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G20圣彼得堡峰会】金砖国家加强合作推进转型克服增长结构性困境

2013年09月09日 15:50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5日在圣彼得堡与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非正式会晤,就金砖国家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习近平强调,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金砖国家要凝聚在重大问题上的共识,加强团结合作;要加快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构建金砖国家金融安全网。

近来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遭遇资本大幅流出,加上经济放缓趋势明显,新兴国家在呼吁发达国家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之外,也开始审视自身增长问题,推进结构性改革已成为迫切课题。

(一)金砖国家增长放缓遭遇资本流出

近来由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预期增强、欧洲经济复苏、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等因素叠加,新兴市场遭遇大规模资本外流,印度、巴西、南非等国货币、股市遭受重挫,金砖国家遭到西方媒体新一轮唱衰。

今年以来,印度卢比对美元跌幅超过20%,巴西雷亚尔下滑了16%,南非兰特跌幅近20%,俄罗斯卢布也贬值10%;代表全球新兴市场股市走势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新兴市场指数下跌10.3%。

MSCI新兴市场指数一年来变动情况

1

数据来源:MSCI官方网站

金砖国家资产此番遭到抛售,除去全球流动性紧缩预期、发达市场复苏之外,还在于金砖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前景不被看好。经济放缓的确是金砖国家不可忽视的问题。

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8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幅为2.6%。增长虽有所回升但势头微弱,工业萎缩和投资萎靡是增长低迷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经济今年二季度同比仅增1.2%,为2009年以来最低点。俄罗斯经济发展部8月26日将2013年俄增长预期调降至1.8%。工业生产停滞和出口下降是俄经济减速主因。

印度在截至今年3月的2012-2013财年增速仅为5%,为10年来最低。印度央行7月30日将本财年(截至2014年3月)印经济增速预测从此前的5.7%下调至5.5%。经常账户赤字、财政赤字以及通胀居高不下是其增长难题。

受通胀较高、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失衡等不利因素影响,2013年南非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去年的2.5%回落至2%。

中国经济虽自去年以来有所放缓,但仍是金砖国家中增长最为强劲的。世界经济论坛9月4日发布《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内地的竞争力排名为第29位,与上年持平,在金砖国家中仍保持领先地位。报告显示,其他四个金砖国家,除俄罗斯(第64位)排名有所上升外,南非(第53位)、巴西(第56位)和印度(第60位)均有下降。

 

(二)金砖国家结构性问题日渐突出

在国际贸易条件发生变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调整、国际流动性环境逐渐收紧的形势下,金砖国家所面临的增长困境已不再仅是周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

首先,经济增长点单一,结构失衡。发达国家经济不振导致外需减弱,大宗商品繁荣期结束等因素,导致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遭遇国际市场寒潮。金砖国家中以油气能源出口为主要增长动力的俄罗斯、以农产品、铁矿石等矿产品出口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巴西、南非,外贸优势明显下降。巴西对外贸易从2012年11月开始由顺差转向持续逆差。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工业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滞和萎缩。

第二,“三高”加剧资本市场风险。巴西、印度等国面临财政赤字、经常账户赤字、通胀率高企的“三高”症结,掣肘财政和货币政策。目前巴西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3.8%;巴西对外贸易1至7月出现49.8亿美元逆差,为1993年以来同期最差表现;6月份通胀率创6.7%的年内新高,同时也突破了政府通胀目标管理上限6.5%。截至2012年底,印度经常项目赤字占GDP比重已达6.7%;该国财政赤字占GDP比率常年在5%左右,远高于3%的国际警戒线;7月份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上升5.79%,超出4%-5%的温和区间,表明通胀形势加剧。这些与资本外流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本币贬值、股市下跌。

第三,投资不足制约实体经济增长。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巴西、印度、南非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同时又对外资设置一定壁垒,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降,6月份还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的“危险信号”。由于担忧经济前景,私人资本投资意愿也受到抑制。

(三)金砖国家亟待改革与合作释放增长潜力

从短期来看,国际资本流出对于金砖国家影响有限。因为这些国家大都有着比较充裕的外汇储备,目前印度拥有2800亿美元外汇储备,巴西握有3720亿美元外汇储备,俄罗斯拥有5128亿美元国际储备;并采取相对灵活的汇率政策,这有助于缓冲国际资本撤离,减轻其对实体经济的直接伤害。

从长期来看,金砖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大力推出多种措施,改革经济结构,解决增长问题。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9月5日在圣彼得堡表示,“目前,一些金砖国家出现货币贬值、资本外逃等现象,其重要诱因是外部因素,但也反映出金砖国家自身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国际收支困难,”朱光耀说,“目前,所有金砖国家无需特殊的救援计划,自身的经济改革至关重要。我们相信,经过国际收支困难的挑战,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加以应对,金砖国家的内生增长动力会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会继续以健康、持续的态势向前发展。”

一些国家已经推出经济改革举措。俄政府今年5月和7月两次出台大规模经济增长促进措施,包括调整货币政策、扩大信贷供应、改善投资环境、激发投资活力、扶持中小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启动了重修全长4200余公里的“贝阿铁路”等一系列大型工程。今年8月,俄政府宣布将在2020年之前为有“俄罗斯硅谷”之称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注资5020亿卢布(约合152亿美元)。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寄望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能够建立俄罗斯的创新体系,将其打造为俄罗斯试验新经济政策、摸索创新经济模式的最大平台。

 

南非贸工部最近出台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宣布了2013-2014年工业政策行动计划,推动经济从依赖消费向工业化转变。根据计划,政府将加强采购本国工业产品,促进制造业企业发展。

2

(G20峰会期间,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图为5日,与会领导人集体合影。)

在合力应对危机方面,金砖国家表示将加强内部合作。习近平主席与巴西总统罗塞夫会见时表示,两国要发挥互补优势,加强统筹规划,推进能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实现互利共赢。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习近平主席会见时表示,俄方希望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能源、工业、高技术、军事军技等领域合作水平,搞好大项目合作,服务两国发展振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5日在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金砖国家设立应急储备安排,丰富和充实了金砖国家开展实质合作的内容,增强了互信和共同利益,强化了金砖国家集体防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的重大进展。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既可以向发生流动性和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在实际困难发生前,化解各种外部冲击对各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909/732910.shtml