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财经视角
【案例】公积金管理亟待完善
2013年08月22日 10:48
【全球财经案例】
【事件介绍】
多地申请不到公积金贷款 楼市火爆钱都贷光了
近日,杭州、徐州、合肥等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向外界直言“余额告急”,其中,杭州、徐州宣布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以缓解公积金贷款猛增的压力;合肥推出公积金贷款“轮候制”,根据每月资金归集、提取等综合因素制定每月放贷计划,实行总量控制。
国内楼市成交持续火爆,不少城市的公积金贷款余额已经“囊中羞涩”。
近日,杭州、徐州、合肥等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向外界直言“余额告急”,其中,杭州、徐州宣布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以缓解公积金贷款猛增的压力;合肥推出公积金贷款“轮候制”,根据每月资金归集、提取等综合因素制定每月放贷计划,实行总量控制。
“‘公转商’是借用商业银行资金支持自住需求,”中原集团研究中心一名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公积金“封闭运行、自行放款”的性质,很多城市在楼市交易持续火爆的情况下,不得不紧缩公积金贷款或延长办理周期,以此来延缓部分需求入市。
日前有报道称,南京江宁板块一楼盘已经拒绝购房者使用公积金贷款,原因是公积金吃紧,放贷速度较慢。
“权宜之计”花样百出
日前,徐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宣布,从2013年7月底开展“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受托银行合作,将公积金贷款转由受托银行发放商贷,在个人偿还商贷期间,对因商贷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不同产生的利息差,由公积金中心逐月补贴给借款人。
徐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称,2013年以来,徐州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总量的迅猛增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正常发放。
无独有偶,杭州也将于9月实施同样的举措。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方面表示,2012年以来,杭州公积金中心个人住房贷款和提取业务规模持续增长,造成资金运行压力加大。目前,已出现公积金贷款放款轮候,新受理的公积金贷款客户的放款预计要有较长时间的等待的情况。
而早在2013年7月初,公积金余额不足的合肥就已经采取了“轮候制”来缓解压力。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称,当公积金贷款资金不足时,公积金中心将按“轮候制”确定贷款发放时间,实行总量控制。在“轮候制”下,公积金中心每月可贷额度将固定,一旦放完,申请市民将要排队等候下月指标。
一位熟悉公积金运行的业内人士表示,“公转商”、“轮候制”等都是缓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楼市低迷时,公积金过度结余会造成资源浪费;楼市火爆时,又容易出现余额不足的情况,因此,建立合理的公积金存贷机制,加大对公积金风险的管控才是长远之计。
在部分城市公积金余额告急背后,是这些城市楼市持续火爆的事实。以杭州为例,2013年上半年,杭州主城区共成交新房23051套,仅次于2009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18593套,同比增长89%。
其实,早在年初,北京、苏州、东莞等城市就已经收紧了公积金政策,官方公布的原因或为配合调控,或为“保持公积金均衡持续运行”。业内人士分析,后者表述的背后就是部分城市公积金余额不足的事实。而如今,杭州、徐州、合肥等城市的表态显然更直接,就是因为缺钱。
多地公积金放贷额创新高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回暖,加之新“国五条”催生二手房成交集中爆发,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增速明显。
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5月,上海市公积金个贷金额达到72.39亿元,这一数字创造了公积金个贷业务开办以来的月度放款的最高纪录。1~6月上海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面积为556万平方米和1371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6%和126%,上半年上海累计发放公积金个贷333.80亿元,同比增长115.31%,同样为历史新高。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显示,上半年,温州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3.52亿元,已超过2012年全年公积金贷款总额;郑州市上半年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9亿元,同比增长100%。
徳佑地产交易按揭部总监杨永俊介绍,尽管放款数额创下新高,但目前上海公积金个贷政策未变、放款也正常,只不过上半年短期出现过放款速度减缓的情况。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6月份的时候,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外的口径是“审批从严”,但受其影响放款速度放缓成为不争的事实,不排除公积金短期资金紧张的可能性。
杨永俊告诉本报记者:“公积金贷款的金额是根据缴存比例来定的,整体的额度是经过合理配置的,不像商业银行会有一些如调用等自主经营行为,所以一般情况下,公积金较少出现余额不足的情况,如果不足的话,官方会提高审批的门槛。”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分析称,公积金贷款额度可根据当地房价和归集资金,在许可范围内进行政策微调。“如果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出现资金紧张,可适度收紧并提高贷款门槛;资金宽裕了,则可能适当放松。”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也发生过住房公积金被挪用而导致余额不足。例如,吉林通化就出现了11亿元公积金被有关人员通过“贷款前移”、“造假骗贷”、“增加管理费”等手段挪用的情况。
资金吃紧致公积金贷款放慢 开发商连呼“等不起”
公积金贷款要等3个月
自“国五条”实施以来,全国多个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幅攀升,带动住房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快速增长。最近一段时间,上海、杭州、南京、温州等地公积金普遍吃紧,贷款等候时间拉长,部分城市贷款要等好几个月。
杭州市民陈晓潇本打算近期购置婚房,已锁定了合适目标,然而需使用公积金的他却被销售方告知,目前公积金已贷不出钱,建议其全部使用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等候时间太长,好几个楼盘都拒绝。”与他一样,不少使用市公积金贷款的刚需购房者也表示近期频频“被拒绝”。
