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民企申请代管公车存在现实“悖论”
2013年08月14日 12:42媒体公开报道《盘龙区公车“实名”上路》、《省统计局所有公车贴标“求”监督》,把公车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这些举措令民营企业萌生了参与公车管理的想法。昨天,昆明雄霸车辆经营管理服务所(下文简称雄霸“车管所”)把《申请书》递交省统计局。在《申请书》中,雄霸“车管所”承诺:愿交保证金100万元,保证做到“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公车私驾、公车私用”,而且“满意再付费”。(8月13日《都市时报》)
公车问题层出不穷:公车私用,公车数量不断增加,甚至是公车腐败。公车改革也多在进行着,不过多是“痛并快乐着”,因为很难触及到官员的利益,即便是没有了公车,也会有相应的、且数目可观的“公车补贴”。我们也不难发现,公车改革都是“内部改革”,从本质而言,也多是官员在“自说自话”。现在民企提出申请代管公车,这是将公车推向了“第三方”,应该说是质的进步,可没想到的是,居然是被“一口拒绝”。
拒绝民企代管公车,其理由是很苍白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先例,不能自作主张;另一个原因是,现有的制度似乎将公车私用管得很不错,就是现在记者也难以找到一辆公车“私奔”。其实,拒绝民企代管公车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打破了官员的既得利益,在职务消费成为“黑洞”的现实语境中,公车只要还被自己掌握在手中,就有利可图,如果被“第三方”掌握,就意味着失去了权力的支配,其油水也不会“滴”到自家的灶台上了。
应该说,民企申请代管公车是有诚意的,开出的条件很是诱人,愿交保证金100万元,保证做到“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公车私驾、公车私用”,而且“满意再付费”。然而,这样的条件却存在着“致命伤”。究竟要让谁满意?管的是官员的公车,如果管严了,自然达到了目的,但官员能满意吗?官员不满意,怎么会给钱?如果管宽松了,官员是满意了,但民众却不满意,如此管理公车,还能拿到钱吗?毫无疑问,民企代管公车,存在着天然的悖论。如果不先弄清楚,究竟要让谁满意,则很可能遭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悲惨。
管理公车,还存在着公车数量的问题,究竟需要多少公车?这是一个最该需要清楚的问题,可事实上,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个谜,这一点,恐怕也不是民企能够解决的。
民企申请管公车,这给公车改革提了一个醒,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但什么样的“第三方”才可以真正管住公车,这恐怕不是民企所能够承受的。没有民意的力量,公车的积弊很难被打破。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14/7280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