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环卫工“剥削”环卫工病根在用人制度

2013年08月15日 14:45

 

8月13日,微博@中国新闻网转载的一个视频显示:郑州有正式环卫工雇一些年老的农村人替他们干活。正式工有编制,月工资为4000元左右;而雇一个临时工,每月只需1240元。(8月14日《东方今报》)

漫画/李宏宇

正式工雇用临时工,自己啥事不干一月也能落个3000元,如此巨大落差,当然会给人以“明摆着剥削人”之感。然在笔者看来,雇用环卫工的环卫工,并不该成为舆论的矛头所指。因为其工资是合法所得,花钱请人做事并不违法,只要临时工能胜任“马路天使”就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雇主反而“有功”;他们不仅让社会知道原来环卫工也可以拿高工资(关键就看你有没有编制),更是给弱势群体创造了就业机会。尤其是,他们更可能“激发”临时工的工作积极性:编制内者工作干得怎样,工资基本没啥影响,倒是临时工一旦没有做好,可以随时开除!

 

当然,雇用环卫工的环卫工也并非没有毛病,他们其实犯了“帕金森病”——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和研究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后果,得出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个不称职的人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第三是选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雇用环卫工的正式工,显然选择了第二条路:找个临时工帮助自己,工作、挣钱两不误。事实上,之前媒体曝出湖南邵阳城区城管人员雇用群众做市容监督员、湖南邵东县雇用保安替代警察夜巡等,都是运用了帕金森定律。该定律让人担心之处则在于,哪天临时工也嫌扫街太累,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帮手,然后帮手又找帮手……依此类推,一个臃肿不堪且效率低下的环卫机构就形成了。

很明显,帕金森定律不过是官僚主义的一种别称,它揭示了行政权力过度扩张所引发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解决“帕金森病”的方法则在于,把管理单位的用人权放在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上,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例如环卫工雇用临时工,到底是不是正式工短缺或正式工不能胜任工作,都须经过科学论证,然后拿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用人方案,并实现同工同酬。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3700多万劳务派遣工(这还不包含不签合同的临时工)。也许有人会说,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不是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吗?其最大亮点不就是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吗?但事实上,《劳动合同法》此规定不过是一个指导性要求,并无严密的配套规制,操作性不强,加之中国“历史遗留问题”太多,正式工与临时工之间的权利鸿沟,恐怕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着。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15/7283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