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淡定看待国人卢浮宫泡脚

2013年08月13日 14:31

 

【网络传媒案例】

【事件介绍】

国人卢浮宫泡脚事件调查:现象常见 西方人居多

“之前大陆游客在埃及神庙上刻‘到此一游’,现在又出现大陆游客把卢浮宫外的水池当成洗脚池,让照片中背着相机的老外看傻眼。”近日,一组中国人在法卢浮宫水池泡脚的照片在网上传开并引发争议。有中国网友贴出此前大批游客在西湖洗脚的图片,鞭笞中国人“无德”;也有人质疑,为什么外国人泡就是随性自然,中国人泡就是素质低?真实的情况到底怎样,法国人怎么看?

《环球时报》记者当天选择天气最热的中午来到卢浮宫外,水池就位于卢浮宫前面的广场上。在水池四周,记者看到有两名外国女子在洗脚,但更多的人围在水池旁边感受凉爽。水池旁边有好几个醒目的“禁止踏入水池”的标识。卢浮宫工作人员让・保罗告诉记者,炎热天气里不少游客将脚放进卢浮宫庭院的水池里,这种现象很常见,西方游客尤其多,中国游客倒并不常见。从卢浮宫管理层面而言,这样的行为是要禁止的。不过,他说,天气很热时他们也不多加干预,只要游客没有真正入池戏水或做破坏性行为就行。

 

巴黎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员2013年7月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法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确实有在大热天到水池里玩玩的习惯。只要不违反有关喷水池、泉水等地方的管理规定,人们也多多少少容忍。至于中国人在卢浮宫水池将脚浸入水池里,可能也是天气炎热的原因,没什么特别的。

中国游客在卢浮宫洗脚的新闻的确没引起法国媒体的注意。不过,不少法国人2013年7月31日向记者表示,由此引出的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常被曝光不良形象这一话题却很重要。如果说中国人不太礼貌,反映在其他方面的问题要比在水池里泡脚多得多。巴黎旅游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中国游客一些行为特别引起法国人的不满,最严重的是随地吐痰或嗓子里大声发出要吐痰的声音。一名巴黎巴士司机直言,这在西方是很少见到的现象,而他接待的中国团组几乎每团必有,中国人难道就无法改变这一习惯吗?”

在酒店和商场里的行为也让巴黎人对中国游客挠头。巴黎一家酒店的主管马鲁向《环球时报》记者抱怨中国人“专门制造噪音”:说话声音大,不顾及周边人们的感受,入住后还打开房门串门。因此,许多酒店尽力把中国团组安排到远离其他客人楼层。他特别表示,这并非歧视,而是为照顾其他客人的措施。巴黎老佛爷大商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非常欢迎中国游客到商店购物,但中国游客有时不注意遵守排队秩序、随意插队。记者也看见有许多中国客人随地而坐,让别人无法正常走路,有的还卷起裤脚、脱下鞋子等,让许多欧美人摇头。

法国工商会一名负责人士告诉《环球时报》,欧美商界也对中国现在的富豪有看法,认为他们虽然有钱,却普遍缺乏基础文化修养。他们喜欢标榜自己有钱,随意改变行程与会议议程,说大话,不尊重工作人员等。一名法国学者向记者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注重修养,行为举止将越来越符合国际潮流。其实所有现象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即如何尊重他人。中国人其实不差,就是不注意细节,看来动员舆论使大家都关心一下细节,就能大大改善中国人的形象。至于天气炎热、脚放进水池里,许多游客也是这样做的,倒不是什么大事。

国人“卢浮宫泡脚”遭指责折射出什么?

在印度神庙刻“到此一游”、在新加坡随地吐痰、在迪斯尼乐园插队……种种不文明的行为让本是“礼仪之邦”的中国在全世界人面前“直不起腰板”。早间就在网上流传,多数国家将类似于“请排队”、“请勿乱扔垃圾”的警示牌仅以简体中文标出,对外大批“出口”的中国游客似乎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国人也对这些“丢人丢到全世界”的行为嗤之以鼻。近日一组中国游客卢浮宫水池泡脚的照片被公开,网友“惯性思维”直指中国国民素质低。但是从图中不难看出,泡脚的还是外国人多,但矛头却直指国民,这不禁引发笔者思考,为什么外国人在卢浮宫泡脚是“随性”,中国人却要被说是“素质低下”呢?

