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心得
精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体会文章(十九)
2013年08月29日 11:15【编者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受和认识,形成了深浅不一、长短有别的心得体会文章。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实践心得”栏目将陆续推出精选心得文章,供网友们学习参考。欲知更多精彩内容,请您点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实践心得“栏目。如果您对该栏目还有什么要求、意见和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政治优势。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领导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密切关系的路线。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统一···【详细】
走群众路线必须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树立群众观点就是要遵循“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 的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要时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处理好行使权力职能同为人民服务的关系,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与对自己良心负责统一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详细】
查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找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抓住要害、取得突破。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可是,一些同志表现淡漠,看不到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或者把问题看得很轻。听不到意见,找不出问题或者找的不深不透,本身就是问题。查找问题似是而非、大而化之、轻描淡写、不痛不痒,表面看是行动力度不够,其实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详细】
日前,与在上级机关工作的一位老乡闲聊。谈话时,无意间问他近段时间在忙些什么,这位老乡说:“没忙别的,就是经常随着机关工作组下基层倾听民声民意,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随后,他说出自己的一点看法:“现在人人有手机,家家有电脑,到处有热线,干嘛非要到基层同群众面对面去征求意见呢?”对朋友的这番观点,我颇不能苟同···【详细】
一是蹲点必须要“蹲”下去。蹲下去不只是到基层走一遭,而是要放低身段、放低姿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到人民群众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群众打成一片。对于群众而言,领导干部给人的感觉大多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即使领导干部下基层,群众也会有距离感。蹲下去就是要求不管职位多高,到基层都必须放下官架子,与群众平起平坐,与群众零距离,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与信任···【详细】
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出现的不会融入、不愿心入、不敢深入的“三不”现象,虽然只是个别情况,但却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在基层群众眼里,每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是党的化身,其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党,代表了组织。而领导干部的“三不”现象,其实就是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的“悬停”问题:上级精神也贯彻落实了,活动也搞了,群众家里也去了,可是,总结一下,只不过是水过地皮湿,没有什么深刻印象、没留下什么明···【详细】
“中风”之说实在贴切。在新的历史时期,一部分党员干部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思进取,奢靡享乐,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笔者认为,任何病在发病之前都有“先兆”,干部“中风”也不例外,若想“活命”,预防最关键。
先兆之一:“头脑肢体麻木”。现如今,有些干部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度和责任感,因此对中央这场”自上而下”的教育实践活动根本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头脑中没有概念,肢体上自然不懂得勤于落实,好好的一本“经”,被隔绝在某些干部的心门之外···【详细】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29/7306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