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新疆:坚持“两个务必”是狠刹奢靡之风的内在要求
2013年08月23日 14:23
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重提“两个务必”,既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告诫和期望,也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要求。
“两个务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强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很多地方,大搞“五子登科”,结果弄得民怨沸腾,彻底丧失了人心,最后很快就被我们党领导的革命赶跑了。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秦以“骄”亡,隋以“奢”败,汉以“俭”兴,唐以“勤”强,无不验证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名言,揭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至理。历史昭示后人,教训启迪来者。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时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并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一词,铿锵有力,在表示“一定、必须”等含义的同时,突出了“执政党建设”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性、必要性。“继续”体现了我党对执政党建设长期性、不间断性的深刻认识。“保持”,就是通过主动进取,使党的优良作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政治本色,表明了我们党为了民族利益自强不息、不断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两个务必”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越是走向兴盛之时,越需强化忧患意识,越需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两个务必”,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各级党委必须率先垂范,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奢靡之风与“两个务必”格格不入
奢靡之风与“两个务必”是格格不入的。能不能坚守“两个务必”,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奢靡之风是一种奢侈浪费、炫耀攀比的风气。突出表现为:一是公款大吃大喝,“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在宾馆酒楼,一些人推杯换盏、海吃山喝,离席时,杯盘狼藉,吃一半、倒一半,一分钟前还是佳肴,一分钟后成了垃圾,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二是违规建设楼堂馆所,奢华攀比愈演愈烈。一些地方,最气派、最豪华的不是学校,而是政府办公大楼。习近平总书记7月23日在武汉主持召开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谈到对这次考察点的印象时说:“武汉市民之家”很恢弘、很宽敞。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便民利民的场所搞得好一点,我看着心里舒服。如果是“官衙”搞得堂皇富丽,我看着不舒服。这充分表明了习书记反对官场奢靡之风、提倡清廉之风的立场。三是超规定、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车轮上腐败”的浪费惊人。四是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公款消费有禁不止。总书记还列举了有些地方“奢靡之风”盛行的极端例子:有的县委书记每天陪人吃饭要花三四个小时;有的地方有温泉,接待部门的干部一天要陪人洗澡七八次;有些越贫困的地方,还越要摆谱摆阔;有的人是什么钱都敢花、多少钱都敢用,财政经费敢拿来乱花,扶贫款项敢拿来挥霍。
新疆依然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还有很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经济实力弱、底子薄的区情容不得大手大脚。张春贤书记7月17日在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上,指出“四风”问题在新疆的突出表现是:有的在婚丧嫁娶中借口所谓风俗习惯大操大办、大肆敛财;有的生活作风不检点,道德败坏;个别干部甚至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利用征地拆迁侵吞国家资产、侵害群众利益,在工程招标、基建项目中收受贿赂,还有的与民争利,严重损害了干群关系,败坏了党的形象。目前,新疆正铆足了劲为实现后发赶超而奋力拼搏,我们没有任何未富先奢的资本和底气,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老传统决不能丢。
奢靡之风的形成原因
一是价值观颠倒,贪图享受。俗话说,盛世防奢靡。和平发展时期,社会财富多了,环境相对安定,艰苦奋斗的精神就容易被遗忘,享乐的思想就容易滋长,这是大的社会背景。张春贤书记7月17日在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上说:“有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把党的廉政规定当耳边风,放松要求,心存侥幸;有的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贪图安逸,玩物丧志,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不比为国家作了多少贡献,开口处处要待遇”,完全背离了勤俭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二是权力过大,监督缺位。“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当一些官员的权力失去有效监督时,权力也就必然得到无限扩大,而这种失去有效约束的权力也就必然导致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此外,官员权力过大还会导致严重的“官本位”思想,并催生、放大一些官员的“攀比”心理和扭曲的价值观、政绩观和享乐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行政奢靡之风的盛行。
公务行为中的铺张浪费、奢靡之风危害甚大
在经济上,耗费了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浪费了社会资源。古人说,“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据统计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达到了3000亿元,如此庞大的公款吃喝数额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挤占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
在政治上,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腐蚀了干部队伍,葬送了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现阶段,在我国人民总体上还不富裕,还有大量群众因下岗、失业生活仍很困难的情况下,这种奢侈浪费行为必然引起群众怨恨而疏远党群干群关系。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坚持“两个务必”刹住奢靡之风
古人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牢记这些历史教训,搞好党风和社会风气建设,防止“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我们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搞好新形势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和发扬“两个务必”是内在要求。
一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要率先垂范,严格落实各项措施。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落实各项廉政规定,加强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说到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
三要健全法律规章制度。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只有健全法制、强化党纪,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奢靡之风问题。为此,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包括党内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干部人事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等。当前,尤其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十项规定,把密切联系群众的各种工作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同时,针对现实中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对奢靡之风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执行有关纪律处分规定,以严明的纪律督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进作风。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23/7294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