“卢浮宫泡脚”遭指责,折射出国人“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自1840年“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摧毁后,国人很难寻找自豪感和优越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似乎唤不起国人的自信。很多人认为“凡是中国的,必是不好的;凡是中国人的行为,必是不堪的”。不可否认,国人在国外的表现确实“不敢恭维”,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文明耻感”。但是我们也应当知道,不会所有人都“统一行动”到国外“专门”丢国人的脸,大部分“出口”的游客还是有秩序,守道德的,若“素质低下”已经蔚然成风,媒体也不会无限放大“出格”的个体。

“卢浮宫泡脚”遭指责,也折射出国人“恨铁不成钢”的“道德焦虑”。“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脱贫时,国人专心于解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问题;而迈上小康后,国人开始更多的注意如何在全世界面前展现出中国“礼仪之邦”的尊严、自豪。“有让世界向往之的精神创造的民族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而且这种创造常常会让本民族的文明水准获得大幅提升。”面对动辄以“素质低下”来盖棺定论,不如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汲取“更新”国人素质的“活水”。

“卢浮宫泡脚”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国人的妄自菲薄和道德焦虑。对中国游客在国际的形象“高标准、严要求”是民族意识逐渐崛起的标识,但若将“丑陋的中国人”当成每件事情的注脚,把每个行为“按国籍划分”,或许国人又将陷入“崇洋媚外”的怪圈。

“泡脚”泡掉了谁的脸面

最近,关于“公共场所泡脚、洗脚”的现象引起了许多关注。最先是一则游客在西湖泡脚的新闻报道,报道称“酷暑下的杭州犹如火炉一般,在白堤两旁的西湖边,一些不自觉的游客,脱去了鞋袜把脚浸入湖中,享受湖水带来的凉爽。远远望去,美丽的西湖竟然成了天然的洗脚池”。不久之后,又有一组中国人在法国卢浮宫水池中泡脚的照片在网上传开,再次引发人们的批评,不少人认为这种“煞风景”的举动是“素质低”的表现。

随后,又有报道显示,卢浮宫前面水池中泡脚的并非仅仅只有中国人,许多外国人也有此行为。甚至有英国景区贴出“欢迎泡脚,请勿饮用”的标语。这使得网络上对国人素质一边倒的批评有所转变,有观点认为,对于国人在国外不文明行为的过分敏感,导致批评者动辄上升到中国人整体素质的问题上,这其实是一种自卑心理在作怪。BBC中文网也刊载投稿文章“在卢浮宫前的水池中泡脚肯定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我们不能因为外国人也泡脚就不承认某些中国游客的素质问题。但是也不必把中国游客在卢浮宫前水池泡脚之事放大了看,更不必上升到所有中国游客甚至是中国人的高度。”

那么,究竟怎么看在“公共场所泡脚”的行为?“在公共场所泡脚的行为确实不文明,也可以看出,一些人在行为的自我规范上不敢让人恭维,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必看得特别严重,不必过分放大,不宜上升到国人素质的问题上。”

最重要的是加强自己的道德素养,而不是去指责别人丢了自己的脸。

 

对“卢浮宫泡脚”不必道德过敏

日前,一组中国人在法卢浮宫水池泡脚的照片在网上传开并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这“煞风景”的举动是“素质低”的表现。但也有网友对此驳斥,认为有不少外国人也照样会在卢浮宫泡脚,不能摘出国人来横加指责。

在公共场合洗脚,本来只是关乎道德,考量素质,但因为在卢浮宫外的水池洗脚,仿佛一下子使事情变得复杂而诡异。面对国人素质低的指责,不少网友愤愤不平,一方面强力反诘,外国人也洗,并且洗脚的外国人居多;另一方面备感受辱,认为所谓的国人素质低,简直伤害了民族感情。

外国人洗脚,中国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洗脚,这简直就是“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阿Q思维。必须厘清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卢浮宫外的水池允许不允许洗脚?如果洗脚违规,哪怕是法国总统洗脚了,也不能佐证中国人洗脚就具有天然合理性。从媒体后续报道可知,卢浮宫工作人员让·保罗告诉记者,从卢浮宫管理层面而言,在卢浮宫外的水池洗脚的行为是要禁止的。既然如此,不论谁洗脚都不该鼓励。

