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青海:把人民群众放心上

2013年09月04日 14:38

 

原标题:把人民群众放心上、当亲人

把人民群众放心上、当亲人,是要求,更是追求;是当然,更是必然;是态度,更是行动。无数事实表明,群众是党员干部的根,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我们党和部队就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人民群众是主人!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心上、当亲人,才能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知民意、解民难、察民情、聚民智、谋民生,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把人民群众放心上、当亲人,就要求真务实、知行合一。求真务实,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坚持求真务实,既是良好工作方法,领导基本作风,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能否坚持求真务实,直接影响着部队建设的风气和质量,影响着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生成。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求真务实思想树得不牢,想问题、干工作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作风漂浮,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蜓点水,对部队情况知道有限、思虑不深;有的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问题和矛盾,等等。这些都与党和军队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败坏了领导干部的形象,损害了党群关系、官兵关系,影响了部队建设和发展,为官兵所厌恶。因此,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作风和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等做法,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基本功。以作风之真求作为之实,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增强“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作威作福,要躬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利益,踏踏实实为百姓谋利益、为官兵谋福祉;就要铭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真心为民着想,为民而干,无论是决策还是执行,都要符合广大群众、广大官兵的意愿;就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毛泽东同志曾说,“马克思主义的箭要去射中国革命的靶,党内有些同志拿着马克思主义的箭,在手里反复搓了又搓,连声说好箭好箭,就是不去射这个靶”。这说明一些同志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能合一。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真知真行、知行统一,说真话办实事、有作为敢担当,将干实事内化为一种责任、一种意志、一种能力、一种作风,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才能对得起组织、群众和官兵的信任。

把人民群众放心上、当亲人,就要亲民爱民、先做学生。“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决定态度,影响作风,支配行动。感情深一寸,作风好十分。领导干部首先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任何时候,都要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拉近距离,加深情感,听到真实声音,消除隔阂和抵触情绪。亲民爱民,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官兵,把官兵当自己的朋友,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只有真正与官兵实行“五同”,睡睡战士的床铺、闻闻战士的汗味,了解官兵的喜乐哀愁,才能赢得战士信任和认可,才能真正把为官兵服务搞好。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最好的老师。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要做老师、先做学生。领导干部要以谦虚的态度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学习群众的实际经验。只有问计于兵、问需于兵,借鉴官兵智慧,倾听官兵意见,真心实意依靠基层官兵推进工作,才会凝聚起发展和建设的强大合力。

 

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一些领导干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就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马虎起来,不注重汲取官兵智慧,不自觉接受官兵监督,不仅工作没有起色,甚至导致违纪违法,这些教训值得每个干部认真记取。事实一再表明,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让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工作常态,一以贯之地坚持,才能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素质能力、开创工作局面、服务基层官兵。

把人民群众放心上、当亲人,就要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实践证明,有了忧患意识,就有开拓进取精神;有了开拓进取精神,就会带来事业发展新局面。我们党是一个在忧患中诞生、奋斗、壮大的政党。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忧患意识贯穿到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当中,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帮”。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来自对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坚持,来自高度的责任心。有了这种责任心,才能培育出干事创业的卓然见识和清晰思路,才能迸发出奋发有为、永不言败的坚韧品格和进取精神。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各级干部要以更大力度的思想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来推进和实现工作目标。创新是创造、革新的意志、勇气,是工作中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如何,关乎事业兴衰、关乎发展快慢、关乎个人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高低。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万物在不断变化,实践在不断发展,离开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服务人民。谁善于创新,谁的办法就多;谁善于创新,谁的天地就广阔。面对部队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惯性思维,创造性开展工作,研究提高工作效能的新方法,尤其要善于在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谋求部队建设的新发展,注意解决关键性问题、棘手问题和影响较大的问题。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归根结底在于服务群众。领导干部只有视群众利益重于一切、先于一切,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时刻放在心上,才能为党建功、为民造福。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真心实意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把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和概括,以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把服务官兵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解兵之忧、济兵之困、谋兵之利,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把人民群众放心上、当亲人,就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职务越高,言行辐射面越广,影响力越大。为此,各级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严”字当头,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时刻以党章规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经受住权力和金钱的考验。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时刻保持警觉,谨慎交友、慎思笃行、知书达理,淡泊名利、远离奢华、拒绝腐蚀。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爱民为不懈追求,以为民为工作目标,廉洁从政、秉公办事,这样才能算得上把群众放心上、当亲人,也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服、拥护和称赞。

(作者为武警青海总队副司令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04/7311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