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理论研究

拆无形之墙要搬哪些砖

2013年08月20日 08:35

 

10728693276690730011

思想者小传

柴俊勇 1953年9月生,浙江鄞县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0年4月参加工作,曾在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九团、共青团中央、共青团上海市委、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现为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市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专家组组长。兼任民盟上海市委思想政治顾问、全国政法综治干部培训中心教授、上海开放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学院首席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著有《柴生感悟》、《上海红色史迹》等。

7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次接触中国共产党人,就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和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如今,中国共产党执政64年,拥有8512.7万党员。我们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我们党要居安思危,巩固执政地位,最有效的措施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筑牢防止和抵御危险的屏障。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就是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自身存在的巨大危险的判断,即脱离群众的危险,而脱离群众的危险将把我们党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

 

群众工作发生了变化

面对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的群众,群众路线必须弥补以往“自上而下”有余而“自下而上”不足的缺陷,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增强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早在江西红都瑞金的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就总结并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在战争年代,党和人民军队一面要打仗、一面要筹饷,在经常面临敌人优势兵力进攻的残酷形势下,仍然积极开展了争取群众的工作。充分调查研究群众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利益诉求,把群众诉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军民齐心协力,共同营造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力,构筑了一道坚不可破的铜墙铁壁。

因千百万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和人民军队终于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并在长期的武装斗争考验、工作生活实践中与人民群众结下了“干群亲、军民爱、荣辱与共、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山东沂蒙山的“红嫂”用自己的乳汁供养我们的伤病员,刘胡兰以 “我是共产党员”来保护人民群众。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相互关爱,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和人民军队失去了群众,就如鱼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

一旦革命党成为执政党,有一个变化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变化:由执政前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执政后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执政党手中掌握的权力是公权力,角色是社会管理者、领导者。群众有什么诉求,理所当然地要向执政党提出来。如果我们做得不好,脱离群众,那更是要遭到群众的批评。这个角色的转换,是我们作为执政党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二个变化。以往,群众路线实施与否,实施的程度和效果,都取决于领导人的意愿。如今,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觉醒,群众已不满足于仅仅听命于各级组织和领导人的安排和布置,而是有自己的主张和意愿,成为保障其争取和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通道。面对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的群众,群众路线必须弥补以往“自上而下”有余而“自下而上”不足的缺陷,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增强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个变化。以往的群众路线常常作为一种决策程序和领导方法,只涵盖政策输入和政策输出两个环节,但决策之后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工和完善的环节时而被忽略。而事实上,培育和激活政治的民主协商、社会的自我协调和自我秩序维护机制,既是群众路线功能开发的重要方面,也应从根本上体现为对民意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群众意识的强弱,以往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自觉和自律。因此,仍然难以避免出现主观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导致一方面很多时候群众的一些愿望和诉求无法进入决策程序,长官的喜好和意志仍然是决策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政策实施也缺乏集纳群众评价和意见的有效机制和渠道。

第四个变化。群众路线应由以往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变成必须认真贯彻的制度性和纪律性。群众路线虽然被视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制度和程序性的保障。由于群众路线的实行水准有赖于领导者个人素质、作风和水平,因此其对形势的判断、对群众意愿的了解、对政策目标的热情、对政策不同意见者的看法等,都会影响其所作决策的质量。一旦作出错误的决策,群众路线本身也没有立即纠错的机制。一般要等到出现系统性问题时,才能得到反馈,再进行纠正,而此时苦果已经酿成。

可见,在缺乏制度依托的情况下,群众路线的运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偶然性,需要中央上层不断地警示以求得中下层领导的重视和遵行。这就是中央历届领导屡次三番、语重心长、反复强调群众路线重要性的道理所在。这也说明,停留在工作作风层次的群众路线是不够的,必须从制度上解决我们党和群众的联系问题。

第五个变化。群众路线的人治思维和方式,要变成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度将群众运动作为群众路线的一大创造而固定化、延伸化。以人治的手段动员群众,不仅消耗了党的组织能量,也给群众路线的法制化进程留下了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法治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路线的强大支撑。但由于中国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心理,某种程度上,人们在遇到各种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仍习惯于依靠人治而不是法治。

总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以基层工作为基础,注意总结和吸收新形势下群众路线在民主化、制度化和法治化转换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使之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法制、体制、机制上的深化。

 

无形之墙是怎么来的

现在有些干部同群众离心离德,嘴上讲一套,实际做一套,言行不一。群众意识、群众观念、群众路线、群众感情,在我们一些干部心中逐渐淡忘、遗忘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防止出现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的无形之墙。让权力与权利平等对话、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才能拆掉这堵无形之墙。他还指出,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根据我的思考、分析和观察,这堵墙确实在客观中存在,是由十二块砖头日积月累垒起来的。哪十二块砖头呢?

第一块砖头:不知来历。

我们有相当多领导干部出身贫寒,经过努力走上了领导岗位。但其中有一部分人一当上官,脸就变了,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走上领导岗位都是靠自己拼搏出来的,忘记父老乡亲、忘记组织的培养。河南省内乡县一座古县衙有这么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之所以久传不衰,大概就在于它用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与“百姓”的关系,足以令为政者警醒和铭记。

第二块砖头:不贴心肺。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只有你把人民放在心中,人民才把你放在心中。只有同群众同甘共苦,心心相印,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而现在有些干部同群众离心离德,嘴上讲一套,实际做一套,言行不一。群众意识、群众观念、群众路线、群众感情,在我们一些干部心中被逐渐淡忘、遗忘了。

第三块砖头:不够平等。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和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出现了一些公仆的地位大大高于主人的现象,不是公仆为主人服务,而是要主人为公仆服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中,工农群众所占比例这两年虽有增加,但依然有限。