富裕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出门看世界已经成了寻常事,但口袋富了,脑袋是否也富了?财富上涨了,文明是否也提高了?拥有财富未必受人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

我们推崇的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中国是文明之邦,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该有操守,有底气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

【启示与思考】

天热,所以需要泡脚。卢浮宫泡了,西湖也泡了,在价值标准上国人没有“非要去国外丢人”的主观愿望,也没有觉得在西湖泡脚就没有什么不好。很多人都觉得发“国人卢浮宫泡脚”的照片是大惊小怪,网上抨击泡脚的声音亦是吹毛求疵夸大其词,不够淡定。抨击者的理由却是很充分,最重要的一条是“丢了中国人的脸”。

人的需求和社会文明之间是有矛盾和悖论的。有个不恰当的比喻,从坐便器或蹲坑方式向抽水马桶过渡时,对很多人来说是历经了一段相当“艰难”的过程。老版《编辑部的故事》里曾经就有过一个桥段,一个骗子冒充编导招摇撞骗,被余德利识破,现场揭穿他刚刚如厕时必定是站在马桶上出恭的。

抨击泡脚者素质低是没有错的,但要是高举道德的大旗,认为“丢了国人的脸”大可不必,说白了,生命个体之间谁能代表谁呢,无知者会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都拱手相让的,批评时先搞清自己和他人的权益,才可能是清醒的发言。同样,那些轻描淡写的原谅泡脚者们的行为,还捎带着咒骂了批评者们的“不自信”和“破坏中国梦的险恶用心”、“破坏和谐社会理念建立的无耻思想”,或许拥有宽容真的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揣测他人有恶毒之意时,往往是有些人要么内心有此恶念,要么就是真的无知到底了。

仔细想想,能够有机会去卢浮宫水池泡脚的一定不是什么工薪阶层的人士,或是在家耕田的农户,都是先富起来或有一份体面职业或工作的人士,体面的薪水和体面的工作却没有体面的行为相配,除了无知之外也真的没有更好的理由来解释了。

对于泡脚事件的网上观点中,两种对立观点都没有冷静地对待“发生无知行为”之后,中国民众对自己国民性做出反思,只是围绕着讨论“蹲坑合理”,还是“马桶文明”进行纠结,没人讨论排泄亦有文明的方式和必要。之前是刻字,这次是泡脚,鬼才知道下次国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真的很无知——问题是,国人无法自己觉醒过来。

然而,我们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不管是中国游客,还是外国游客,能不能在卢浮宫前的喷泉水池里泡脚,或者在喷泉水池里泡脚算不算不文明行为,不是由我们中国人来判定,而是由水池的所有者、管理者认定。如果卢浮宫自身都不反对游客在喷泉池中泡脚,都不认为中国游客在喷泉池中泡脚是不文明行为,我们中国人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去指责在喷泉池中泡脚的同胞游客呢?对于游客在喷泉池中泡脚行为,管理方没有任何制止和反对的动作和提示,其实就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那就是这种行为并不算不文明行为。

实际上在欧美国家,游客和市民在喷泉池中泡脚、戏水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社会文化,很正常、很普遍,没有人觉得这么做是不文明行为,是低素质的表现。

其实游客的一种行为究竟算不算不文明行为,说到底就是这种行为有没有带来危害性、破坏性,从这个层面讲,喷泉池中泡脚与“到此一游”有着本质区别。游客泡脚的西湖、喷泉池都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活水,水会循环利用,泡脚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这大概也是,英国的某景区喷泉池敢于明确打出了“欢迎泡脚,请勿饮用”标语的主要原因所在。

中国人的一些并非不文明的行为,结果被很多国人认定是不文明行为,遭到激烈批评,说到底还是我们中国人自身的自卑心理在作祟。近些年来,不少国人出国旅游,但是由于身上的低素质,在国外景区确实有过很多不文明行为,导致不少外国景区贴出了中文版的“禁止大小便”、“请勿大声喧哗”等“温馨提示语”,让中国人的不文明和低素质名声在外,也损害了中国的整体形象。这样的一个现实让很多中国人产生了一种天然的错觉,总认为自己觉得不好、不对的行为一定就是不文明行为,就必须批评和禁止,特别是在外国景区,完全不顾这种所谓的不好行为本身并不算不文明行为的事实,这种自卑心理应当引起国人的反思。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13/7277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