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江西:让干部敢于担当
2013年08月26日 13:44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实干。关键在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设一支敢于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正如省委书记强卫所言“要始终把培养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作为重中之重”。
敢于担当,是干部应有的政治品质和行为准则,也是改革发展呼唤的一种精神、一种责任感。什么是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困难和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风险和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和挫折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亮出“利剑”。我们要推动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就必须使广大干部发扬光大敢于担当的精神。
然而,反观当下一些干部,有的做“太平官”,怕得罪人、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做“平庸官”,身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有的做“圆滑官”,不敢负责“亮剑”,不敢较真碰硬,总是消极避事、明哲保身……这些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的现象,说到底都是私心作祟,一事当前,打的是自己的“小算盘”。如果任由这些现象泛滥下去,势必败坏干部队伍风气,影响改革发展进程,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让干部敢于担当,就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进。”只有让敢于担当的干部得到重用,才会涌现出更多敢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坚持“看票不唯票”、“看分不唯分”、“考德与考绩相结合”、“既看显绩又看潜绩”等原则,让“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敢担当者有位置,让不敢担当的干部靠边站。
让干部敢于担当,就要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将其着力培养成肯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好干部。有道是:“庭院难养千里马,花盆难栽万年松。”好干部的培养离不开“养料”,更离不开适宜生长的“沃土”。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持之以恒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同时,让那些有潜力、想干事、敢担当的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去,多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担当意识、增强担当本领、锤炼担当作风。
让干部敢于担当,还要为他们撑腰壮胆、主持公道,使其在广阔的平台上敢想敢为、大显身手。现实中,常有人说,“不干事的不出错,干得越多错越多”。敢于担当并不容易,敢于担当、勇于改革的干部往往会受到争议,甚至遭受排挤。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支持、鼓励、保护敢于担当的干部,为实干者撑腰;要营造褒奖成功、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让敢担当者专心谋事,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26/7296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