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外国投资者认为监管升级利于中国优化商业环境

2013年09月03日 15:18

 

近期,随着中国政府对多家外资企业开出“价格垄断”、“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罚单,监管力度加大而令我国对外资吸引力下降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数位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显示中国政府完善优化投资环境、为各国投资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决心,长远来看能增强外界对中国商业环境的信心。

理解和支持声居多

近期以来,国家发改委对恒天然、美赞臣等六家企业开出中国反垄断调查以来最高金额罚单;在华规模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因涉嫌商业贿赂被调查;赛诺菲、礼来两家大型外资药企据传也正受到工商部门调查。

1

(图为葛兰素史克企业标志)

针对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力度,外资公司表示理解和支持。在华投资并发展业务长达17年的丹麦老牌企业丹佛斯认为这是好事。该公司中国区总裁欧华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它表明了中国政府完善优化投资环境、为各国投资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决心。

他说,商业贿赂行为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违反社会道德,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并造成工作成本和投资风险增加,危害消费者和最终用户的根本利益。“无论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如果触犯中国法律,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丹麦生物技术公司诺维信的中国政府事务和公共关系总监何育萍对记者说:“首先,中国监管机构没有只针对在华外资企业,中国监管当局对各个行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的商业调查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力度都在升级和加强。其次,随着中国将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出口驱动转向国内消费,政府更加关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形成对消费者更加有效的保护机制。只有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才能真正实现内需驱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为继续扩张增信心

中国监管当局对商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密集出手,不仅获得了那些倡导“公平”、“规范”理念的企业的支持,更成了这些企业扩张投资的定心丸。

欧华明说,相关部门的调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才能更为公平有序。从长远来看,这将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使企业和公众建立对中国市场经济和商业环境的信心,吸引更多外国企业投资。

何育萍也对记者说,目前中国的投资环境正在进一步改善,相信中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改变,依法查处案件表明中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完善、优化投资环境。

看到中国法规和监管日趋完善,丹佛斯和诺维信这样的企业才能持续并大手笔地在中国开展投资,继续其在华扩张投资的步伐。据悉,中国已成为丹佛斯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丹佛斯在华已拥有逾5000名员工,在华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天津、辽宁、浙江等地开设五家全资工厂。近期诺维信在江苏太仓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的天津泰达工厂供应链项目竣工。项目运营后,诺维信将进一步完善在华供应链管理,降低环境影响,提供更高品质的物流,节约更多运输成本。

2

外企有责任输入先进经验

虽然文化背景和商业理念的差异令在华外资企业经营时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但多数外资企业不仅有高度的法律意识,还能将本国的先进管理理念带入中国。

欧华明说,随着中国的全球化步伐加速,外资企业应该比以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将先进经营理念和遵纪守法的做法带到中国,而不是为了追求利益越过法律雷池。

 

他介绍说,以丹麦为例,丹麦在反腐败和反商业贿赂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这些规章制度完全遵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反腐公约。针对有海外运营的丹麦公司,丹麦也有专门的反腐败政策——《零容忍政策》。这个政策的目的有二:一是明确禁止丹麦公司海外商务行贿行为;二是帮助丹麦公司在进行海外商务活动时拒绝商务行贿。因此会有专门的丹麦咨询人员进驻其他国家,帮助在当地进行商务活动的丹麦公司防范违法行为。

在向记者介绍欧洲市场规范经验时,何育萍说,欧洲竞争政策与行业监管互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竞争执法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紧密协作,确保事前监管与事后控制过程中政策的一致性。值得一提的是,欧洲经济的增长来自于创新和效率,即来自于欧洲内部市场的有效竞争。因此,政府需要确保实施行业监管的过程中遵循公平竞争规则。(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03/7312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