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案例】书记呵斥记者“尽管报”,何其嚣张
2013年08月30日 10:11
【基层执政案例】
【事件介绍】
广西龙胜公款吃喝县委书记呵斥记者“尽管报”
2013年7月29日,记者接到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一位企业负责人曝料,“我们的县领导们正在最豪华的酒店里用纳税人的钱吃吃喝喝呢。”在宴会现场,该县县委书记唐天生对前去采访的记者大声呵斥“你尽管报!”
县委书记等领导酒楼吃喝
2013年7月29日晚7点左右,天色渐晚,记者赶到龙胜县最好的华美国际大酒店。上到七楼,记者一眼就看见电梯右边一间大包厢里有三桌人正在吃饭,其中还有几位穿着制服的警察。只见频频有人拿着酒杯去敬龙胜县委书记唐天生的酒,坐在唐天生右边的男子身着警服。
记者隐蔽拍摄现场场景、进行了一些前期采访后走近唐书记。
记者:唐书记你好!你们在这里搞欢送会,新老局长交替是吧。
唐天生:你是哪里的。
记者:我是新闻媒体的。
唐天生:报社啊?你尽管报,你尽管去报,你想敲诈我还是怎么样?
记者:我没有敲诈你,我是来采访。
唐天生:这是你的权利,我们尊重你的权利。
这时有几名自称公安的男子过来,从记者手上抢记者证,嘴还说着这是什么东西。记者提出采访唐天生,一位男子称,你这个记者怎么不懂礼貌,书记还没吃完饭,你采访什么?
回应:县委书记言语欠妥 餐费由就餐人员个人支付
据龙胜县官方消息,2013年7月29日当晚用餐人员共36人,含上级公安部门有关同志,相关县领导,县政府办、县政法系统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工作餐每桌餐标为650元(含茶水、主食等);共饮用葡萄酒7瓶,每瓶98元;饮用白酒2瓶(桂林当地的湘山酒),每瓶120元。
2013年8月2日,龙胜县委、县政府做出回应说明,唐天生与记者对话时,亦有欠妥之处。针对用餐事宜提出和实施了相关整改措施:工作餐费用由就餐人员个人支付;县主要领导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作自我批评并深刻检讨;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引以为戒,认真学习并严格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确保今后不出现违纪违规现象。
广西龙胜县委书记公款吃喝消费3626元被免职
广西龙胜县委书记唐天生。资料图
日前,龙胜各族自治县领导干部以工作交接为名公款吃喝违规问题发生后,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自治区纪委立即组成专门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对龙胜县领导干部公款吃喝违规问题作出严肃处理并予通报。
经查,2013年7月29日,龙胜县一部门新任领导报到,县委书记唐天生与其他县领导商定安排工作聚餐。当晚,龙胜县在家的县四家班子领导、相关部门领导等36人参加在华美国际大酒店的聚餐,共4桌,总计消费3626元。龙胜县领导干部公款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实施意见》的精神,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唐天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去县委书记职务;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少荣,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潘德辉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责成龙胜县委作出深刻检查;责成参加公款聚餐人员个人承担餐费。
自治区纪委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引以为戒,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相关要求,令行禁止,坚决纠正“四风”,绝不能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搞公款吃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大吃大喝、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尽管报”县委书记因何被免
广西龙胜那个公款吃喝,不思悔改,反呵斥记者“尽管报”的县委书记唐天生终于尝到了“现世报”,自治区纪委13日通报,唐天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去县委书记职务。
其实,我们知道,免职不等于撤职降级,他级别还在,待遇还在,虽然这个事情的影响很恶劣,但是对他的伤害可能仅仅是损了点面子,工资照发,奖金照拿。
其实,我们也知道,现在一些地方上流行的免职更像是休假,事情发生了,为了息事宁人,先把职务免了,以后再择机启用。因女儿吃空饷被免职的原山西省静乐县县委书记杨存虎就曾经创出了两个月内复出的最短纪录。以此来看,龙胜县委书记挨的这个免职处罚,估计惩罚的含金量也高不到哪去。
但是吃了三千多元钱,被免了职,这样的新闻还是给了大家足够的震撼力。三千多元,在一些地方,请一桌都不止这个钱,书记用三千多元摆了四桌,一桌还没摊到一千元,这个标准恐怕在很多地方连最低标准都算不上。如今却结结实实地撂倒了一个县委书记,乐观者不免把它当成是一种信号,心生这样一种期待:对照这一标准,全国得有多少酒桌上的官员也得步唐的后尘而去。
但是三千元是否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少呢?龙胜县委、县政府8月2日曾发出《致广大网友的一封信》,文中提到,当时安排就餐,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为了给离任的公安局长送行,原局长与大家共事多年,建立了深厚感情,离别之时吃个工作餐、道个别似有必要;二是当时天色较晚,有必要解决外地参会同志的用餐问题。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这是个工作餐;二,这是顿便饭,三千多元钱吃了顿便饭,还是工作餐的标准,这招待的标准可一点都不低。
显然,大吃大喝与工作餐的定义模糊了。对比天价餐,三千多元的是工作餐;可对比老百姓吃顿便饭就是买个盒饭的理解,三千多元的工作餐就是天价餐。如果是照着官场的标准来,那么唐的被免只能落一声“倒霉”的叹息;可若是照着群众的标准来,我想,唐的被免就应该只是一场吏治风暴的开始,这正是群众想从唐天生被免的新闻中读到的信息,那么广西有关方面有没有开始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呢?