第四块砖头:不会说话。

有的领导干部讲官话、讲大话、讲套话,就是不讲真话。即使讲真话,也分五档:在开会发言时讲的话;与领导谈话说的话;同知己朋友聊的话;和老婆子女说的话;藏在肚里想的话。特别讲究说话的语境和对象。

第五块砖头:不在一起。

最近,我遇到了一位正部长级干部,他跟我说,现在相当苦恼。我说,你苦恼在哪里?他说不能和群众在一起。上班有领导干部的区域,吃饭有领导干部的小食堂,娱乐有领导干部的指定场所,外出有领导干部的专用车辆,电梯有领导干部专用梯。

第六块砖头:不太重视。

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视而不见,落实指示走过场;鼓动工作挺热闹,贯彻落实打水漂。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没有根本解决。

第七块砖头:不交朋友。

有些领导干部喜欢和富商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不与普通群众交朋友。许多教训表明,领导干部栽跟头,通常不是栽在穷朋友身上,而是栽在富朋友手里。领导干部因病住院治疗,或遇家里喜丧婚庆大事,许多人会上门看望。有不少人不是看望你,而是看望你的官位。你一旦没有官位了,很可能没有人来看你了。

第八块砖头:不敢公开。

各个领域都有五花八门的潜规则。表现在许多方面:选人用人方面,一些地方任人唯亲,跑关系,讲交情,正常的组织工作机制难以运行,个别地方甚至于卖官鬻爵,明码标价;党内生活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越来越少,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时候越来越多,你好我好大家好;权力运行方面,一些地方和部门看交情、重友情,所谓“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平时门庭若市,逢年过节更是车水马龙;执法司法方面,有的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善,乃至贪赃枉法、刑讯逼供的事情时有所闻。有的已经引发了激烈的社会矛盾,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第九块砖头:不讲诚信。

有的领导干部每年重大事项的申报中,有虚报、瞒报、漏报的。有的地方土地招投标、国有资产的转移、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聘人员,明的是按照规则和程序在做,实际上是照葫芦画瓢,做给别人看的。承诺和表态不兑现,领导干部有时候都会忘了自己当初的承诺,说过就算做过了。有的是官员学历造假,学位职称不是他的真本事,而是他官位上的光圈。

第十块砖头:不懂规律。

决策时候拍脑袋,向上表态拍胸脯,发生问题拍屁股。不按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随心所欲。脱离我们国家国情和初级阶段,远离现实。有些领导干部不信科学信迷信,重大项目开工,会请风水先生来看看。有一座城市有五个开发区,换一任领导换一套思路,来一个规划,搞一个开发区,劳民伤财,折腾群众。

第十一块砖头:不怕反感。

现在有句话叫, “领导说你好,你就当领导;群众说你好,你只能当群众。”说的就是有些人总是眼睛向上,身子上浮,看领导眼色行事。有的人甚至认为,只要上面有人选,上面有人拔,就能提拔,何必怕群众反感,何必花那么大的劲去联系群众。这说明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出了问题。现在查处法办的领导干部中,有的就是“带病提拔”。有时候病得越厉害、提拔得越快。因为上面有人,他不怕得罪群众,就怕得罪领导,对群众的批评则置若罔闻。

第十二块砖头:不动真格。

腐败行为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一把手腐败问题仍然严重。一些腐败案件涉及金额巨大,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呈现出蚁贪与虎贪并存、个案与窝案交织、贪财与贪色共存、炫富与藏富同在的特征。前段时间中央提出来,要 “老虎苍蝇一起打”。既然如此,就不能只是打 “死老虎”、 “飞苍蝇”。对那些 “深山老林”里的老虎,躲在角落里的苍蝇,必须动真格。

 

如何才算“不走过场”

改进作风一定要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要走过场,关键在 “常”、 “长”二字上下真功。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 “一阵风”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痼疾。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复。进行一段时间后,一些地方对落实中央八条规定仍然不以为然;一些地方有所懈怠,出现不少坏作风重新冒头的迹象。这些都是值得警惕的。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具体而言,必须依靠领导干部带头,完善落实制度,加强监督惩处,激发内在动力。

期待我们党的干部真正赢得群众拥戴。

党要管党,就要管好作风;从严治党,就是要严在作风上。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与群众为友,拜群众为师,就必须像对待 “知己”一样。读懂群众的期待,才能当好公仆。让烦恼的事有人听,民生的事有人办,不平的事有人管,富民的事有人做。

风气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领导干部既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又是党性、党风的示范者、引领者。领导干部只有自身行得端、走得正,才会有 “向我看齐”的底气,才会有上行下效的效果。改进作风一定要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这样才能形成领导带头、一级带一级的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选人用人对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坚持教育培训有作风内容,监督管理有作风要求,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有作风标准。把作风要求贯穿到干部工作全过程,让作风好的干部受到重用,让作风不好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切实发挥好选人用人的指挥棒作用。要加强制度建设,从体制机制上堵住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的成果,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期待正确认识和评估反腐倡廉态势。

现在,社会上对反腐败斗争形势存在这样那样的看法,特别是信息网络十分发达,披露了不少党员干部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使人们对腐败的严重程度愈发担忧。

究竟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评估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也是我们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前提。正确认识和评估当前反腐倡廉的态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反腐倡廉大局,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简言之,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解决腐败问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我们党依靠这个优良作风,建立了新中国;依靠这个优良作风,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依靠这个优良作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刻领悟到 “人民”二字的分量,非常明白我们执政党地位的来源和本质。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筑牢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解决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立场、观点、方法、感情问题,使党的群众工作更有动力、更具活力。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20/7288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