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专家解读习近平主席接受五国媒体联合采访
2013年09月05日 09:13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3日赴土库曼斯坦开始了五国之行。此次习近平主席将访问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其间还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此番密集外交活动,对于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协同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行前,习近平接受土库曼斯坦等五国媒体联合采访。专家表示,习主席的重要阐述预示了此次重大外交行动的主线和亮点,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地区稳定发展注入强劲正能量。
(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阿什哈巴德,开始对土库曼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当地儿童向习近平献花。)
G20峰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信心
习近平在阐述中国经济形势时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我们有条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空间和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
专家认为,习主席的重要阐述,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信心、中国观点和中国态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习主席的阐述向世界表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是“硬着陆”,而是良性调整的结果;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指出,我们确实面临地方政府债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困难,但这些问题都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我们有能力处理好。陈凤英表示,这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自信,有力回应了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
习近平在采访中还就中国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圣彼得堡峰会的期待、二十国集团特点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说,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很多。很多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很大影响,他们如何行动,全世界非常关注。
陈凤英说,发达经济体应当与新兴经济体共同承担起对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考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等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新兴经济体为世界克服金融危机作出了巨大贡献,发达国家不能过河拆桥。”她表示,随着危机渐行渐远,二十国集团也面临由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转型的问题。
专家表示,未来二十国集团应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机构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同舟共济、互利共赢,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表示十分期待同老朋友普京总统举行会晤,并高度评价俄罗斯为举办此次峰会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专家表示,中俄在多边场合的密切配合,体现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也赋予了此次会晤特殊意义。
上合组织合作:维护地区稳定发展的中国力量
习近平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2年来,成员国结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促进成员国共同发展,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上合组织前副秘书长高玉生说,以去年6月的北京峰会为标志,上合组织进入了全面推进务实合作的发展快车道。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上合组织发展面临更多挑战,这要求成员国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习近平提出,中方认为有必要赋予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加强其综合打击“毒恐勾结”的能力。
高玉生说,“毒恐勾结”表现为“以毒养恐,以恐护毒”,恐怖主义和毒品威胁是上合组织面临的严峻问题,各国需要明确职责,加强合作。
习近平提出,各方有必要加快实施交通、能源、通信、农业等优势领域合作项目,加紧研究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
高玉生认为,建立开发银行是大势所趋。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说,开发银行能够使上合组织更好确定优先项目,保障重点项目。
习近平指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要继续发扬一种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高玉生说,上合组织能发展到今天,与始终坚持“上海精神”密不可分。上合组织的定位是结伴而不结盟,积极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加强伙伴网络建设是目前上合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访问中亚四国:深化互信合作共赢的中国意愿
中国与中亚国家是友好邻邦和重要合作伙伴。访问期间,习近平将与中亚各国领导人就深化双边关系、推动各领域互利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提出新的合作建议,全面提升中国与中亚各国双边关系水平。双方还将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与中亚各国在贸易、能源、交通、电信、农业等领域开展了良好合作,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合作前景广阔。
(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什哈巴德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出席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除了一般的货物贸易,中国与中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紧密,在与中亚实现互联互通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说。
高玉生说,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交通、通讯等领域合作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未来要不断创新发展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打造立体的、多方位的现代化丝绸之路。
中国前驻土库曼斯坦大使吴虹滨说,中国与中亚国家发展合作是平等互利的,相信习主席此访将进一步密切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关系。(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05/7317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