在这个事情上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做法,我们只能相信,书记的这次被免,其实也不是因为他吃了多少,吃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不幸上了新闻的排行榜。
书记呵斥记者“尽管报”,何其“牛气”
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新闻采访、事件报道是其权利和职责,任何人不得强加干涉和阻止,这是常理。可这位县委书记“牛气冲天”,竟然先是“查户口”,询问来历,后是“暴跳如雷”,愤愤地说:“你尽管报,你尽管报,你想敲诈我还是怎么样?”
为何“暴跳如雷”?呵斥记者干什么?如果是私人宴请,没有用公款大吃大喝,有必要“暴跳”吗?如果没违反什么禁令、规定,有必要“如雷”地呵斥吗?看来,暴跳,说明其心虚;呵斥,说明其胆寒。
既然明知中央有“八条规定,六项禁令”,明知“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一律不准用公款送礼、宴请”,为何还要“以身试法”?是心存侥幸,还是“胆大妄为”?作为书记,一定会知晓记者的权利和职责,那为何还敢阻止并大声呵斥?是因为自己是大书记,别人是小记者,还是自己公款吃喝有理,别人管不着?再者,一个堂堂的书记,就只有这点肚量?一个县的一把手,就是这样的素质?
如此“牛气”的书记,带出的是什么样的“下属”来!书记呵斥完毕,庚即就有一起吃喝的几名自称公安的男子一边抢记者证,一边嘴里还骂人;有人拿着记者证往外走,又有人拍记者的车牌号(以示威胁)。之后,还有下属(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找记者解释(欲息事宁人)。看来,书记“牛”,下属也不赖!
公款,纳税人的血汗,一分一毫来之不易,随便用之就是对纳税人的不敬。中央有规定、有禁令,顶风违之就是“违法乱纪”。呵斥、威胁记者,肆无忌惮就是缺乏涵养的粗暴和张狂。
作为县委书记,其“牛气”,应表现在对人办事的理性上,体现在为官为民的作为上。其“牛气”,是带头遵规守纪,是管好下属,帮扶百姓,当好“父母官”,使百姓过上安稳幸福的好日子。如若不然,再“牛气”的书记恐怕也“牛”不了几天。
【启示与思考】
这位县委书记真可谓牛气冲天,狂妄的让人瞠目结舌。许多网友纷纷质疑其底气何来,以笔者看来,其底气不是来自“县惯例”,而是官本位特权思想在作祟。对此不想多说,只想就县委书记叫板记者让谁难堪说几句:
首先让记者难堪。记者采访负面新闻,许多当事官员往往都是打悲情牌,求记者不要曝光,甚至还采取请客送礼等不正当手段以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位书记却反其道而行之,公然叫板,不但让采访记者始料未及,也让公众大跌眼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书记暴露的是真性情。人们有理由怀疑,这位县委书记在平时的工作中会不会搞一言堂,甚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独裁主义?如果真这样,更可怕了。
其次是让上级领导难堪。属下官员竟然明目张胆对抗中央的“八项规定”,一副在我一亩三分地上,我就是天,别说你是一个小小的记者,就是…也不能把我怎么样,虽然这位书记没有这样说,其言行却昭然若揭。活脱脱一副土皇帝嘴脸。殊不知这样做不但暴露了自己的狂妄,而且也打了上级领导的脸,起码是御下不严,管理不善。
再次是让纪检监察部门难堪。中央“八项规定”已实施很长时间了,而且上头三令五申要贯彻“八项规定”,要“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风声如此之紧,政令如此之严,可是广西省龙胜县的县领导却公然与上头唱对台戏,带领一帮子人在酒店吃吃喝喝。面对记者的采访,作为带头大哥的县委书记却不屑地说:“你尽管报!”这不是让纪检部门难堪又是什么?是本地没有顶风违纪,公款吃喝,还是查处不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息纵容?我想假如各地公款吃喝行为都能被发现,如果确实能“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我想该县委书记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这么嚣张狂妄。
由此可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公款吃喝之风还任重道远,必须痛下决心,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让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无处遁形,并严格处罚,使官员们真正心中感到敬畏,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830/7308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