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心得
摒弃“官僚主义”激活“群众路线”
2013年09月02日 08:42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官僚主义却是党群关系的“隔离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要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其中官僚主义是这“四风”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官僚主义的要害就在于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发号施令,仅仅依靠开会、打电话、发文件推动工作,不愿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各项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少数领导干部自我感觉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官老爷”思想严重,对干部群众的合理诉求和饥寒饱暖无动于衷,甚至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引发上访事件,形成了“先拍脑袋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的不良现象。如何构建新型的党群关系,让党员干部克服“官”本位思想,回归“人民公仆”形象,成为了摆在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让官僚主义闻风而改,就要树立群众观念。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必须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摒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做到深入群众不摆官态,宣传群众不讲官话,说服群众不打官腔,教育群众不用官调,引导群众不耍官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自觉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让官僚主义闻风而改,就要坚持群众路线。“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剔除官僚主义才能贯通党群关系。建党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凝聚亿万人民赢得民心所向,共同战胜前行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把群众路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生命线予以坚持和贯彻。要保证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延续下去,就要以人为本,切实发扬民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党员干部工作的动力和标准,把群众的呼声当作工作的第一信号,带着真情实感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使党员干部将群众路线牢记在心、外化于行,真正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共同筑就“中国梦”。
让官僚主义闻风而改,就要完善体制机制。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督,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通过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把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对于官僚主义者来说,职位、权力是命根子;既要当老爷,又要讲形式,还怕丢帽子,是其共同的心病。要铲除滋生官僚主义的土壤,应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对于那些德才兼备、作风正派、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要表扬鼓励、大胆使用;而对于那些热衷于官僚主义,走歪门邪道的党员干部,则要给予严厉批评,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02/7305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