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综合
郭继孚:用新理念、新方法为城市交通做手术
2013年08月26日 16:29
郭继孚 工学博士,现任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政协委员
一、北京交通概况。交通的问题,是普通的百姓天天遇到,天天感受到的东西,北京市的交通发展从整体上看非常快的并且程度也很大,无论地面交通还是地下交通都是突飞猛进的。一方面表现在人口增加的很快,一年增加近60万人,在国外来讲,这是一个大城市的规模。另外一方面表现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小汽车开始进入家庭。小汽车的增加量也是很大的,当前北京的交通压力非常之大。在2010年,北京市一年增加了小汽车有多少呢? 80万辆,这么多车放在北京市意味着什么?如果把这80万辆挨着排满,拉长线,排起来是4000公里长。相当于从北京一直排到香港再回来。这里有一个数字,北京的道路长度是多少呢?城市道路的中心的长度是6000多公里,还有一万多公里的公路,80%的小汽车都是在城市六环以里的区域在跑。在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北京的交通面临着许多问题。
当然政府也好,市民也好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治理交通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每周限行一天,特别是开车的人带来一些不便。另外从2011年的1月1号,北京开始限购,很多人要去摇号,每个月要摇出来两万多辆车,没有号码是上不了车牌的。可以算一笔账,按现在每个月增加两万辆,一年的总和就是要增加20多万辆,北京的交通仍然是非常严峻的。怎么讲呢?按车辆增加的增量率,每年增量大约在5%左右。但是,北京的道路的建设速度增量是多少呢?不到1%。因为道路的建设和许多因素有关,第一,修路是要花钱的。第二,中心城区有很多路都修的差不多了,特别是主路。小路和支路还差的比较多,但是修起来非常难。修路难的问题问题在于拆迁,目前拆迁的成本特别高,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可实现的程度难度也非常大,这也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所以就是整个这个交通方面讲,尽管近几年北京的交通发展很快,取得的成效也很蛮显著,但是交通形势仍然还是比较紧张的。这是我想要给大家介绍的一个背景。
二、未来北京交通的发展方向及理念。北京的交通会不会越来越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东京的交通50年前,跟我们今天差不多。东京现在有3500万人,北京预计在2030年人口有可能达到3000万,当然这个都不是官方的数字。东京50年前的交通状况非常堵,比现在的北京的交通状况要堵得多,他们的平均时速只有15公里。但是现在的东京,它的交通没有那么堵了。原因关键就在两点上,第一,对于北京这种大城市,解决交通的出路只有靠发展公共交通。第二,要对需求来进行管理。解释一下这两点,发展公共交通的概念?北京地铁日客运量突破了1100万人次,当然这是人次了,但在世界的城市地铁网中也是比较少见的了。但是跟东京去做对比,就发现我们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东京一天的轨道交通的客运量是4000万人次,它就是在非常拥堵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包括市郊铁路等,并且覆盖区域很大,这就叫城市圈,这个在国外的大城市是很普遍的。东京主要的交通工具实际上是靠轨道交通来完成的。那么小汽车是什么状况呢?东京的小汽车有400多万辆,然后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约束小汽车的增长。它虽然没有摇号、限购,但是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在当时东京的停车状况也是很严峻的,就跟现在北京的路边,处处都停车,一边停不下停两边,两边停不下停双排,包括很多社区的情况还是比较严峻的,有很多地方的消防通道都堵死了,已经严重威胁到社区的安全,到了必须要下决心来治理的情况了。
其实不仅是东京,包括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等等,这些世界性的城市,都经历过这个痛苦的阶段。像东京经历这个阶段以后是怎么治理的呢?其中有一个非常严厉的措施,就是买车必须要有停车位,没有停车位是不能买车的。首先要有一个车位证,把车位证放在一个挡风玻璃上,警察可以随时查的,车位证都有一个编号,这个编号跟车位的号对上,说明这个是合法的。如果没有对上,罚单就会贴上,如果一看这个证是假的,罚款20万日元并且要蹲3个月监狱。如果违章停车三次,驾照就吊销了。连续三次驾照被吊销,后果就是终身禁驾。现今北京的交通发展到了现在这个程度,实际上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改进,包括道路设计、管理、信号、标志标线、人的素质等等。