记者走访多家楼盘销售部后获悉,目前杭州市公积金贷款轮候时间超过三个月,这让资金回笼压力本就很大的开发商连呼“等不起”,只能婉拒这部分客户,建议他们使用商业贷款。
据杭州市透明售房网显示,2013年上半年杭州市区(含萧山、余杭)新建商品房签约量为42017套,较去年同期上升13.11%,公积金贷款率也一直在上升。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2012年年底中心贷款率为80%,到目前已达到90%以上,为中心历史最高水平。
“公积金贷款业务规模持续增长,资金运行压力加大。目前,已出现公积金贷款放款轮候、放款需较长时间等情况。”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谢洪亮表示。
上海、南京、温州等多个城市也出现类似情况。2013年上半年,温州市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3.52亿元,总量已超过2012年全年。
“公转商”贴息贷款救急
针对公积金贷款等候时间拉长,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宣布,将会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杭州银行四家银行于2013年9月联手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即对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者,由银行按照公积金中心审批额度先行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由公积金中心按月给予利差补贴,待公积金中心资金宽裕时,再将银行商业性贷款置换转回。
谢洪亮表示,贴息资金将由市公积金账户增值部分支出,希望新政能缓解公积金紧张带来的贷款压力,减少公积金贷款等待时间,方便刚需人群购房。“目前已受理申请都要排到年底了,现在来申请的要等到明年。”谢洪亮说。
目前,承办“公转商”贴息贷款业务的四家银行已开始预受理服务,正式业务办理及放款将根据预受理顺序排队。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申请“公转商”贴息贷款只需按公积金贷款手续准备材料,相关交接会由银行与公积金中心后台进行,不会增加申请手续,审批时间也会快于目前公积金贷款轮候时间。
多数购房者对这一政策给予肯定。准备购置首套住房的李女士表示,“如果缺少公积金贷款这一块,普通刚需购房压力很大。”
一些楼盘销售人员对此保持观望。“目前实施细则还没出来,如果审批还要很久,那么开发商的资金压力还是很大。”一位楼盘销售经理表示,“如果比正常公积金审批快,我们肯定欢迎。”
需要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此番推出的“公转商”贴息贷款政策,曾经在常州、宿迁及浙江的桐庐、淳安等公积金规模小、易受资金压力影响的地区尝试执行过,而对于楼市过热、公积金体量较大的一、二线城市而言,尚属首次推出。
就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有不少楼市繁荣的地区同样面临着住房公积金存量压力,极大影响到普通购房者的购房需要。部分城市通过提高职工存缴额度、降低贷款额度来缓解公积金资金紧张。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杭州的此次新政,虽然属于“非常时期”的过渡性举措,但也体现了政府应对公积金压力的一次积极探索。这将会为破解全国范围内较为普遍的住房公积金“吃紧”难题提供一种思路。
快房网首席评论员程伟明认为,如果公积金缴存始终跟不上公积金贷款的需要,那么这一“缓兵之计”很难对公积金难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用于补贴利差的资金即使来源于公积金账户增值部分,但也增加了公积金支出的压力。
专家指出,由于我国公积金制度实行时间较短,尚未建立存贷比率、稳定有效的公积金保值增值投资渠道等机制,公积金超量发放、难以正常增值,以及存在“多数人缴纳、少数人享受”的“负福利”效应突出等问题,亟须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
【启示与思考】
公积金贷款猛增说明缴存公积金职工住房需求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与银行信贷资金是一样的,如果储户提取存款和银行贷款同时猛增,必然造成银行头寸资金不足。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住房公积金同样面临一个“经营管理”问题。这次所谓的公积金贷款余额不足,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用于发放公积金贷款的公积金资金不足。主要原因是,在楼市火热,房价节节攀升预期下,各种需求包括自住型需求、改善型需求等恐慌性入市、实施购买行为,对公积金贷款形成了较大需求压力。与此同时,公积金管理者没有把握住公积金贷款运用的“度”,出现了盲目发放公积金贷款,盲目扩大公积金贷款规模的情况,从而导致用于放贷的公积金资金出现严重不足。
导致公积金放贷资金不足还不是最为严重的情况,如果导致公积金资金正常提取难,那就成为了大问题。正像银行一样,信贷资金第一要务是率先保证存款人提取存款,再有长期滞留和富余资金才能用于发放贷款,否则,将发生支付危机,何谈放贷谋利?公积金作为一种互助性资金如果因为放贷原因导致正常提取难,不但危及住房保障的资金性质,影响职工正常购房资金需求,而且将使得这项制度的公信力大大下降。
公积金资金超负荷发放贷款固然有购房需求旺盛的外部原因,但是,也不排除公积金管理者力图扩大公积金贷款规模,谋取更大利益的内部情况。目前五年以上的公积金贷款利率为4.7%,而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仅为0.4%,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2.85%(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利差分别为4.3个和1.85个百分点。前者远远高于商业贷款利差,后者与商业贷款利差差不多。而公积金贷款收益本应该分配给公积金所有者,但当前如何分配不得而知。这么大的利差收入和绝对收益分配权,必将诱使管理者超负荷发放公积金贷款。
多地公积金贷款资金严重不足,其实是公积金余额不足的反映,正在威胁到正常职工公积金的提取。一些地方通过公积金贷款转为银行商业性住房贷款是化解出路之一,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关键在于公积金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公积金资金存量情况来放贷,当务之急是立即控制贷款盲目扩张和发放。目前,应该以收回公积金贷款为主,使得公积金有足够的存量规模,确保职工的正常支取。
公积金是职工缴纳的住房保障资金,是具有住房互助性的资金,只能仅仅在缴纳公积金者的范围之内使用,而不能挪作任何其他用途,比如:建立保障性住房、投入到资本市场以及使用到其他与缴纳职工不相干的项目和地方。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闫文刚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22/7294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