楼”的种种反应来看,各方对此高楼并不认可。值得有关方面反思。

我们要意识到,城市是广大市民的城市,并不是某些企业的专有区域,摩天大楼多少会对城市的天空、城市的环境、城市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至少影响了一部分人数星星、晒太阳的权利。所以,城市该不该建摩天大楼,建什么样的摩天大楼,不能是投资商、地方政府说了算,还应该问问城市的广大“主人”——市民。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13/7276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