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理论研究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道

2013年09月03日 10:35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认识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走群众路线的过程;调查研究的方法,就是群众路线的方法。党的正确决策和方针政策,都要经过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形成,而对它们的检验和完善,也要经过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注重调查研究是优良传统

革命战争时期,正是由于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对中国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党才科学地认识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民情,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光辉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等会议上,毛泽东为了缓解大跃进造成的困难局面,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亲自组织了对部分省份的农村调查。此前刘少奇进行的湖南调查,帮助全党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准确认识形势,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的贯彻,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成为和平年代开展基层调查的一个范例。刘少奇同志对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失误,勇于承担领导责任,多次向群众诚恳致歉,作自我批评,果断地予以纠正,从而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党和国家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办法,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改革开放后,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一直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组织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研究工作对于党的农村政策的调整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经济特区政策的制定和沿海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形成,东中西部梯度发展方针的制定和相继实施等,都起了重大作用,开辟了调研工作的新局面。

 

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宝贵经验

群众路线的首要环节是做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这是做好群众工作和一切工作的前提。为此必须走进群众中去,体察民情民需,汇集民智民力,进而行民政,达民愿,解民困。有些干部高高在上,拍脑门想当然,自以为是,难免决策失误,导致施政行为违忤民意,侵夺民利,激发民怨,成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从党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值得我们总结和记取的宝贵经验主要是:

第一,确立正确的立场,真心诚意地尊重群众,甘当学生,问计于民。社会调查活动过程是一个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调查者的社会身份、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以及作风态度等都会对被调查者产生影响,被调查者的思想和情感又会影响到调查者。开展调查研究,首先要解决谁依靠谁的立场问题。调查者真正把自己摆在向群众学习和请教的位置,诚心诚意地问计于民,杜绝居高临下的姿态。坚持眼睛向下,拜群众为师,问计于民,体现的是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和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调研立场,如此才有丰富的材料来源,实现调研的目的。

第二,遵循适用的调查方法,获取事实材料。在深入群众之中进行社会调查,获取丰富、真实、有用的信息,必须探寻和遵循科学的操作方法。这是践行尊重群众、问计于民立场的基本途径。比如开调查会是毛泽东农村调查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在调查会上要“自己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把自己置于与会的被调查者之中,取得与会者对调查者的认同,而不是高高在上。再如毛泽东注重典型调查,“解剖麻雀”、小中见大的方法。要真正了解社会情况,就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然后于研究别个地方,于明了一般情况,便都很容易了”。以此方法由个别典型推及一般,可以对各地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第三,获取可靠的材料之后,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才能把握事情的本质和规律。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从丰富的资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调查的价值所在。革命时期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认识中国农村社会。通过对农村各阶级的具体而详尽的解剖,弄清了这些阶级的经济状况和政治态度,得到了正确的阶级估量,对农村有了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党对中国农村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严格审慎的阶级分析,为制定我党的土地革命路线、政策和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平时期我们更应该运用阶层分析方法,处理社情民意资料,反映社会情况的新变化,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施行,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健康推进提供参考。

 

调查研究工作要与时俱进

新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强调,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和处理调查材料,都要围绕现时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我们面对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确立调查研究的问题和目的,有了问题意识,才会把依靠群众的调查立场和问计于民的调查目的,明确地衔接起来。习近平同志最近强调,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习近平强调指出,这些重大问题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回答,要结合实际、结合未来发展来进行解答,不断给出准确、科学的答案。

达到上面的要求,需要我们更新调研方法,提高调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我们以往的调研实践运用更多的是经验方法,调研的精确性不够,可重复性可检验性也弱,这是科学化不足的一个体现。提高调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应该发扬传统调研方法,借鉴现代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推进调研工作方法的创新,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

要把传统的调研方式与现代调研方法结合起来,善于利用先进的调研手段,使用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遵行规范的调查程序,确保信息处理保真不掺水;采用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及数据模型分析等低成本高效率的调研方法获取和分析信息资料;要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用充足的数据和事实说话。要把集体调研与专家调研结合起来,善于借助外脑,丰富和完善调研成果,更好地为决策服务。

调研工作科学化需要制度保证。有必要建立健全政协调查研究制度,使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如建立调研课题激励制度,调研成果和信息交流制度等。调研工作科学化需要物质条件保证。有必要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确定制定课题和自选课题,足额保证调研经费,支持职能部门改善调研条件和手段,加快实现调研信息交流网络化、办公自动化,不断提高调研工作效率。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03/7312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