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视点
【组文】《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生动体现群众路线的最新力作
2013年08月29日 09:17
编者按:从2003年到今年,经过十余年的精雕细琢,《理论热点面对面》已经打造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名牌读物,成为广大群众熟知的“老朋友”和理论学习的“好帮手”,堪称通俗理论读物“经典之作”。为深化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更好地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干部群众的现实关切,梳理出公平正义怎么保障、收入分配怎么改革、环境恶化怎么扭转、食品安全怎么监管、教育质量怎么提高、养老难题怎么破解、道德失范怎么治理、铺张浪费怎么杜绝、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等9个问题,编写了《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本体现群众路线的最新力作。
语言是沟通理论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说假话、讲大话、道空话,只会让理论远离群众。《理性看 齐心办》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具体来说,突出运用了“五法”:一是“画龙点睛法”。每个问题的小标题言简意赅、生动贴切,如“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扣紧‘舌尖上的安全阀’”、“积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等,抓人眼球、引人入胜。二是“广征博引法”。如在讲到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时,既列举了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也借鉴其有益经验,同时引用了我国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从历史与现实、国外与国内等多个视角来析事明理。三是“情感熏陶法”。如在讲到养老保障问题时,引用描绘老年生活的诗作、歌曲、谚语,起到了情理交融的感染作用。四是“图文并茂法”。精心编排的100余幅图表与内容有机结合、彼此映衬,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五是“知识拓展法”。每一个专题都设计有“网友网言”、“专家评说”、“政策传真”、“权威声音”、“相关链接”等栏目,开阔了理论视野,增加了信息含量,便于广大读者拓展阅读、自主学习。……详细>>
一本大众理论读物,如何才能赢得大众?我看起码要具备这么几条:一是谈大众关心的问题;二是用大众习惯的语言;三是讲大众信服的道理;四是出大众希望的招数。新近出版的《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就具备了这些特点。
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环境资源保护力度日益加大,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得到加强,但问题仍然不少,有的甚至十分严重。社会大众十分关心公平正义怎么保障,收入分配怎么改革,环境恶化怎么扭转,食品安全怎么监管,教育质量怎么提高,养老难题怎么破解,道德失范怎么治理,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一书紧扣这九个问题展开分析和阐述,首先在话题上点到了群众的心坎儿上,与社会大众共鸣。……详细>>
辛鸣指出,实事求是的讲,中国社会上存在着“面子消费”的态势,而且这个态势在社会层面上涉及比较广。“面子消费”,当然属于浪费的范围,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为什么会出现“面子消费”的状况。看待“面子消费”的时候应该看它背后的根源,当把根源找到之后再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就会更加有意义。现在社会上,大家消费面子的时候,背后的社会运行方式迫使我们不得不这样做。
他认为,正确的观念要建立在基本的社会运行机构和运行机制之上的,如果社会上存在着面子消费需要的时候,我们百姓不这样做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一点的时候,再来谈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就会发现,我们要把这个背后根源找到,要扭转目前社会运行过程中不良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运行方式,当我们把这些改革了之后,才能在社会上确立起健康的消费观。……详细>>
如果把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了,这样一来,可能很多人都不会讲到雷锋精神慢慢离我们疏远了。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使雷锋精神成为一个经常呈现的伟大的精神。当然,怎么是雷锋精神常态化呢?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得正确认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一个共产党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凝结的超过雷锋的具体事迹的雷锋精神,是不会过时的,生生不息的,要深刻认识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另外在实践过程中,中国精神也好,雷锋精神也好,都是我们国家意识形态里的东西,要把老百姓接受这样的问题,如何我们平常讲的三贴近,用老百姓的切身的实践去创造自身的发展,这可能是我们在雷锋精神教育中应当注意的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在实践中,宣传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使它能够与自身的幸福生活的创造结合起来,能够与自身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弘扬雷锋精神才有土壤,才有底气,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地散发光彩。……详细>>
王伟指出,政府应该有好的形象,关键什么样的形象是真正的面子。从负面来讲,当前一些政府机关修办公大楼,近年来确确实实越来越豪华。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在政府办公大楼前面盖占有大量土地的广场。除此之外,还表现在不顾自身条件和资源搞政绩工程,这是更加深层的面子工程。中央和省级相对来讲还比较注意,到了市县有一部分人,反而好像有点更加注重所谓的“面子消费”,希望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网友提及某些缺水城市搞人工湖,矿产资源开发无度,原本优美的旅游资源被肆意消费,过早枯竭。这种“一次性消费”式的治理模式为何能一再被“复制”。王伟认为,实际上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详细>>
刘尚希指出,铺张浪费确实对国家长远发展影响非常大,严重的铺张浪费会导致国家经济社会的衰败。我们国家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却拥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在世界上排名很靠后,如果我们把有限的资源浪费掉了,那就意味着未来的发展就会缺乏后劲,不仅仅是对经济,对社会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国家发展靠的是效率,是创造。铺张浪费恰恰是和效率、创造背道而驰,等于说铺张浪费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从这个意义来讲铺张浪费的影响不仅仅是表现在物质层面,实际上也会对个人的精神和社会的风气产生腐蚀作用。因为铺张浪费表明人更多地依赖物质,或者变成物质的奴隶,通过物质显现自己的价值,那意味着人精神方面的空虚,也包括个人精神方面可能产生一种堕落,所以过分的追求物质,在物质生活方面铺张浪费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是个人的可能也是社会的。……详细>>
武维华指出,我国主流媒体从今年开始议论舌尖上的浪费,这应该是铺张浪费领域表现比较突出的领域。事实上谈到铺张浪费,不仅仅涉及餐饮和我们日常的饮食,也囊括了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比如开车排量越来越大,住的房子越来越大。在工作方面,涉及到的各种生产资料的浪费,也是比比皆是。例如,我们国家在农业生产上化肥的使用,其浪费就极其严重,咱们国家耕地的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8%,但是消耗了世界化肥产量的1/3,将近占了33%,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浪费的严重性。当然还有其他的领域,表现很多。
他谈到,餐饮浪费从今年开始在社会上广为宣传,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因为这个领域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因为一日三餐和别的浪费不太一样,是不经意的,这个浪费确实非常严重,我们有一些数据,这个数据是从07、08年就开始调研的,从09年开始每年都利用两会的平台,还有政协、人大常委会的平台也再不断地提这个问题,到今年终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详细>>
赵树杰认为,道德模范的评选,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正说明大家对道德的关注,对正能量的热情。我们这个道德模范评选,它评出来都是我们身边的好人,都是一些平民,每次评选,从推荐到评选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它的比例90%以上都是普通的工人、农民、社区居民、教师、医生、战士,都是我们身边普通的人,他们正是展示我们普通人身上的道德素质。他们都在我们身边,所以说,他们是我们最最鲜活的教材。我们评选道德模范,根据当前社会的现象,社会道德状况,分为五类,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这五类模范恰恰对应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的几个价值。比如助人为乐体现的是一个仁,见义勇为是义,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尚义的道德传统,诚实守信体现诚字,敬业奉献体现的是敬的精神,孝老爱亲体现的是一个孝。这都是我们传统道德当中的优秀的精神,它通过我们现在一代又一代人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传承。……详细>>
责任编辑:叶其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29/7305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