那么现今如何去发展交通呢?首先交通发展的理念上需要全社进行反思。要科学的发展交通,尤其是要大力的发展公共交通,优化的公共交通,地面公交。地面公交这几年的客运量是下降的。为什么下降呢?第一,不快捷。在北京,如果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开车一个小时,坐公共汽车用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的话,对于市民是接受不了的。第二,不方便。因为坐公共汽车,不太可能保证只坐一趟车就到达目的地,倒车是很不方便的。实际上我们的交通枢纽,换乘站设施还严重不足,还需要大力建设。第三,就是需求管理,这方面确实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目前北京有500多万辆的汽车,其中小汽车是400多万辆。对比上海,它有300多万辆车,但实际上把摩托车都算进去了,真正的小汽车只有100多万辆。所以去上海就会发现它的交通压力也不小,虽然也很堵,但是比北京的压力还是要小。
再给大家列一个数字,香港大家都知道,它的收入水平是很高的。但是香港有多少车呢?只有65万辆。小汽车一共才40万辆。为什么香港人收入那么高却只有这么点车呢?这恰恰就交通发展理念上的问题,现在大家富裕了,自然而然就认为应该有一辆车。对待小汽车的观念,要因地制宜的去分析。的确小汽车是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但是它是分地方的。香港为什么只有40万辆小汽车呢?我们知道香港的楼密度是很高的,很多香港人是住在半山腰上的,在那样的地方是不可能给大家建停车位的。香港又管理的很严,不允许随便停车。曾经香港运输署的官员到北京来,有人问香港的车那么少,大家不买车吗?他们的官员说,在香港要买一个车很贵,各种各样的税不算,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车位,在香港岛上一个车位平均下来是200万港币。所以在香港,到地下室去看没有车位,老板都不开车,地下车库一共就三个车位,都是留给要员访客用的。还有一个例子,纽约的曼哈顿,高楼大厦特别密的地方,当地有77%的家庭没有车,曼哈顿岛上有穷人,但是也有富人,在哪一套公寓都是几千万美金一套。那个地方寸土寸金的地方,是没有人愿意拿出几平米来停车的,换句话说在城市里面,一辆车所需要的土地,要远远的大于每一个人所消耗的土地。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城市的中心区几乎全部都是如此。到了东京,离东京市区 50公里到70公里的人也要到东京上班,他们平时是有车的,但是一旦要想进市中心,只有坐公交,坐地铁一条路,不可能开车的。
现在北京的交通之所以会非常拥堵,就是500万辆车绝大部分是在市中心的。二环以里这个区域,人均拥有小汽车的比例是曼哈顿的两倍还要多。给大家再举一个例子,北京市城六区,2005年开小汽车的出行的73%是不交费的。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上升到86%,就是开5次车只有1次才是收费的。有详细的数字发现,就是有一个开车出行的距离分布,从中发现低于5公里的比例占到了44%。5公里其实按照传统来讲,就走路、骑车,基本上都可以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开车呢?说明现今城市交通的管理其实面临的课题是很多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不是说非得靠开车不可。以人为本,才是交通发展的一个根本的出路。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大家从战略上,从政策上来做出调整,当然也需要全社会的出行观念做出调整。大家希望有一天开车出行不受限制的去开,随心所地的去开,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种场景这是我们的梦想。今天来谈论“中国梦”,这个梦是很好的,大家应该有这种梦想,相信有一天能够实现。相信北京的交通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因为从世界的城市发展经验上来看,许多城市都经历过交通的痛苦期。
未来交通要集中财力发展高效的运输工具上,达到方便、便宜、和谐。密度高的地方要靠公共交通解决,密度低的地方可以发展一部分小汽车。北京作为特大城市,将来要成为世界城市,中央提出来城镇化要作为下一个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国要想继续发展,城镇化的道路是必须的。现在我国只有50%的城镇化率,西方发达国家都在70%,甚至到了80%的水平。今后大量的乡村要变成城市,更多的人口要涌入城市。当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的时候,人口估计要有三、四千万的规模,那么它的交通靠什么?一定是靠大运量的、高效的公共交通来解决。以上就是要和大家分享的想法占用的时间比较多,谢谢大家!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26/7299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